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的乌山

2017-06-15林思翔

红土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乌山闽南根据地

林思翔

英雄的乌山

林思翔

乌山,位于闽南的云霄、诏安、平和三县的边界,主峰海拔1051米,自北而南,绵延百里,是闽南的一座名山。

我上乌山那天,不巧碰上雨天,经雨水冲洗,山野格外清新。乌山环山皆石。山顶上最大的一块横卧巨石,人称“龙床石”,可容纳2000多人站立。但更多的是由石头交叠而成的“笋石”,如雨后春笋般伸长,簇拥着山体,护卫着主峰。其间,我们在当地干部吴建伟、黄晓新的引领下,还摸黑走出了数百米长的天然石隧道。

乌山虽地处偏僻,却因其巍峨与神奇,早就引人注目。宋末元初义士陈吊眼领导乌山人民抗击元军入侵。明末清初“万姓集团”聚义乌山汇入郑成功队伍屡建奇功,清咸丰年间小刀会在吴山地区揭竿而起,攻占漳州、漳浦、云霄、平和等十几座县城。这些义举虽然都没有成功,但却给乌山留下了敢于斗争的秉性。

使乌山由“乌”变“红”,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那时红军队伍开上乌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红旗插上山巅,乌山成了闽南的“井冈山”,一座屹立闽粤边界的英雄之山!

我们走在乌山的山地石洞,徜徉山脚下的村落古屋,阅览乌山革命纪念馆的图片实物,处处都能感受到那烽火岁月的艰苦与悲壮,感受那回荡在乌山上下的那股磅礴英雄气。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调集中央军、地方保安团和地主民团,向闽粤边苏区发动疯狂进攻,企图彻底摧毁革命根据地,消灭人民武装力量。这年年底,根据闽粤边特委的决定,红三团二连指导员卢胜率领一支40多人的队伍,冲破敌人封锁线,挺进乌山,开辟新的游击地。随着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1935年11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闽粤边区独立营,达200多人,使云(霄)(平)和诏(安)与(南)靖(平)和(漳)浦游击区域连成一片。与此同时,还在乌山召开会议,成立中共云和诏县委,由蔡亚民任书记。

乌山

县委成立后,派出大批工作人员配合红军游击队,深入各地,组织农民开展抗捐、抗税、抗租、抗债斗争,打击反动势力,云霄人民的革命斗争出现了新的局面。

国民党反动当局侦知红军在乌山开辟根据地,派出重兵进行“围剿”。敌八十师在粤军一五八师配合下,动员了云和诏三县壮丁队、保安队1000多人,向乌山根据地发动“围剿”。敌人费尽心机,不仅用“清晨看露水,白天看火烟,晚上看火光,岩石看青苔,密林看树叉”等办法,追寻红军游击队的踪迹,而且时常诡秘地转移驻地,上午来,下午走,晚上又突然返回,企图以此迷惑红军游击队。经常派出小分队打埋伏,或指使地方反动分子搜捕游击队交通员。并在根据地周围开山造路,架设桥梁,拉电线,通情报,一处有军情,四面包围合击。还强迫移民,实行保甲制度,将被移民的村庄焚毁,使许多群众死于饥饿与疾病。即使这样,敌人仍无法从群众中得知红军游击队和地方工作人员的线索,敌人“围剿”14天,最后以失败告终。

此后,游击队与敌人进行了不少战斗,袭击敌人。其中奇袭云霄城,是最漂亮的一仗。云霄县委党史研究室方志南同志向我们谈起此战时,赞叹不己。

1936年七八月间,敌出动两个保安团共2000多人“围剿”平和县的尫仔石山游击根据地。鉴于敌倾巢出动,后方兵力空虚,闽粤边特委决定趁机袭击云霄城,以挽回红军此前攻打白泉失利的政治影响,并筹集经费,解决部队的冬衣,解救被关押在监狱的地下人员和革命群众,同时也是用“围魏救赵”的战略调动敌人,牵制其对游击根据地的进攻。

为了确保袭击成功,事先作了周密部署。正在家乡养病的漳州特行委书记陈元宰,抱病上乌山寻找党组织,并与闽粤边特委常委、红抗第三支队政委何鸣取得联系,提供了云霄城区图和突袭白区中心城市的经验;红抗第一支队支队长卢胜带领地下工作人员陈文叶化妆潜入云霄城区实地侦察,选定城外闹区的洪利钱庄和豫通钱庄作为攻击目标。通过各种渠道,基本摸清了县城敌兵布防情况:七十五师1个连约70余人,控制着县城西北面制高点望安山炮楼,战斗力较强;云霄县保安队约80多人,分驻享堂、县府、武庙等地;警察20多人,负责维持治安。驻防力量相对空虚。1936年9月3日(农历七月十八)拂晓时分,何鸣带领红抗第一、三支队主力悄悄从宜谷径来到将军山麓,埋伏在县城西门外约两里之遥的甘蔗林里;红抗第三支队中队长陈高顺带领一个中队从梁山出发,埋伏在县城北门附近的鹅江后;从红抗第一、第三支队抽调了40多名班排干部和老战士组成突击队,由卢胜亲自指挥,实施突击任务。

卢胜将突击队分为三组,于天亮后装扮成赶集农民,陆续从西门进入县城。这天恰好是“中元十八福”,进城贩卖农产品和土特产的农民特别多。突击队员把长枪藏在柴草里,短枪别在裤腰上,从从容容经过西门岗哨。进城后,兵分三路各就各位。

早7时左右,进城赶集的农民越来越多,突击队员混迹于人群之中并不起眼。离预定行动时间还有一个多钟头时,一位红军战士在弯腰拾物时,不慎露出了裤腰上的驳壳枪,被敌警察发现。于是行动只好提前,正在成利号周围活动的那一组突击队员,在陈松带领下,迅速冲上二楼,洪利钱庄的职员们尚未弄清是怎么一回事时,一支支枪口已经对准了他们的脑袋,红军战士喝令他们把钱交出来,一个职员哆哆嗦嗦地把柜台上的钱扫进袋子里交给红军战士。而后保险柜又被打开,红军战士把柜里的银元和钞票全部囊括,把钱庄里的枪支弹药也一起收缴。整个过程不足10分钟。突击队员带着战利品,押着3个俘虏,快速撤出钱庄。

城内的敌人听到枪声,也闻风而动,县保安大队紧急集合人马倾巢而出,直扑事发地点。当袭击洪利钱庄和豫通钱庄的两路突击小组相继返回时,县保安大队、警察和各路民团也相继云集到与西河街隔街相望的河闸头小城门一带,双方展开激烈的枪战,隔街对峙。卢胜命令两路突击小组先走,自己带领掩护小组打掩护。战斗中,卢胜左臂挂了彩,鲜血直流,仍强忍着剧痛继续指挥战斗。约摸一刻钟后,卢胜指挥掩护小组边战边撤,从西河街到经堂口再到后汤村,红军战士且战且退,敌兵则是步步紧跟,双方拉锯了个把钟头。卢胜一行刚出后汤村,进入前埔村地界,就碰上了前来接应的何鸣,双方合兵一处,击溃了紧追不舍的县保安大队,取道演武亭返回宜谷径。

我游击队突袭成功,敌人以优势兵力到处寻找红军游击队,把“清剿”“搜剿”“堵剿”的“战术”一并用上,并以奔袭、夜袭等手段对付红军游击队。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红军游击队和党的地方工作人员依靠群众,采取灵活战术,化整为零,隐蔽在深山密林和山洞中。即使这样,还有一批红军和革命群众惨遭逮捕和杀害。云和诏县委委员曾益效,因敌探密报被围困,他面对险境,毫不畏缩,隐蔽在石洞内,与敌死拼,打死了前来搜索的几个敌人后,最后留一颗子弹自尽,时年27岁,实现了他生前说的“敌人残暴成性,我宁死也不当俘虏受辱”的誓言。世吉区区委书记文阿业被捕后,敌人残忍地割断其脚筋而后处死。据不完全统计,这期间,乌山一带党的地下工作人员、接头户、交通员、义勇军战士、红军游击队及无辜群众被敌杀害达100多人。在敌人残酷摧残下,云霄县各区革命工作受到破坏,有些地区被迫中断。

英雄的红军游击队没有被吓倒,而是抓住有利时机,给敌人以狠狠的打击。红军依靠根据地的有利地形,进行反击,渡过困境,使国民党反动派“限期剿灭闽南红军”的计划破产。

全面抗战爆发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遍及城乡,国民党闽南当局不得不与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谈判,而后签订了合作抗日的“六二六政治协定”。然而国民党顽固派阳奉阴违,背信弃义,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漳浦事件”和“月港事件”,800多名红军被缴械,特委、县委和区委12名领导人被害,给抗战初期闽粤边党领导的武装力量造成了极大的挫伤。

幸好,“漳浦事件”发生的当天深夜,卢胜、王胜带领一批红军潜出城关来到梁山下布清泉岩。随后,陆续冲出来的100多名战士也来到清泉岩。于是重新整编,仍称红三团。不久卢胜率领一路红军进入仙石、梅林、水晶坪等乌山根据地。龙透村的群众协助筹款、筹粮、筹药,还挖出一批埋藏的枪支。乌山伤兵站负责人李梨英精心照料的20多名伤病员,在根据地群众的帮助下,安然隐蔽在乌山,保存了革命有生力量。谭震林也率领一个加强排40余人过来。这样红三团就恢复和发展到200多人,并收复了大片土地。为进一步唤起民众抗日,红三团改为“闽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打击破坏抗日的国民党顽固派,鼓舞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1938年初,这支部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在卢胜率领下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乌山伤兵站负责人李梨英这位“红军阿姆”,是广东潮安人,丈夫早逝,丢下6个子女由她抚养。1932年党派人到她家乡组织农会、建立赤卫队,李梨英第一个送子参军,荣获“革命母亲”称号,翌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几个子女也都积极参加革命。后来粤东革命形势恶化,李梨英大女婿被捕杀害,大女儿被捕入狱,外孙流离失所,大儿子和三子也在保卫根据地的战斗中相继牺牲。这一个接一个的不幸都没有动摇李梨英的革命意志,她对同志们说:“不流血牺牲,革命是不能成功的。”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忘我地为党和红军工作。后来,李梨英随部队上了凤凰山,又辗转到乌山,分配到伤兵站工作。伤兵站设在乌山深处的石洞里,她和几个青年女战士照顾着几十个伤病员。不仅缺粮缺药,还经常遭遇敌人搜捕,由于她的机智勇敢和群众协助,每次都化险为夷。战士们亲切地称她为“红军阿姆”。在“漳浦事件”和“月港事件”后,她又向伤病员作工作,使他们坚定信心,保存了一批革命力量。后来她小儿子也牺牲了,她强忍悲痛坚持照料伤病员。她的事迹正如当年中共南委书记、后为中侨委党组书记的方方同志在她逝世时挽联上所述:“十年游击战,十年地下工,匪特、汉奸、日寇,哪在你眼里,堪称智勇;为党献一生,为国献三子,挫折、伤亡、失败,信心不动摇,无愧忠贞。”

大部队北上抗日后,闽粤边特委派卢叨、莫丁贵到乌山地区恢复因“月港事件”而停顿的云和诏地方工作。1938年3月,重建云和诏县委,卢叨任书记,莫丁贵任副书记。

抗战期间,云和诏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在国统区实行“隐蔽精干,长期潜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有计划地将党的干部和武装骨干转入地下,或进入边远山区的革命基点村,开展生产自救。乌山人民特别是散落在乌山上182个革命老根据地村落的人民,把隐藏在当地的共产党人当作亲人,千方百计加以保护和供养,宁愿牺牲自己甚至家人也要保护革命同志,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借高利贷也要供养同志们的生活。

这期间,云和诏县委书记吴永禄、世吉区委书记罗理、地下工作人员谢世杰等一批共产党人惨遭国民党顽固派的杀害。血的事实说明:共产党人如不武装自己,就有被消灭的危险。1943年初,闽南特委在乌山腹地成立了3个武装班,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开展反顽自卫斗争,又打了两次伏击,斗争形势才有了好转。随后“闽南抗日挺进队”司令员刘永生也带领王涛支队挺进乌山。与此同时,乌山根据地的许多乡村群众在党组织带领下,坚持与顽固派作斗争。龙透党支部在敌人整天搜山围捕的恶劣环境里,带领群众冒着随时都有被捕、遭受酷刑或杀头的危险,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这个仅有300多人的山村,就有200多人坐过牢,有的连坐三四次,连8岁小孩和60多岁老太太也被捕过。电刑、火烫、灌水、吊打、枪杆刺戮,直到砍头,都征服不了龙透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

1946年夏,国民党当局调集重兵大举进攻乌山根据地,采取军事“围剿”、政治瓦解、经济封锁等手段围困乌山。留守乌山的陈文平、李仲先等人,用自制的土炸炮,在北蔗雷公陂地段摆下长约一华里的地雷阵。1947年元旦,游击队引诱驻云霄吉坂的保安中队进入雷区,然后引爆地雷,把保安队炸得魂飞魄散,四处奔逃。从此保安队再也不敢进入乌山腹地。云和诏县委还组建了乌山民兵和游击大队,四处出击,分散敌人对乌山根据地进攻的压力。1947年7月,闽南地委机关从南靖树海迁回乌山,卢叨也回到乌山,任中共闽南地委书记,陈文平任副书记。8月1日,在乌山葱仔寨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总队闽南支队,支队长李仲先,政委卢叨。乌山再次成为闽南革命的中心。

1948年1月8日,闽南支队在水晶坪坪坑路段设下伏击圈,伏击从水晶坪调往公田的国民党省保安二团一部,活捉少校大队副郑汝勤以下官兵27名,毙敌7名,缴获三挺捷克式轻机枪。坪坑大捷后,闽南武装力量转入战略反攻。1月31日,闽南支队乘胜出击,一举端掉车仔圩炮楼,活捉云霄县保安队中尉分队长熊蔚林以下官兵12人。面对日益壮大的人民武装力量,国民党当局惊恐万状,急调部队,对乌山革命根据地实施重点进攻。强敌面前,闽南地委领导闽南支队跳出外线作战,在乌山腹地与保安团打转转,拖得保安团晕头转向,疲惫不堪。

1949年初,驻在乌山的闽南支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支队长李仲先、政委卢叨,驰骋闽南大地,痛歼残敌。9月19日,闽南支队配合三野十兵团解放了漳州城,卢叨、王汉杰与南下地委成员李伟、丁乃光、李承尧等组成漳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龙溪地委成立,卢叨任书记。

为了人民解放的这一天到来,乌山根据地长期坚持艰苦斗争,“十四年红旗不倒”。乌山地区为革命牺牲的干部战士达900多人,死难群众3100多人。人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乌山红旗,铸就了一座历史丰碑。

我们在乌山的石群山间行走,还看到了写有财务处、炊事房、看守所等字样的石洞,洞口很窄,需俯身弯腰才能进去,内部则别有洞天,巷道弯来绕去,可藏十几人乃至数十上百人。就连赫然写着“中共闽南地委机关”字样的地方,也是几块巨石交叠的石洞。乌石、幽洞是乌山的特色,也是乌山的优势。当年革命者就是在这样环境里隐蔽、办公,指挥作战。连抓来的坏人也关在这样的山洞中。

与地委机关相邻的一处两块平行巨石相对的几平方米的石弄,也是山上唯一的一块平地,就是当年卢叨搭草寮的地方。这位“乌山的儿子”就葬在他当年居住草寮的上方,旁边的石壁上镌刻着他生前写的一首诗:“大地神州处处花,疮痍满目旧中华。燎原星火铿锵志,石洞茅寮是吾家。”抒发了一个革命者理想坚定、乐观豪迈的献身精神。卢叨长期战斗在乌山,乌山人民也忘不了他。卢叨逝世后按照他生前遗愿,骨灰迁葬乌山共头里。当卢叨灵车缓缓驶向乌山时,从半岭至共头里沿途群众扶老携幼,哭喊着“阿叨,阿叨,您回来了!”万人跪接,恸声震天!可见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人之骨肉深情。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如今,千米乌山之巅红旗高高飘扬!她昭示着:乌山是一座铮铮铁骨构筑的红色之山,一座永远令人景仰与神往的英雄之山!她涵养的正义、坚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秉性永远激励人们奋发向前!

(作者:福建省科协原党组书记)

猜你喜欢

乌山闽南根据地
多彩的乌山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乌山十年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巧用微信App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以研究性学习《乌山植被、地貌考察》为例
闽南,闽南
美丽的乌山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