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本制度缓和立法背景下学生财务管理创业教育初探
2017-06-15曹燕红李裕琢
曹燕红,李裕琢
(1.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6; 2.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 150080)
公司资本制度缓和立法背景下学生财务管理创业教育初探
曹燕红1,李裕琢2
(1.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6; 2.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 150080)
随着公司设立门槛的降低,人们的创业热情进一步提升。基于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创业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近年来,各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中,多侧重于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等的培养,而针对创业者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则开展得较少。鉴于财务管理能力对创业者创办及经营企业的重要性,在创业教育中,应从健全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业实践训练等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
公司资本制度缓和立法;创业教育;财务管理能力
2013年,我国《公司法》针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本次修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股东出资由实缴制变为认缴制;取消了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股东货币出资最低比例、公司设立验资等限制;此外,还取消了股东出资登记、公司营业执照对实收资本进行记载的要求[1]。本次《公司法》的修改,是对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通过公司资本制度缓和立法,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激发了创业热情,有利于促进公司特别是众多小微型公司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不断增强,众多大学生也参与到创办公司的队伍中来。但据有关资料统计,大学生创业虽不乏成功者,但创业失败的案例也并不鲜见。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如缺少创业意识、项目选择不当和管理经验不足等,但创业者缺乏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也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特别是提高非会计类专业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
一、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各高校一般都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政策的解读、如何成为创业者、如何组建和经营企业、创业融资、撰写商业计划书等。这些课程内容能让学生了解创业的总体框架和创业流程,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但对学生创业过程中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则略显不足。其实,不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高校在创业课程设置上应区别学生对象设置不同的课程。即: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通识型”创业教育,二是针对有明显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专业型”创业教育[2]。
“通识型”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财务能力,可在原有创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财经法规等财务知识,让学生对企业经营在财务视角上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具体课程设置包括“企业基础”和“财经法规”。
“专业型”创业教育主要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即将成为创业者,由于资金有限,创建的企业多为小微企业,而目前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难、资金管理混乱、成本计算混乱等,因此针对目前小微企业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设置课程内容,可以解决这些创业者以后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在“通识型”财务管理能力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应增加资金管理、成本计算与控制、财务分析、利润分配管理等财务知识,以使学生对企业经营的财务管理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具体课程设置在“通识型”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企业财务管理”。
其中,“创业基础”和“财经法规”可以设置为必修课,培养学生基本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财务能力;“企业财务管理”可以设置为选修课,提高准创业者的财务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以上是针对提高学生财务管理能力所开设的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劳动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治理、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创业课程。
二、改进教学方法
创业教育更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情境模拟与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针对学生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创业课程内容设计成不同的模块,如财经法规模块、税务办理模块、融资模块、资金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财务分析模块等,针对不同模块的内容和特点设置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完成学习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上课过程中,改变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具体见图1),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业意愿组建创业团队,各创业团队模拟创业全过程,不同创业团队可以进行业务往来。学生要完成创业模拟经营,就要进行市场调研,明确产品定位,制定投资预算,计算产品成本,制定产品或服务价格,进行风险分析、利润预算等。
图1 行动导向教学法
为了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可以开发创业教育游戏模块。游戏模块能将创业相关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也可以将ERP沙盘模拟引入创业教育中。ERP沙盘模拟设置了财务中心,包括了资金筹集、财务核算与管理等内容。通过ERP沙盘模拟,学生能深刻理解资金预算、成本计算、现金流的重要性,能够掌握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学会资金管理方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三、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广、操作性较强,对创新创业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加强学生创业财务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培养。高校应培养一批专职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由于知识更新较快,为了跟上创业实际需求,学校应多派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水平。从事创业财务教学的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这些教师自主创业或定期到企业实习,加强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不断积累企业财务管理经验,提升自身财务管理能力。
2.扩大创新创业兼职教师队伍。高校在拥有一只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还应扩大兼职教师队伍。特别是针对学生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邀请成功的企业家、风险投资人、财务主管或企业财务人员走进课堂,分享企业财务管理经验,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意识。这些兼职教师来自企业,能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和财务管理经验传授给学生,所讲内容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和信服力。学生了解了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在日后的创业过程中可以少走弯路,降低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
四、加强创业实践训练
创业教育中实践训练很重要,通过实践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还能减少学生在日后创业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学生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更是离不开实践训练,加强实践训练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参加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要求参赛者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的内容一般包括企业概述、市场分析、风险分析、投资回报、退出策略、组织结构、财务预测等,其中涉及较多的财务知识。学生通过参加创业设计大赛,一方面能检测平时所学的财务知识和技能是否够用,另一方面还能结识一些风险投资家,能获得这些专家专业的点评,能了解到投资家关注的财务数据和指标有哪些,能了解更多的企业筹资和财务管理知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以后学习的方向。通过参加创业设计大赛,还有助于学生总结出模拟企业经营中出现和需要解决的财务管理问题,为以后创业积累宝贵的财务管理经验。
2.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各高校纷纷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场地、政策扶持和创业培训等服务,孵化对象为新创办的小微企业。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基本能完成企业从创建到初期运营的全过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在企业创建及运营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不乏财务管理问题。为了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财务问题,学校应安排有财务管理经验的创业导师对创业团队进行帮扶指导,及时解决创业团队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创业实践,能切身感受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通过创业中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实现自身财务能力的提高。
[1]施天涛.公司资本制度改革:解读与辨析[J].清华法学,2014,(5).
[2]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
[责任编辑:曲占峰]
2017-03-11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4E008);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16Q269)
曹燕红(1979-),女,黑龙江绥化人,副教授,从事会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李裕琢(1978-),男,辽宁大石桥人,讲师,从事经济法、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研究。
G64
A
1008-7966(2017)03-0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