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创伤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2017-06-15朱光宏吴翔卜光昌谭士凯胡天鑫孙贵平彭青松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3期
关键词:病症患肢骨科

朱光宏 吴翔 卜光昌 谭士凯 胡天鑫 孙贵平 彭青松

416000吉首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下肢创伤骨科(湖南)

下肢创伤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朱光宏 吴翔 卜光昌 谭士凯 胡天鑫 孙贵平 彭青松

416000吉首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下肢创伤骨科(湖南)

目的:分析下肢创伤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方法:收治下肢创伤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一般治疗,B组给予综合治疗。结果:B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要明显短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结论:积极治疗有利于促进下肢创伤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

下肢创伤;深静脉血栓;临床特征

静脉血栓通常会发生在骨折、创伤、产后等患者身上。患者在骨科创伤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不断增加,使得血液处在高凝状态,并且由于下肢创伤术产生制动,患者血流缓慢,因而更加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容易导致患者患肢血液的供应出现障碍,引发患肢出现肿胀,皮肤色素沉积等[1]。2014年7月-2016年8月收治骨科创伤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60例,分析下肢创伤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病症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8月收治骨科创伤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60例,男32例(53.3%),女28例(46.7%);年龄26~60岁,平均(50.1±4.2)岁。下肢创伤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过彩色多普勒检查、静脉造影进行确诊。有20例患者呈现出下肢髂外静脉血栓病症,下肢髂外静脉血栓病症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患肢肿胀、压痛,浅静脉出现怒张的情况。另外,有22例患者小腿部有深静脉血栓病症,小腿部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主要为小腿压迫、肿胀及压痛,但浅静脉并未出现怒张的情况。18例患者出现混合型深静脉血栓病症,其临床症状主要为下肢有肿胀感、疼痛感,且浅静脉呈现怒张,下肢出现皮温升高的现象。将60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两组之间性别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根据患者下肢肿胀的现象,对患者下肢肿胀程度进行初步的诊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髂外静脉、胫后静脉与胫前静脉进行检查,测量下肢静脉血管中血流量、流速与流向等。A组采用一般的处理措施,即提升患者患肢高度,采用医用弹力绷带对患者下肢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量、流速与流向等进行测量,使用医用弹力绷带对患者患肢进行包扎或包裹。B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即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对其中的32例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注射治疗,剂量8 U/次,2次/d。18例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肝素治疗,治疗剂量6 250 U/次,2次/d。介入治疗措施,10例患者进行超声消融、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将指标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等3类,①显效:5 d内患者下肢疼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皮肤温度明显降低,患者患肢肿胀消除;②有效:患者下肢疼痛在10 d内得到缓解,皮肤温度恢复正常,患肢肿胀消退;③无效:患者在进行治疗10 d后,下肢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或者出现加重的现象。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1,2],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对不同数据进行对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A组患者中治疗显效8例,治疗有效10例,治疗无效12例。B组患者中治疗显效12例,治疗有效16例,治疗无效2例。两组之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A组患者平均症状消失时间(8.6± 2.0)d,B组患者平均症状消失时间(6.2± 1.4)d。两组之间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t=5.38,P<0.05)。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下肢创伤术后并发症,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发病机制在于患者体内血液凝固性增加、静脉血流滞缓。患者在下肢创伤后,特别是髋部手术之后,机体血液流动速度缓慢,加之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因此缺乏相应的锻炼,致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者身心健康与日常的生活状态造成影响。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相关的研究显示[2],针对骨科下肢创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病症,可以采用一般治疗与综合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研究表明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要优于一般治疗的临床效果。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方面进行观察,综合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的总有效率,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对两种治疗方法消除症状的时间进行观察,综合治疗消除患者症状的时间要明显短于一般治疗。由此可见,综合治疗对于骨科下肢创伤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病症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下肢多肌群综合性收缩与下肢深静脉的回流,避免疾病恶化[3,4]。综合治疗与一般治疗两种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要优于一般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避免患者出现皮肤溃疡症状与皮炎等病症[5-7]。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一般治疗方式的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低于综合治疗的B组患者,且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上述所述基本相符。可见,综合性治疗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的治疗有效率,最大程度地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并且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作用。A组患者平均症状消失时间(8.6±2.0)d,B组患者平均症状消失时间(6.2±1.4)d。说明综合性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尽早地减轻患者的病症,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对骨科下肢创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1]万富贵,房辉强,曾荣峰,等.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J].现代医院,2014,14(6):54-55.

[2]高景炜.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 28(19):45.

[3]陈华军.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 (11):1484-1485.

[4]曾宏,施森,钟武,等.深静脉顺行造影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断的临床评价[J].重庆医学,2010,39(3):328-331.

[5]苏伟,张莉莉.磺达肝葵钠对下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8):68-70.

[6]刘增君,赵允,贾丽涛,等.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急救[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4):235.

[7]赵子春.高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栓塞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 2011,38(15):3151-315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lower limb trauma

Zhu Guanghong,Wu Xiang,Bu Guangchang,Tan Shikai,Hu Tianxin,Sun Guiping,Peng Qingsong
Department of Lower Limb Trauma Orthopedic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shou University(Hunan Province)416000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lower limb trauma.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lower limb trauma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group and B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A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treatment,and B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Results:The symptoms disappearance time of B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A group(P<0.05).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of B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 group(P<0.05).Conclusion:Active treatment in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lower limb trauma is conducive to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Lower limb trauma;Deep vein thrombosi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3.16

猜你喜欢

病症患肢骨科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青春期病症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