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疫苗不同免疫方法的比较
2017-06-15孙新峰
孙新峰,刘 蕾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 226103)
鸡球虫疫苗不同免疫方法的比较
孙新峰,刘 蕾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 226103)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非常严重的寄生虫病,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饲养周期短的鸡群一般用药物预防或疫苗免疫等方法控制;饲养周期长的鸡群一般都需要使用疫苗免疫。市面上常见的鸡球虫疫苗的免疫方法有滴口法、拌料法、喷雾法及饮水法等,一般以滴口法免疫效果最为确切,可确保每羽鸡都能得到均一的免疫剂量,但对于规模越来越大的鸡群来说工作量较大且应激大;饮水法需要特殊的悬浮剂,对应特定的疫苗品种;拌料法是目前大多数鸡场使用较多的免疫方法;喷雾法适用于设备较先进的孵化厅免疫,在大批量出雏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现就常见的几种球虫疫苗的免疫方法介绍如下:
1 滴口法
滴口接种法是采用合适的稀释液将疫苗按要求的倍数稀释后,用逐只滴口的方法进行免疫。该方法的优点是免疫剂量准确均一,不存在漏免现象,卵囊排出时间也较为一致;缺点是操作较为烦琐,应激大,需要的人力较多,故一般适用于鸡群群体不大或价值较高的鸡群。
2 拌料法
拌料法是将疫苗按适当比例稀释,拌入或喷洒到饲料的表面(最好是平铺在地面上的料盘里),然后让鸡自由采食喷洒了疫苗的饲料。因为饲料的吸水性较强,喷洒的疫苗大多只在饲料的表层,为保证所有鸡只能同时吃到带疫苗的饲料,采用此种方法时要保证有足够的采食位置。为保证免疫效果,可将每只鸡的免疫量分为1d内2次拌料进行,并且每次拌料前可适当停料一段时间,以确保每只鸡在拌料后都能及时采食到带疫苗的饲料。
3 喷雾法
喷雾法一般在孵化场进行,是将疫苗适当稀释后,使用特定的喷雾装置将一定量的疫苗喷洒到一定数量的鸡只羽毛上,利用鸡只自身或相互之间的啄食,采食到羽毛上的疫苗来达到免疫的目的。此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应激小,需要的人力少,可以大批量免疫;缺点是每只鸡啄食到的疫苗量可能不同,造成首免剂量可能不均匀,还需要特定的免疫设备,一般适用于较大型的孵化场。
4 饮水法
饮水法是将疫苗混入饮水中,通过鸡只的自由饮水而获得免疫的方法。因为球虫卵囊在水中不易悬浮,故需要在水中加入特定的悬浮剂才能保证疫苗的悬浮。采用此种方法时要保证有足够的饮水位置(一般用水壶),在免疫前可适当控水,使鸡只有一定的渴感,才能使免疫时尽可能均匀一致。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应激小;缺点是需要特定的悬浮剂。
不管使用哪一种免疫方法,免疫后的管理都十分重要。因为球虫的免疫不能靠一次首免就能建立坚强的保护力,一般鸡群在免疫后5d左右开始有卵囊排出,排出的卵囊在合适温度、湿度的垫料中经过1~2d的时间发育成为具有感染能力的孢子化卵囊,鸡采食后获得重复免疫,如此往复经过2~3个周期的循环免疫,鸡只才能建立有效的抵抗野毒的免疫力。
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球虫免疫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工作。一要保证首免剂量尽量均匀,使鸡群获得较为均匀的基础免疫力,避免基础免疫力不强的鸡在采食过多孢子化卵囊后发病。二要保证排出的卵囊在垫料中分布较为均匀。如果卵囊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有部分区域没有(尤其是转群或扩棚时),容易造成鸡采食到的卵囊量不一,有可能使采食到大量孢子化卵囊的鸡只发生较严重的反应。三要保证有合适的温湿度使卵囊孢子化。如果湿度过低,会使卵囊的孢子化时间延长或减少孢子化卵囊的数量,从而拉长建立有效免疫力的时间,增加感染野毒发病的风险;如果湿度过高,孢子化卵囊数量过多,会使鸡食入过多,有反应过重的风险。四要保证合理的鸡群密度,避免单位面积内孢子化卵囊数量过多。为此,在免疫后的鸡群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卵囊排出的时间,在每个周期的卵囊排出之前或孢子化之后2~3d才能扩棚;如果扩大到新的区域最好带上部分老的垫料,保证循环免疫的顺利进行;鸡舍内湿度较高部分(如水壶四周等)的垫料要注意及时更换,避免此处孢子化卵囊量过大。
总之,球虫免疫时,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过程,不是一次免疫就能万事大吉的,还需要在后续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加强管理,以期尽早获得坚强的抗球虫免疫力。
S851.33
B
1004-5090(2017)05-0033-02
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