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2017-06-15赵明堂

学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方式方法课堂互动课堂提问

赵明堂

摘 要: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各项能力要求极高。因此在施教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如课堂提问、课堂互动等都是效果比较好的方法。课堂提问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设置问题和提问技巧上都要下大功夫去研究,使课堂提问有针对性,有目标性,有启发性,有预见性。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充分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中肯的评价。

关键词:课堂提问;课堂互动;因材施教;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58

课堂互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努力。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提高学生成绩,是每位教师都必须积极探索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一)课堂提问使学生目标明确

一堂好的数学课的首要前提是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因此,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使提问内容通俗易懂。在上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实践,寻找问题的合理答案。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能促使学生积极听讲,从而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克服盲目、懒惰等学习陋习。

(二)课堂提问对学生具有启发性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一反三,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了解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教師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启发过程中不仅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还可以发现学生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课堂提问具有巧妙性

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在重点、难点处巧妙设计问题,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且可以使课堂气氛不那么沉闷,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课堂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为自己探索发现的问题印象最为深刻,最容易掌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这样,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去积极探索知识的内在奥妙。教师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生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将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让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

新课改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课堂便是承载这两种精神的载体,在互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课堂秩序的维持者,更是学生问题的解答者与引导者,还是学生讨论的参与者。教师应充分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讨论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宏观调控,使小组的每个学生都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养成学生勤思考、勤动手的好习惯,乐于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及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实践教学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得到规范,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趣味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小学生进入校门的时间短,对周边的事物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新事物的渴望。由于年龄尚小,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意志力比较薄弱,容易被无关事物打扰,因此,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教师的诱导、启发有莫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一系列手段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做学习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者。

(一)设置多变的趣味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从事一个活动的内在前提,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索的动力,而小学生对游戏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免疫力的,让他们在玩中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变换各种教学方式,多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不会感到乏味。

(二)引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应是比较灵活的,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中的以分数为主,更加注重学生各项素质能力的综合发展,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知识,就是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所服务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要求格外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在几何图形的学习方面,可以让学生用一些简单的图形组合稍微复杂的图形,加深他们对图形的理解,也可以在教师及家长的帮助下自制教具。通过研究探索,学生会对知识的原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授课过程的趣味性

教师授课的趣味性不仅仅是授课内容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包括教师授课方式、行为举止的趣味性,如幽默风趣的话语,配上丰富的肢体语言,会使学生喜欢上教师,从而爱上这门课。观察发现,一个行为举止幽默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教学成绩往往也是名列前茅。总而言之,教学,首先要教师教出趣味去吸引学生,学生学出趣味去消化知识;其次还要求教师留心身边的趣味因素,将生活实践结合到实际教育中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联系实际,使学生学有所用

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与所学知识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是有用的,大大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学习兴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应从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出发,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

总之,数学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广大教师去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路子,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深入了解,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昌平.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河北石家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王双成.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猜你喜欢

方式方法课堂互动课堂提问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探究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