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2017-06-15苏策
苏策
摘要:近年,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有700多万,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毕业生有600多万。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是未来一个阶段政府要面对的主要社会问题,处理好了,这是将人口数量红利转化为人才质量红利、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强大人力资本条件。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03
一、经济新常态与就业形势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就业形势呈现新的特征。其表现为:首先,经济增速已从过去30年多年的平均增长9.8%下滑至2016年的增长6.7%,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2008年以前,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目前上升到140-160万人。经济增速从平均增长9.8%下滑至2016年的增长6.7%,可能减少的就业岗位将达到434万-500万个。其次,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为“去产能”,而职工安置问题成为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环节。近三年中国将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水泥2.3亿吨、平板玻璃7600多万重量箱、电解铝100多万吨。根据权威部门统计,煤炭和钢铁系统分流安置职工约130万人和50万人。加上其它过剩产能负载的劳动力,政府避免出现如98年的下岗潮应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第三,经济新常态要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而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必须以人才为基础,总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呈现出相对复杂的态势,一方面,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总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改革的加快、企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创业是就业之源,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随着国家双创政策的引导和实施,互联网+,农村电商以及高端服务业的兴起,经营、营销、技术、投资、医疗、设计等方面高端人才需求旺盛,会相对消化一批就业人口,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
二、政府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
(一)积极应对因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失业问题
中央政府非常重視因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失业问题,中央强调,要在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员工就业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以及提高再就业能力。人社部确定的职工安置的四大渠道为:内部安置一批、转岗就业一批、内部退养一批、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一批。中央财政拿出1000亿元设立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化解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
区别于1998年的下岗潮,随着我国20年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国家财力的根本性改变,我们有了处理这个问题更多的选项和底气。组织化分流应成为此次下岗职工安置的主流手段。组织化分流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一是提前退休、退养, 这个措施主要针对的是“4050”人员,他们既不到提前退休年龄,再就业同样困难重重;二是企业内部就业安置,通过竞争上岗,分流到企业辅助机构,工作年限续接,但劳动合同主体变更并转移社保关系;三是鼓励创业,职工如果创业,在缴纳社保、公积金个人应承担部分后,劳动关系可接续。只要市场与行政这两种解决问题手段的使用适度、流畅,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四方坚决执行中央的大政方针,角色扮演到位,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放弃本地、本位狭隘观念,因去产能造成的就业问题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
(二)遏制房地产价格快速增长,消减就业者创业成本
以北京为例,2015年以前,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一直保持在3万元以下,2015年12月为2.98万元/平方米。2016年不但突破了3万元大关,且从年初开始便一路高歌猛进,到2016年9月达到了3.88万元/平方米的历史高点。
2016年,企业的管理者及员工,都切实感到了房价急速上涨带来的经营、就业压力。由于整体经济增长乏力,出于控制成本考虑,集中在大城市的高新技术公司普遍都把办公地点选择在相对偏远的城市郊区,即使这样房屋价格的快速上涨也给企业带来了经营成本尤其是人力资源成本的空前提升。就业者觉得大城市房价上涨的速度远远超出大家的承受能力,到了不是靠努力工作就能够解决的地步。畸形房价迫使企业除非大幅加薪,否则根本留不住人。于是具备创业能力、激情、梦想的不少年轻人开始逃离创新资源相对丰富的大城市,造成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流失。
这种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为房地产“打工”的情况是及其不正常的,国家已充分注意到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带来的泡沫风险,不断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房地产行业一家独大不能“兴邦”,房地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超级地租”现象应得到根本性遏制,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三)扶持中小微企业,吸纳更多就业人口
经过近30年的市场化改革,去年,从招聘需求人数来看,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人数占劳动力需求总量的72%,小微企业也已成为我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截止2016年末,全国办理税务登记的小型小微企业1423万户,依据小微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80-100人统计,共吸纳就业人口近1.5亿人。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欧洲、日本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2年。而在中国,小微企业平均寿命还不到3年。纳税负担较重是中国小微企业寿命短的重要原因,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有研究表明,若对小微企业营业税起征点从营业收入每月3万元,提高至月营业额(销售额)10万元,将带动284万人就业,拉动约0.36%的经济增长。2017年,政府已将“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确定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若此项任务顺利完成,无疑会释放出惊人的就业拉动能量,对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夯实中国制造人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的纷纷涌现,势必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产生新的更大需求。我国制造业高级技工短缺,在当下的劳动力市场月薪5000元钱招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非常容易, 5000元钱招一个泥瓦工、焊工、水电工,则相当困难。在我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只有1/3是技术工人,其中初级工占到了60%,中级工35%,高级工仅为5%。职业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短板。职业教育与企业、产业结合不紧密,职业教育的现状滞后于企业发展的实际。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缺乏高技能操作人才,即使有再好的设计,也难以转化为产品。支撑制造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经过技能培训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国政府近日提出,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消除职业教育矮人一等的偏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术人才,将有利于缓解企业“用工难”的结构性就业难题。也将为升级“中国制造”创造良好的人才条件。
(五)大力发展特色小镇,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是费孝通教授主张的中国城市化道路。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要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小城镇小则三五万人,大则也不超过十万余人。当然,大中城市也是需要的,但不宜多,布局要合理。他主张把“三大差别”和农民一起“消灭”在小城镇里。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资源浪费、污染环境、不讲规划等各种问题初期也是难免的,只要加强引导、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会逐步好转。
目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大城市集中。集中程度超出城市负荷后,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称“大城市病”。事实证明大城市模式不利于广大民众安居乐业,费孝通教授把社会系统思想引入了乡镇企业研究。他指出,成熟的乡镇企业应当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一方面,它要从城市输入大量的人才、信息;另一方面,它又要输出产品,投入市场,在交换中实现产品的价值。今天,重温费先生30年前的观点,依然振聋发聩。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10月中旬,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最关键的职能是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就业规模最大的镇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提供了18.7万个就业岗位,最小的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新创1010个就业岗位。122个特色小镇(5个小镇资料缺失)平均提供的就业岗位为26624个。进一步地分析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员构成,可以发现,除了为镇区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以外,特色小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122个特色小镇平均带动周边人口就业高达10385个,占所在地区全部就业岗位的39%。
三、企业要知难而进,积极破解就业难题
(一)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替政府分忧
在通常情况下,就业问题是企业的内部问题,但在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时,就业问题就成为考验企业社会责任的砝码,企业员工的就业问题就转化成为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国内企业受到很大的波及和影响。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但在政府和社会想方设法为企业出谋划策的同时,一些企业在尚未出现重大困难时,就进行大规模裁员。显然,这与中央“稳”字当先的宏观政策是背道而驰的,这更是一种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二)避免陷入结构调整误区,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
近年,中央不断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我国经济增长也到了转型的关键期。但是,如何转型?有一种观点值得警惕,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摒弃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出生率下降与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效应出现了递减的趋势。权威的观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与先进的生产力匹配,加上中国制造至中国智造的转型需要,因此要改变发展方式,就必须对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而技术升级,势必造成企业大规模减员。然而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技术升级对任何企业来说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技术升级的成本往往比给职工涨工资成本更大,且技术升级的风险很大,并不是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所能承受的。此外,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说,在很长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多数低端劳动力的“饭碗”所在。因此,无论从那个角度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抛弃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留下生存的空间,只有这样,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保障。
(三)产学结合,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新形式,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要把先进设备、先进技术输入到学校,学校要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按照企业职工的标准去培养。校企合作学生培养模式首先要把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人的基本素养融入到教育环节中;二是学校要研究企业的招聘需求,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劳动力。大量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应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所在。
四、劳动者进退有据,适应新常态下的就业形势
(一)转变观念,返乡创业
大学生返乡创业,一直不是大学生求职的最优选择。但是近年来,随着毕业季的临近,许多大学生不再非大城市不留、非大单位不去,反而开始主动返乡创业,这成为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一个新的特点。大城市的就业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要找一个收入又高、又体面的工作非常困难,同时,由于房价、物价高企,生存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我國各地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均衡,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回到老家也感觉不到太大的落差。原来回老家是无能的表现,现在回到家乡创业成功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促使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
(二)学习工匠精神,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的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学习工匠精神,首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工人,要保证自己在工作态度上保持耐心、细心。耐心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待工作始终如一。细心了解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成竹在胸。其次要想成为工匠,就要加倍努力,自我提高,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在完成工作定额后,要更加细化工作流程,使自己所在团队的工作业绩有显著上升。工作之余,还要深入思考,对如何改善职工工作环境、班组绩效及企业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实现从“工”到“匠”的蜕变。
(三)调整就业思路,低姿态进入劳动力市场
就业难,难就难在心态。 国营企业职工下岗后有的能很快适应,感到下岗是一个好机会。他们可以准确发现的自身优势并鼓励自己在新环境中锻炼自己,能展现出在原企业无法发挥的潜能,创造性地开始新的工作。而有的职工下岗后,国营老大心理作祟,心态失衡,带着情绪找工作,抱怨牢骚满腹。社会应引导这类职工正视自己,了解劳务市场的需求,尽快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时看重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环境。但是,当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他们的职业操守、知识结构、技能水平都存在不小的短板,和整个市场需求有不小的差距。实践证明:一个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没有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很难胜任一个小型企业的会计主管工作,而一旦经历了工作磨砺,大学的教育背景就会使他的职业发展进行地相对顺利。所以,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应转变择业观念,以低姿态进入市场,先就业后择业。身段降低了,相当一批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状就可以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