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系统思维解读“一带一路”倡议

2017-06-15许全林

人民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一带一路

许全林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同周边各国合作,整合自身和周边优势资源,促进区域及各国协同发展的重要倡议。系统论思想不仅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基础,而且能指导实践。我们要处理好“一带”与“一路”的关系,处理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以民心相通促进其他各方面互联互通。

【关键词】“一带一路” 系统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A

面对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动机的质疑,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沿线国家与非沿线国家的关系、建设的长远目标和当前利益的关系、各国之间的分工和协作的关系等,都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系统论思想不仅能为“一带一路”实践提供理论基础,而且能进一步指导实践。

马克思系统论思想

系统论思想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的系统论思想体现在其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中。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由无数事物与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中,人类社会历史也是一种矛盾运动、前进发展的系统整体。在批判和继承马克思自然观中的系统论思想后,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他认为: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这些都是社会系统论的思想渊源,为社会系统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社会系统论最主要的观点就是,社会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的各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和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的要素、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优化系统、以系统论观点看问题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系统都有三个最基本的社会形态,即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三者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经济、政治和意识社会形态作为社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维持自身发展的同时,协调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社会系统具有复杂性、开放性、不平衡性、矛盾性等特征,因此,对社会系统的优化,就要求坚持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的原则。

系统论思想在“一带一路”实践中的运用

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俄罗斯、中亚、中东、欧洲、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经济子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一带一路”建设作为经济子系统,其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它又受社会政治和文化子系统的影响,同时又促进政治和文化子系统的发展,并共同促进了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要想让“一带一路”建设作为经济子系统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经济系统和其他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更加重视利用“文化吸引力”,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强调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吸引力,从而利用各国、各区域对“丝绸之路”文化的认同来完成“一带一路”建设。这就充分体现了各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整体发展的系统论思想。

纵向维度:从社会系统演进性的角度解读“一带一路”倡议。要考察“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性思维,历史是不可缺少的角度,因为社会系统具有演进性,无论系统环境和系统自身如何不断的变化,系统的过去还是决定了系统目前所处的位置和状况。从历史这个纵向维度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有其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渊源。“丝绸之路”首先作为一种精神文明,具有整体性和延续性。700多年前,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是一个辉煌的起点,中国航船远渡重洋,在辽阔的海洋间搭建起了经贸之网,架起了友谊之桥。从那时开始,“丝绸之路”就象征着一种“开放、包容和互惠”的精神。如今的“丝绸新语”,我们仍然强调“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这和古代丝路精神、丝路文化的内涵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我们抛开“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其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在社会结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横向维度: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解读“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一带一路”倡议不仅符合沿线各国的利益,还符合世界的整体利益。“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必须在整体上能够发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作用,这就需要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合理构成,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因此,“一带一路”倡议首先倡导的是多元发展模式,只有在尊重各国多元化的发展特色的情况下,强化联动发展,以实现优勢互补,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优化了各要素之间的合理构成,各个国家都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资金、信息、科技和人才的优势,形成日渐清晰的产业分工,并进一步形成新的集聚优势和发展动力。人才、技术、资金等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整个系统向前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的系统优化策略

系统论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根据系统的本质属性使系统最优化。“一带一路”建设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符合沿线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无论是从“一带一路”建设自身系统的发展,还是其与外部系统以及与全球大环境的关系来看,还存在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需把握其中既对立又统一的诸多对关系。

“一带”与“一路”的关系。从系统整体性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从矛盾的起因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是引起矛盾的内因。而“一带”和“一路”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一陆和一海的区别。从地缘的角度看,这种在自然地理层面上的差别对沿岸国家的主权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支撑,甚至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集体记忆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政策的制定、文化产品的交流,还是倡议构想的对外传播,首先都要考虑到海陆不同的文明特征、接受条件和接受习惯所导致的接纳程度的差别,保证倡议构想易于传播,文化产品益于接受,政策项目利于实施。

“五通”建设与“一带一路”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中,“五通”建设是关键。“五通”是指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推动建设。可以说,“五通”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而在“五通”中,民心相通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民心相通既是其他“四通”的基础,又是其他“四通”的保障,而其本身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以人为本”从来就是我国发展的核心,也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果,需要进一步切实做好民心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做到经济发展、政治和环境建设以人为中心,切实关注民情领域发生的变化。如建设过程中遇到“民众转让土地”、“改变生活习惯”等和民众有关的问题,都要做好总体的、长远的打算,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只有这样,“一带一路”建设才能以民心相通促进其他各方面互联互通,以达到整体发展、协调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唯物史观的创建”(项目编号:L13DZX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奥]贝塔朗菲著,秋同、袁嘉新译:《一般系统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责编/温祖俊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一带一路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