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适用性分析

2017-06-15

镇江高专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精细化政治

倪 姝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财经商贸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适用性分析

倪 姝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财经商贸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近年来,围绕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各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不断涌现。通过梳理高校精细化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高校学生工作的具体内容及特点,发现精细化管理在一般学生事务领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而在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则受高校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影响。

精细化管理;高校;学生工作;适用性

近年来,围绕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各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不断涌现,大量有益的探讨改变了此前“高校对此似乎反应冷淡,实践探索的不多”,“教育领域除一些中小学在倡导推行外,高校只见后勤服务领域的零星报道,总体感觉大学对精细化管理的热情远远不如企业”的局面[1]。

发端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如何顺利扎根于高校沃土并开出绚丽之花,必须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特有规律进行批判性使用,盲目照搬照抄势必会水土不服。在此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拟结合所在高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际,就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领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尝试做一定的分析。

1 高校精细化管理研究现状

以中国知网为例,笔者以“精细化管理”并含“高校”进行主题精确检索,截至2016年10月24日,检索可得1 057篇文章,而2009年之前的相关研究文章仅32篇,从数量来看,也可窥知这一主题在最近几年得到了研究者相当的重视。具体来看,相关研究可以说几乎涵盖了高校人、财、物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与高校财务相关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在此前的限定条件下,通过增加“财务”这一关键词进行主题精确检索可得214篇研究文章,通过增加“经费”这一关键词进行主题精确检索可得120篇研究文章。此外,有关高校预算、固定资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除了高校财务这一领域外,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科研、后勤、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具体情况可参见表1。

表1 以“精细化管理”并含“高校”进行主题检索情况

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具有研究范围广、分类细的特点。除上表所列举的几个主要方面外,还包括精细化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建设、宿舍管理、党团建设、图书馆管理、实验室管理等领域的探讨,可以说涉及了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相关研究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能够密切联系高校发展新形势。例如,随着新媒体在高校管理中逐渐兴起这一新变化,在高校精细化管理的视野下,围绕新媒体的研究在近两年也不断涌现[2]。

此外,相关研究偏重于对高校采用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或重要性分析,偏重于对如何将之具体运用于实践的探索,而对于精细化管理在高校相关领域适用性这一问题的研究散见于部分研究中,专门的探讨更是寥寥。就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领域中适用性问题的专门研究,目前仅见于张晓军、张红新等研究者的《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适用性分析》一文。该文指出:“学生管理中的事务性工作适用于精细化管理,富有时代性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多样性班级管理及学生个体问题的处理,需要坚持个性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3]

2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领域的适用性分析

在具体的管理活动开展之前,首先需要选择恰当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以顺利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而管理理念及模式的选择,则与管理目标的确定、管理对象的状况以及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领域中良好效果的取得,受限于高校学生工作的特殊性质和固有规律,受限于高校学生的群体特点,同时也受限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在我国,广义的高校学生工作包括一般性学生事务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的是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塑造、政治立场的引导、政治信念的锻炼,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决定;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可理解为使人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所必需的各种教育,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构建了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了相关的管理制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

2.1 具有较高适用性的一般学生事务工作

就事务性学生工作而言,精细化管理的适用性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是不可一概而论的。对于诸如学籍管理、学分制、奖助学金、纪律处分、党员发展等工作,各高校都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各地方相关管理规定、各高校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具有职能分工明确、工作内容清晰、工作流程规范的特点。在此类学生管理工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重点在于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加强监督,操作简单易行,具有很高的适用性。

以笔者所在学院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出勤管理为例。在未推行精细化管理之前,上午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迟到及旷课的现象相对其他时段较为突出,气温较低的秋冬季节尤其明显,同时存在晚自习迟到早退等现象。为改善这一状况,塑造良好学风,学院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周汇报制。组织学生干部每天检查课堂、晚自习的出勤及纪律情况,结合任课教师的点名记录,于每周一将上周检查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及时反馈给学院领导及班主任,使学院及班主任实时了解班级动态,对出勤情况较差的班级进行针对性整改,形成学生、班主任、学院三方的快速动态反馈机制。在这一实践中,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的职责划分十分明确,统计流程规范有序,动态反馈准确及时,数据化与严格的监督反馈机制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2 需要专业人才支撑的特殊学生事务工作

相较于上述工作而言,心理咨询、学业指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专业化程度较高,需要具有特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员才可能胜任。在此类工作中,其重点在于必须坚持将持续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技能水平融入精细化管理中,相关管理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保证此类工作成效的关键。譬如在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英国高校,“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就业指导,除了要有较高的学位外,还必须拥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为例,该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都是开有心理诊所的心理学家,4名学习顾问中有2名心理学博士,1名教育学博士和1名古典学博士”[4]。在我国,尽管实践中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追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已经成为共识并朝这一目标不断迈进。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新生入学心理测试也已经常态化,各高校也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配备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

再以笔者所在学院的分层管理为例。笔者所在学院有两个非普通班,一为注册班,一为强化班。注册班存在知识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自律性欠缺、自我认可度低等特点,具体表现为学业进展困难、纪律意识淡薄,不少学生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学院在精细化管理中充分考虑该班级的特殊情况,为该班级所有学生“量身定制”了班级导师。具体来说就是3~4名学生配备一名具有丰富班主任经验的教师,全程了解、陪伴、引导学生,这些教师既是学生生活上的朋友,也是学业上的老师,更是精神上的引领者。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则特别安排院系领导、学工人员担任其导师,同时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支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针对这一特殊班级的特殊方法是有效果的,尤其是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有了明显好转。对于强化班,则实行学业导师制[5],该班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为该班学生配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学业导师,重点在于引导该班学生在专业领域不断深入。

分层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措施,是将精细化管理做精做细做实必不可少的方法。对于不同特点学生群体或个体的分层管理,必须依靠具有特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一般管理人员的支持。一线辅导员或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有着最直观的了解,是异常状况的首个“安检口”。在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要在此类工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发挥一线管理人员的优势、提高一线管理人员的基本专业素质、建立动态信息反馈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

2.3 个性化因素凸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环境有了极大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育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在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新途径的过程中,不少研究者都提出应该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通知》[6]中指出:“新形势下,迫切要求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精细化,即坚持‘做精、做细、做实’的原则,以人为本,真正瞄准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以精心的态度、精确的把握、精致的过程,进行细心的教育、细心的辅导、细心的服务,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具体、做扎实、做出成效。”这一“三精”“三细”的工作原则得到了相关研究者的高度认可,但要在实践中真正加以落实,必须充分考虑到相关的制约因素。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难以量化、短期内不易显现的特点。精细化管理在企业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在于其能够使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效益,而且在于这种积极效果很容易通过数据化加以显现,同时不会消耗太多的时间成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某些方式方法的确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对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准确、有效的评定是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某种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采用,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管理目标,只有对实际管理效果进行尽可能准确的评定,进而比对其与预期管理目标的差距,才能对具体管理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及时反馈并加以调整以保证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难以量化、见效时间长的特点给精细化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需要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其次,教育者个性化因素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一定程度上与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的要求相冲突。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且便捷,各种言论裹挟着各色观念奔涌而来,大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理论教学已经出现了边际效应,常规的教育活动效果也不甚显著,寻求90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成为提升教育效果的突破口。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师徐川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这一受众广泛的新媒体,从五花八门的提问中准确把握背后隐藏的当代大学生共性的思想困惑,以“节日谈”“答学生问”等专题文章的形式进行解答。这一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在社会上尤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徐川工作法”加以研究和推广。笔者认为,“徐川工作法”之所以能够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热烈反响,一是在于这一工作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目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学生兴趣缺乏、教育效果不佳这一共性问题,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要求。二是这一工作方法中包含了很多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经验,譬如注重与学生的及时交流、善于捕捉学生思想动态等。在企业精细化管理中,共同的管理目标、共性的工作方法是标准化的必要条件。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中,标准化管理必定行不通。从管理对象的角度来说,大学生个体的情况各不相同,价值观多元化,同样的管理方式作用于不同的个体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从管理者角度来看,教育者个性化因素与教育实效存在密切关联,同样的管理方法由不同的教育者进行操作取得的实效也会有所差别。用说故事的方法来讲道理是“徐川工作法”的一大特点,能否将故事说好、能否将道理说得学生愿意听,这就与教育者个人的表述方式、切入角度、时机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是无法标准化的。

3 结束语

“管理行为过程的始终贯穿着价值维度”,“这些价值维度框定了特定的价值指向并从根本上制约着管理行为的判断和解释。”[7]高校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这一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及方法都要以之为出发点和归宿。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必须始终坚守高校的价值定位,偏离了这一价值定位,现实效果与预期目标必将南辕北辙。

任何管理理念或方法的应用都有一定的限定条件,没有四海皆准的管理理念或方法。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到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特有规律,清晰厘定适用领域的边界,不可一刀切。需要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的阶段性特征和个体差异,实施分层管理将精细化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

管理成效的取得归根结底依靠有效的执行,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要取得成效,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管理人员作支撑,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将精细化管理引入高校学生工作,有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系统化,是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式。但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确有其适用范围,只有在特定的领域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1] 杨显贵,张昌民.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管理精细化[J].上海科学管理,2008(2):82-85.

[2] 覃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管理探究[J].山西青年,2016(12):67-68.

[3] 张晓军,张红新,焦洪磊,等.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适用性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7):220-222.

[4] 于冠华.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185.

[5] 刘曦.高职院校实行学业导师制的探索[J].镇江高专学报,2014(2):77-80.

[6] 福建省教育厅.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通知[EB/OL].(2010-05-07)[2016-10-14].http://www.fjedu.gov.cn/html/xxgk/zywj/2010/05/07/fa9f97df-5986-4bd8-e040-a8c0906558f1.html.

[7] 董庆玲.管理价值维度审思与管理意识形态问题的提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2):55-57.

〔责任编辑: 张 敏〕

Research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meticulous management in students’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I Shu

(School of Business and Finance, Zhenjiang College, Zhenjiang 212003, China)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meticulou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By study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meticulous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lding that there is much more applicability of meticulous management in students’ ordinary work. Comparatively, application of meticulous management in the field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much influenced by students’ group characteristics and administrators’ ability of management.

meticulous manage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work; applicability

2016-11-28

倪 姝(1988—),女,江苏镇江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史、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5.5

C

1008-8148(2017)02-0060-04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精细化政治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