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阜新市八家子金元时期遗址发掘报告

2017-06-15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市文物管理办公室

北方文物 2017年2期
关键词:房址圆唇底径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阜新市文物管理办公室

辽宁阜新市八家子金元时期遗址发掘报告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阜新市文物管理办公室

八家子遗址 金代 元代 居住址 辽宁

2014年10月至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阜新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对八家子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出房址8座、灰坑18座、室外灶4座。出土陶器、瓷器、铁器、铜器、骨器、石器等近300件。该遗址为一处金元时期居住址。

八家子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八家子村北约200米的坡地上,地理坐标北纬42°03′45.4″,东经121°40′29.4″(图一)。遗址区北部略高,南部稍低,西部有一条呈南北方向的冲积沟,地表散落有少量泥质灰陶片、布纹瓦片和瓷片等。2014年为配合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沿线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2014年10月至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阜新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对八家子遗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共布5米×5米探方81个,发掘面积近2100平方米,揭露出房址8座、灰坑18个、室外灶4个,出土瓷器、陶器、铁器等近300件。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一、 地层堆积

该遗址地层堆积较为简单,可分为两层,局部地势较高处仅有一层。现以T0101南壁剖面(图二)为例作如下介绍。

第①层:表土层,呈灰褐色,土质松软,包含有植物根系、泥质灰陶片、瓷片、现代遗物等,厚约0.15米。

第②层:文化层,呈黄褐色,土质较致密,包含有陶瓷片,可辨器形有陶罐、陶盆、陶缸、白釉瓷碗、布纹瓦等,厚约0.4~0.5米。

第②层下即为生土。

图二 T0101南壁剖面图

二、遗迹

1. 房址

此次发掘共清理房址8座,总体保存情况较差,地上部分均已无存,仅存地下部分,选其中保存较好者作一介绍。

F3 保存相对较好,位于T0206和T0207内,开口于②层下,打破生土,平面呈长方形,为半地穴式,南北长约4.2、东西宽约2.9米(图三,1)。居住面经过人为加工,为黄褐色黏土掺有白灰,有明显的踩踏痕迹,距地表深约0.3~0.45米。门道位于房屋南壁中部偏西,方向175°,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0.65、南北宽约0.44米。室内东北部有灶、炕、烟囱,保存相对较完整,整个结构清晰。灶位于房址东部居中,其北端与炕三道烟道相连接。灶坑开口近似椭圆形,长径0.6、短径0.35米,现存深约0.6米,灶膛内部有火烧过形成的硬壳。炕位于室内北部,仅残留烟道三条,从灶连接处开始,由南向北,继而折向西,末端汇聚连接烟囱,烟道深0.2~0.5、宽0.4米。烟墙局部残存几块青砖,高0.3、宽0.3~0.35米。烟道接近灶的部分深而宽且火烧痕迹较明显,后半部窄而浅且逐渐呈抬升趋势,其两侧被火熏烧得较重形成一层硬壳,内存有大量的黑灰土。烟囱位于房址内西北角外部,呈圆柱状,直径0.25、深0.25米。室内南部被灰坑H10打破地面。房址内出有少量陶、瓷残片、布纹瓦片及兽骨等,另在靠近灶址的中间烟道内出有铁镞1件。

图三 房址平、剖面图(1.F3 2.F4 3.F6 4.F7)

F4 位于T0301及南部扩方内,保存较差,仅残存有灶和与之相连的三条火炕烟道以及另外一个独立灶(图三,2)。依据灶和烟道的位置,推测门向朝西,方向280°。Z1位于东北部,结构较完整,南端与火炕的三条烟道相接。灶坑开口近似圆形,坑直径约1米,边缘残留部分用碎砖块砌筑成的灶壁,厚约0.1、残高0.4米。弧壁灶膛火烧迹象明显,底部呈锅底状。灶门位于灶的北端,两侧残留立砖,底部平铺石板,宽约0.2米。紧挨灶门北部有一圆形小坑,直径约0.12、深约0.07米。小坑外围有一半圆形坚硬黄土突起,边缘残留有少量青砖,直径约0.73、高约0.08米。黄土突起北端嵌有一长方形石片,露出地面长0.16、宽0.15米。Z1附近出有动物碎骨。炕仅剩三条曲尺形烟道,自Z1开始,由北向南延伸,继而折向西,末端残。烟道由地面向下挖掘沟槽而成,沟槽内残存有烟灰,起始处较深越向外延伸越浅,南北长约3.4、东西残长约2.4米。Z2位于Z1西部,距Z1约0.7米,保存较为完整。灶坑开口近似圆形,直径约0.8米,弧壁,平底。灶坑边缘用碎青砖砖砌筑成灶壁,大部分损毁,厚0.1米,高出地面约0.16米。灶坑内填土中包含石块,出有骨器、铁挂钩、铁刀、兽骨等遗物。灶门位于灶西端,两侧残留立石,宽0.16米。自灶门延伸出一规则的长方形浅沟,长0.3、宽0.16、深0.04米。沟末端连一浅圆形坑,坑直径0.25、深0.08米,推测其为掏灰所用。房址内出土遗物较丰富,多为陶、瓷以及布纹瓦残片,瓷片以白瓷、酱釉瓷片为主,可辨器形有陶盆、陶罐、陶盘、瓷碗、瓷碟、瓷缸等。

F6 位于T0601及南部扩方内,保存较差,仅残存有一灶以及与之相连的火炕(图三,3;图版四,1)。依据灶和烟道的位置,推测门向朝东,方向95°。灶位于房址西北部,灶坑开口呈长方形,弧壁,平底,四壁上部垒砌有石块,西壁缺失,东西长1.3、南北宽1、深0.4米。灶北壁中部偏东有一方形灶门,边长为0.3米,南端有三火眼与火炕三烟道相连接,北部为一圆角长方形操作坑。操作坑规格大小和形制与灶相同,其东壁上部残留有石块,坑内为大量灰色填土,出土有瓷碗2件,铁镞1件。炕为曲尺形,位于室内西北部,西部保存较好,东西宽1.2、南北长3米,三道烟墙下部用青砖上部用石块砌筑,残高0.1~0.35米,最西侧烟道上部残存有铺砌于两侧烟墙之上的炕板石。南部炕保存较差,烟墙不存,烟道由西向东,逐渐抬升,末端被H13打破。室内出土有瓷碗、陶盆、陶罐、小陶饼、铁钉、铁凿等。

F7 位于T0602内。保存较差,门址位置不详,南北部各残存一灶和与之相连的火炕,中部残存一独立灶(图三,4;图版四,2)。Z1坑口平面呈圆形,弧壁灶膛,壁面有残存的红褐色烧结层,圜底,坑壁上周边残留有垒砌石块,直径0.8、深0.26米。东端有火眼与炕烟道相通,西端为灶门,已残缺,两侧残存有立石。坑内出土有动物骨骼等。通过灶门有一圆角方形操作坑与Z1相连,直壁,圜底,边长0.9、深0.2米。南炕自灶东端始有四条烟道与灶相通,其中北侧两条呈曲尺形,东西长约1.8、南北长约1.2米,两条烟道末端汇聚至一圆形坑,直壁,圜底,坑内包含有大量黑灰,坑口直径0.6、深0.2米。南侧两道烟道残断,残长2.4米。 Z2坑口平面呈椭圆形,弧壁灶膛,壁面有残存的红褐色烧结层,圜底,长径0.7、短径0.4、深0.2米。灶西端有两火眼与2条炕烟道相连,东部为灶门,灶门两侧立有石板,上部在两侧立石上横搭石板,宽0.34、高0.16米。东部操作坑,开口平面呈圆角方形,斜直壁,平底,东西长0.94、南北宽0.8、深0.12米。北炕仅残存两道曲尺形烟道,由东向西继而折向南,末端残,东西向两烟道完整,北侧烟道宽0.2米,南侧烟道宽0.26米。Z3位于室内中部,两个火炕之间,平面呈瓢形,圜底,长1.2、宽0.66、深0.16米。房址倒塌堆积中出土有陶罐、陶盘、瓷碗、瓷碟、铁刀、铜钱等遗物。

2. 灰坑

灰坑共18座,其中H1、H2、H3、H4、H7开口于①层,出土遗物较少,且部分掺杂有现代遗物,为现代坑。余开口于②层下,平面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三种,选其中重要灰坑作一介绍。

H6 位于T0205西部,开口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斜壁,平底。坑口长径345、短径240厘米,坑底长径325、短径220厘米,坑深45厘米(图四,1)。坑内堆积成黑灰色,土质松软,夹杂有红烧土颗粒、草木灰、木炭屑。出土有陶瓷残片(复原三件)、兽骨、铁镞等。

图四 灰坑平、剖面图(1.H6 2.H8 3.H11 4.H12)

H8 位于T0203南部,开口平面呈圆形,斜弧壁,平底。坑口径72、底径57、坑深19厘米(图四,2)。坑内堆积成黑灰色,土质松软,夹杂有草木灰。出土有陶瓷残片、铜钱、象棋子、陶饼、纺轮等。

H11 位于T0503东北部,开口平面近似椭圆形,直壁,平底。坑口长径150、短径122厘米,坑底长径142、短径116厘米,坑深42厘米(图四,3)。坑内堆积土呈黑褐色,较松软,夹杂有红烧土颗粒,木炭屑。出土有陶、、布纹瓦残片、瓷残片(复原1件)、铁环、兽骨等。

H12 位于T0506中南部,开口平面呈椭圆形,斜弧壁,底甚不平整。坑口长径220、短径108、坑深20~30厘米(图四,4)。坑内堆积土呈黑褐色,较松软,夹杂着红烧土颗粒,黑色灰烬。出土有陶瓷残片、铁镐等。

3. 室外灶

此类遗迹位于房址外部,周围无其他相关遗迹,独立存在,共发掘4座,其中Z3保存较好,现作一介绍。

Z3,由灶坑和操作坑组成(图五)。灶坑平面呈圆形,弧壁,圜底,直径0.65、深0.1米,坑内有红烧土痕迹,北端残留两立石为灶门,宽0.2米。与灶门相连的南侧为操作坑,该坑应是由当时地表挖一长方形浅坑,后在坑边缘用石块垒砌四壁,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平底,长1.3、宽1、深0.45米。坑内包含有黑灰,出土瓷碗2件。

图五 Z3平、剖面图

三、 出土遗物

(一) 陶器

陶器较为丰富,多为残片,主要为生活类用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少有泥质黄褐陶。素面居多,少量器表磨光,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戳刺麻点纹等,均为轮制。 可辨器形有罐、盆、盘等。

罐 8件。泥质灰陶,素面。T0402②∶5,口微侈,圆唇,矮领,溜肩,鼓腹。口径14.5、残高16.1厘米(图六,1)。F6∶21,侈口,圆唇,小卷沿,矮领,溜肩,弧腹。口径24、残高33.3厘米(图六,2)。

器底 5件。均为泥质灰陶,素面,平底。T0206②∶1,斜壁微弧。底径13.7、残高20.1厘米(图六,3)。T0502②∶6,斜壁略弧,底径13.2、残高15厘米(图六,4)。

陶盆 4件。均为泥质灰陶,素面,轮制。F2∶2,泥质黄褐陶,敛口,平折沿,深弧腹,底部内收,平底。口径49.9、底径28.4、高19.2厘米(图六,5)。T0402②∶4,敞口,圆唇,卷折沿,斜壁,平底。口径50.2、底径27.2、高14.4厘米(图六,6)。

陶盘 3件。F5∶2,泥质灰陶,展沿,圆唇,口沿内侧饰有一周凹槽,浅弧腹,底部内凹。口径28.5、底径21.8、高2.1厘米(图六,7)。F4∶7,泥质灰陶,敞口,展沿,圆唇,浅腹,平底。口径20.9、底径14.4、高2.7厘米(图六,8)。

纺轮 1件。H8∶5,圆形,残,由青砖磨制而成,中部有孔。直径8,孔径1.6、厚2.3厘米(图六,10)。

陶饼 11件。用材取于陶片或瓦片,大小不一,厚薄不均,打制或磨制而成。F7∶4,由瓦片磨制而成,直径4、厚2.3厘米(图六,11)。F6∶10,圆形,由泥质陶片打制而成,直径2.9、厚0.5厘米(图六,12)。H8∶3,圆形,由泥质灰陶片磨制而成,单面居中钻孔,未透。直径3、孔径0.2、厚0.6厘米(图六,13)。

象棋子 1件。H8∶2,圆形,由泥质黑陶陶片磨制成,两面都刻有繁体“马”字,但为不同字体。直径2.8、厚0.7厘米(图六,14)。

建筑构件 1件。F2∶3,为建筑材料残块,正面左侧有一圆形深窝,左下部有深齿纹,残长15、宽9.5、厚5、圆窝深1厘米(图六,9)。

板瓦 均为泥质灰陶,瓦背面均留有制作时用布垫的布纹,表面为素面。

砖 多为残块,青色,有饰勾纹和素面两种,均为长方形。

(二)瓷器

瓷器较为丰富,多为残片,少有完整器, 基本为生活实用器。釉色主要有白釉、酱釉、黑釉,少见茶叶末釉、青釉等,施釉多不及底,甚至是半釉,器底外侧露胎,内侧留有明显的垫渣痕或为涩圈,有些白釉瓷器上有简单的黑花纹饰,外底部中心多有乳突。器形主要为碗、碟两种。

图六 陶器 1、2.罐(T0402②∶5 F6∶21) 3、4.器底(T0206②∶1 T0502②∶6) 5、6.盆(F2∶2 T0402②∶4) 7、8.盘(F5∶2F4∶7) 9.建筑构件(F2∶3) 10.纺轮(H8∶5) 11~13.陶饼(F7∶4 F6∶10 H8∶3) 14.象棋子(H8∶2)

碗 29件。依据腹部形态分为3型。

A型 9件。斜腹,上腹略鼓。Z3∶1,敞口,圆唇,圈足略外撇,底部中心有乳突。灰白色胎,胎质坚硬,外饰化妆土,白釉,外壁施半釉至上腹部,内壁满釉,内壁下部饰两周酱色弦纹,碗底有简单黑花装饰。口径20.2、底径7.5、高6.9厘米(图七,1;图版五,3)。T0501②∶1,敞口,圆唇,圈足底部带乳突。胎体粗糙,呈黄褐色,白釉,外壁施釉至下腹部,内壁满釉,下腹部饰两周黑釉纹饰,碗底有简单的黑花装饰和支烧痕。口径13.6、底径6.5、高5.3厘米(图七,2)。Z3∶2,敞口,圆唇,圈足略外撇,底部有乳突。灰白色胎,胎质坚硬,外饰化妆土,白釉,外壁施釉至下腹部,内壁满釉,下腹部饰有两周酱色弦纹,碗底有简单黑花装饰。口径16.7、底径6.1、高6.6厘米(图七,3)。T0309②∶1,敞口,圆唇,圈足略外撇,底部中心有一乳突。黄褐色胎,白釉下饰白色化妆土,外壁半釉,内壁满釉,底部饰简单黑花。口径19.2、底径6.2、高7.7厘米(图七,4)。H11∶1,敞口,圆唇,圈足稍外撇。胎体略厚,呈灰白色,白釉,釉色白中泛黄,外壁施半釉,内壁满釉,底部遗有渣垫痕迹。口径19、底径7、高7厘米(图七,5)。

B型 12件。曲腹。F6∶19,敞口,圆唇,矮圈足,足底中心有一乳突。灰白色胎,通体施酱油,口部露胎。口径18.7、底径6.8、高6.2厘米(图七,6)。H6∶4,敞口,圆唇,圈足。胎体较薄,呈灰白色,器口为芒口,外壁施酱釉自上腹部至足底,内壁施透明釉及底,底部残留2个支钉痕。口径19、底径6.5、高5.5厘米(图七,7)。T0501②∶4,敞口,圆唇,矮圈足。胎体较粗,呈黄褐色,芒口,外壁上腹部露胎,下腹部施酱釉至足底,内壁施透明釉及底。口径19.5、底径5.8、高6.3厘米(图七,8)。T0909②∶1,敞口,展沿,圆唇,矮圈足底部中心有一乳突。黄褐色胎,外壁施黑釉至足底,内壁施透明釉,口径23.3、底径7.3、高7.5厘米(图七,9)。F5∶1,敞口,展沿,圆唇,圈足。细胎泛黄,施白釉,器外施釉至圈足外,圈足内露胎,器内施全釉,碗底处刮釉一圈形成涩圈。口径22.2、底径7.1、高6.8厘米(图七,10)。T0201②∶1,敞口,圆唇,外壁饰瓦楞纹,矮圈足。灰白胎,外壁施黑釉至圈足底,内壁满施青釉。口径21.5、底径6.9、高7.2厘米(图七,11)。

C型 8件。弧腹。F4∶8 ,敞口,圆唇,矮圈足。粗胎呈灰白色,酱釉光亮,外壁施釉至上腹部,内壁碗底处刮釉一圈形成涩圈。口径11.5、底径5.5、高4.4厘米(图七,12;图版五,2)。F4∶9,敞口,圆唇,圈足,平底中心有一小乳突。胎呈灰白色,黑釉光亮,外壁施釉至上腹部,下腹部及足底露胎,内壁碗底刮釉一圈形成涩圈。口径12.5、底径5.4、高4厘米(图七,13)。F6∶17,敞口,圆唇,矮圈足。灰白胎,黑釉,内外壁皆施半釉。口径13.8、底径5.5、高3.6厘米(图七,14)。F8∶2,敞口,尖圆唇,矮圈足。粗胎呈黄褐色,黑釉,外壁施釉至下腹部,以下露胎,内壁碗底有刮釉形成的涩圈。口径13.2、底径5.6、高3.1厘米(图七,18;图版五,4)。

碟 16件。依据腹部形态分为2型。

A型 9件。浅弧腹。F8∶10,敞口,展沿,圆唇,矮圈足。粗胎呈黄褐色,器口露胎,外壁施酱釉及底足,内壁施透明釉及底。口径17.7、底径6.3,高2.8厘米(图七,15)。F4∶3,敞口,展沿,圆唇,矮圈足。粗胎呈黄褐色,外壁口沿下施酱釉裹足,内壁施透明黄釉及底。口径14、底径5.5、高2.9厘米(图七,16;图版五,1)。F2∶1,敞口,展沿,圆唇,浅弧腹,平底,足底略凸。粗胎呈黄褐色,芒口,外壁自口部施黑釉至足底,内壁施白釉及底。口径13.5、底径5、高1.8厘米(图七,17)。F7∶3,敞口,尖圆唇,矮圈足。灰白胎,白釉,外壁半釉,内壁满釉,腹部施有两周酱色弦纹,底部饰有黑花,口径15.6、底径6.8、高3.5厘米(图七,23;图版五,5)。

B型 7件。浅斜腹。T0802②∶5,敞口,圆唇,矮圈足。灰白色胎,黑釉,外壁饰半釉,内壁满釉,碗底有大涩圈,口径13.9、底径6.1、高2.9厘米(图七,20)。T0402②∶6,敞口,展沿,圆唇,平底,矮圈足。粗胎呈灰白色,芒口,外壁口沿下施酱釉至足底,内壁施白釉及底,口径16.9、底径6.3、高2.4厘米(图七,21)。T0807②∶1,敞口,圆唇,矮圈足。灰白色胎,外壁饰黑釉至足底,内壁无釉,口径17.4、底径5.9、高3.3厘米(图七,22)。

图七 瓷器1~5.A型碗(Z3∶1 T0501②∶1 Z3∶2 T0309②∶1 H11∶1) 6~11.B型碗(F6∶19 H6∶4 T0501②∶4 T0909②∶1F5∶1 T0201②∶1) 12~14、18.C型碗(F4∶8 F4∶9 F6∶17 F8∶2) 15~17、23.A型碟(F8∶10 F4∶3 F2∶1 F7∶3) 19.盏(T0102②∶1) 20~22.B型碟(T0802②∶5 T0402②∶6 T0807②∶1) 24、25.器盖(T0301②∶1 H14∶1) 26.双系壶(F8∶7)

盏 1件。T0102②∶1,敞口,尖圆唇,斜直腹,矮圈足。灰色胎,釉色青灰,内外皆满釉,盏底留有三个支烧痕迹。口径13.8、底径4.5、高4.4厘米(图七,19)。

器盖 2件。T0301②∶1,弧顶有纽,宽平沿外展,子母口。胎土坚硬,呈土黄色,盖纽顶施两周黑釉,纽旁下施两周黄褐釉,器表施茶叶末绿釉,釉下饰有柳叶纹,盖内无釉。直径12.6、子口径7.2、通高4.7厘米(图七,24;图版五,6)。H14∶1,青白瓷,弧顶有纽,平沿外折上翘,子母口。灰白色胎,胎质坚硬,通体施釉。直径12、子口径9.3、高3.2厘米(图七,25)。

双系壶 1件。F8∶7,口部略残,双系耳对附于肩部,鼓腹,腹部饰有多道凸棱,矮圈足。黄褐色胎,酱釉至下腹部。腹径8.9、底径4.4、高9.8厘米(图七,26)。

(三)铁器

锄 1件。H12∶1,器身瘦长,窄刃,刃部稍残,弧顶,椭圆形銎孔,锄身两侧较直,通体长21.5、锄身宽5.4、最厚2厘米(图八,1)。

镐 1件。F8∶4,圆形銎孔,镐身略弧,呈锥状,通长11.6厘米(图八,2)。

锤 1件。T0906②∶4,锤首为扁铁块,柄部为一短铁条,横截面为方形,锤首长6.2、厚1.2、柄部长6厘米(图八,3)。

凿 1件。T0902②∶1,两端粗,中部细,尖部呈楔形,扁平刃较窄,上部截面呈方形,通长10.4厘米(图八,4)。

条状器 1件。F4∶1,扁首,中部有一圆形穿孔,柄部圆柱状,弯曲,长11.6、孔径0.2、柄径0.5厘米(图八,5)。

挂钩 1件。F4∶5,由铁条弯折而成,上端有一残缺铁环,下端两侧折出两个弯钩,侧长11.5、宽10.5、铁条直径0.5厘米(图八,6)。

环 2件。锈红色,腐蚀较重。H13∶3,圆形,直径14、厚0.6厘米(图八,7)。H11∶2,扁圆形,外径4.3、内径3.5、厚0.4厘米(图八,8)。

镞 4件。依据刃部形态差异可以分为三型。

A型 1件。三角刃。H6∶1,扁体,尖锋,锋残,圆柱状梃向末端渐细,残断。器身残长5、宽4.4、梃残长3、直径0.4厘米(图八,9)。

B型 2件。铲形刃。T0104②∶3,刃部略弧较扁,圆柱状铤,较短细,末端稍残。通长12.4、刃部宽1、铤长4、直径0.3厘米(图八,10)。T0304②∶5,刃较扁,铤短细。通长9.1、刃部宽1.4、厚0.4、铤长4.2、直径0.4厘米(图八,11)。

C型 1件。扁叶形刃。F3∶1,腐蚀严重,圆柱状铤,尾部残。残长8.5、铤直径0.6厘米(图八,12)。

图八 铁器1.锄(H12∶1) 2.镐(F8∶4) 3.锤(T0906②∶4) 4.凿(T0902②∶1) 5.条状器(F4∶1) 6.挂钩(F4∶5) 7、8.环(H13∶3 H11∶2) 9.A型镞(H6∶1) 10、11.B型镞(T0104②∶3 T0304②∶5) 12.C型镞(F3∶1) 13.锁(F6∶5) 14.马掌(T0208②∶1) 15~18.钉(F5∶3 T0105②∶1 F6∶16 T0603②∶1) 19、20.构件(H14∶2 T0906②∶3) 21~23.刀(F4∶2 T0304②∶6 F7∶14)

锁 1件。F6∶5,锁头为挂钩,锁身两侧为双簧,长10厘米(图八,13)。

马掌 1件。T0208②∶1,弓形,中部有两方形孔,长8.5,宽0.3~1.5、厚0.2厘米(图八,14)。

钉 6件。均锻打而成,大小略不同,形制大致相同,长条形,截面呈长方形。F5∶3,顶端单侧锻打呈凿刃状,通长10.5厘米(图八,15)。T0105②∶1,体弯曲,顶部侧弯做帽,尖部锋利,通长10.6厘米(图八,16)。F6∶16,通长9.2厘米(图八,17)。T0603②∶1,通长6.3厘米(图八,18)。

构件 2件。H14∶2,器身上部为环状铁管,中部套有一圆形薄铁片,下部向两侧折出弯钩,长4.5厘米(图八,19)。T0906②∶3,由铁条锻打而成,器身上部弯成圆形,下部向两侧折出弯钩,长8.1厘米(图八,20)。

刀 4件。根据形制差异,可以分为两型。

A型 1件。刀身宽,整体相对较长,刀身与刀柄无明显分界。F4∶2, 大部残缺,直背,残长18.2、厚0.2~0.5厘米(图八,21)。

B型 4件。刀身窄,整体相对较短,刀身与刀柄分界明显。 T0304②∶6,直背,直刃,尖部残,扁条状柄,末端渐窄,残长17.2、厚0.4厘米(图八,22)。F7∶14,曲背,曲刃,尖部残,残长14.5厘米(图八,23)。

(四)铜器

簪 3件。H9∶1,簪首弯曲并饰有6个珠状突起,簪身横截面为圆形,尾部扁尖,长14.2厘米(图九,1)。F6∶12,簪首弯曲,簪身横截面为圆形,尾部圆尖,长14.8厘米(图九,2)。F8∶3,簪首残缺,簪身细扁,横截面为长方形,尾部扁尖,长13.3厘米(图九,3)。

饰件 1件。T0304②∶11,残,残存部分呈剪刀状,长3.2、宽1厘米(图九,5)。

铜钱 22件。其中“开元通宝”3、“太平通宝”1、“至道元宝”2、“祥符元宝”3、“天圣元宝”1、“皇宋通宝”2、“熙宁元宝”1、“元丰通宝”2、“元祐通宝”1、“绍圣元宝”1、“大观通宝”1、“大定通宝”1、面文不清和残缺者3。

(五)石器

石块 1件。T0302②∶1,为白色玛瑙余料,长3、最厚0.5厘米(图九,6)。

纺轮 1件。T0906②∶5,呈扁圆锥状,锥身饰有8道凸棱,中部穿孔。底径2.9、高1.4,孔径0.5厘米(图九,7)。

砺石 1件。F6∶14,整体呈不规则形,上大下小,上部穿有一孔,通长8厘米(图九,8)。

(六)骨器

笄 1件。F6∶13,由骨片磨制而成,通体光滑细长,首部弯折,中部稍弯曲,尾部细尖,长13.5厘米(图九,4)。

管 1件。F4∶6,残断,呈梭状,腹部中空,上下对称开有2口,腹壁残留2孔,通长4.2、口径1、孔径0.3、腹部最大径2.5厘米(图九,9)。

骨条 1件。T0104②∶1,残断,磨制,横截面为长方形,残长3.1、厚0.3厘米(图九,10)。

饰件 1件。F8∶5,由骨片磨制而成,顶部穿孔未透,上部饰有一圈凹槽,底部呈斜三角状,通长2.2厘米(图九,11)。

图九 铜器、石器、骨器1~3.铜簪(H9∶1 F6∶12 F8∶3) 4.骨笄(F6∶13) 5.铜饰件(T0304②∶11) 6.石片(T0302②∶1)7.纺轮(T0906②∶5) 8.砺石(F6∶14) 9.骨管(F4∶6) 10.骨条(T0104②∶1) 11.骨饰件(F8∶5)

四、 结 语

八家子遗址地层堆积简单,各单位出土遗物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应是一处同一时期单一文化堆积的遗址。遗址F8中出土“大定通宝”铜钱一枚,其为金世宗大定十八年铸造,这就表明遗址的年代上限不早于金代“大定年间”。

遗址所出陶罐、陶盆在白城市金家金代遗址①、抚顺千金乡唐力村金代遗址②、扶余县西车家店金代遗址③以及岫岩县长兴辽金遗址④都有相似器物出土。

遗址所出瓷器较多,多为残片。彭善国先生在《试述东北地区出土的金代瓷器》⑤一文中总结东北地区金代瓷器的烧造情况时指出:在装烧技术上,碗盘类器物金代前期沿袭了辽代晚期的叠烧法,以泥珠或细沙粒间隔,金代后期则普遍采用了涩圈叠烧;在釉色品种上,金代早期仍以烧造粗细白瓷为主,开始烧造花纹简单的白地黑花瓷器等,至金代晚期,一方面白地黑花瓷器大量涌现,另一方面,黑釉、酱釉瓷器显著增多;在器物类型上,金代缸瓦窑以碗、盘、罐、瓶、壶、盆民间日用瓷器为主。冮官屯窑历年来采集的标本主要是粗白瓷、黑釉和酱釉瓷器、白底黑花瓷器,器形主要有碗、盘、瓶日用瓷器。烧造方法既有以泥珠间隔的明火叠烧,也有涩圈叠烧。此次各个单位发掘出的大量瓷器标本,无论在烧造技术上,还是釉色品种上,基本符合上述特征。此外,还发现有一部分标本内外施全釉,裹足至底,器底内侧光洁无痕。此类产品在工艺技术上又有新的突破,应属元代遗物。

综上所述,八家子遗址主体年代应为金代,下限可以晚到元代。

前期调查表明,八家子遗址是一处面积较大、遗存较为丰富的金元时期遗址,而此次铁路线穿过遗址的区域并非为遗址中心区域,且发掘前被铁路方破坏一部分,遗迹保存状况较差,有相当数量房址几乎被破坏殆尽,遗物不算太丰富。遗址内遗迹仅见房址、灰坑、室外灶,出土遗物都为日常生活器具,揭露出来的八座房址中F1、F2方向一致,F3、F5方向一致,似成排分布,说明遗址的性质应是平民居住址。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阜新地区金元时期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材料。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为白宝玉;参加发掘人员有苏军强、姚志勇、崔嵩、郭添刚;本文线图由崔嵩、姚志勇、苏军强绘制;照片由穆启文、苏军强摄制。

执笔:苏军强 褚金刚 崔 嵩 郭添刚

注 释:

①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省白城市金家金代遗址的发掘》,《边疆考古研究》(第12辑),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63~86页。

② 王维臣、温秀荣:《辽宁抚顺千金乡唐力村金代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00年第4期。

③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扶余县博物馆:《吉林省扶余县西车家店金代遗址的发掘》,《北方文物》2009年第3期。

④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岫岩满族博物馆:《辽宁岫岩县长兴辽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6期。

⑤ 彭善国:《试述东北器物出土的金代瓷器》,《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责任编辑、校对 田索菲〕

Report on the Bajiazi site Dated to Jin and Yuan Periods in Fuxin , Liaoning Archaeological Institute of Liaoning Cultural Relics Management Office of Fuxin

In 2014, rescuing excavation was done in Bajiazi site by Archaeological Institute of Liaoning and Cultural Relics Management Office of Fuxin. 8 house foundation ,18 ash pits, 4 outdoor kitchens were unearthed. About 300 potteries, porcelains ,irons, bronzes ,bones and stones were found . It should be a residential foundation dated to Jin and Yuan Periods.

苏军强,男,1984年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褚金刚,男,1985年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邮编110003;崔嵩,男,1973年生,阜新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郭添刚,男,1968年生,阜新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邮编123000。

K871.44

A

1001-0483(2017)02-0015-10

猜你喜欢

房址圆唇底径
山东日照市马庄遗址周代墓葬发掘简报
澄迈福安窑出土瓷器鉴赏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房址分析
山西吕梁德岗遗址
论圆唇在声乐教学中的效果
江苏省无锡市城南遗址瓮棺墓葬发掘简报
大型卷筒绳槽底径测量方法浅析
内蒙古中部发现8000余年前的16座房屋遗址
一种能准确高效检测齿毂槽底径的检具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