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和泰国部分热带家蚕种质资源的性状调查与利用初报

2017-06-15肖阳叶明强李庆荣邢东旭杨琼

中国蚕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蚕业家蚕种质

肖阳 叶明强 李庆荣 邢东旭 杨琼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

越南和泰国部分热带家蚕种质资源的性状调查与利用初报

肖阳 叶明强 李庆荣 邢东旭 杨琼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积极与东南亚重要蚕业国家开展务实合作,分别在泰国和越南建立合作示范基地,开展了热带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引进的热带家蚕种质资源进行家蚕新品种选育的合作研发。对引进的热带家蚕种质资源的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引进的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创制的基础材料初步选育成适合东南亚地区热带气候条件的优质抗性家蚕新品种九抗·九化×研石·石7以及抗高温多湿家蚕新品种丰9N·九化×湘AT·研7T,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有关单位与东南亚国家进一步开展家蚕品种选育合作提供了借鉴。

蚕桑产业;家蚕种质资源;抗高温多湿;家蚕品种选育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省,北接江西省、湖南省,西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09'~25°31'和东经109°45'~117°20'之间,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500 h~2 300 h,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 200~5 400 MJ/m2,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745.8 h[1]。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地理位置相近且气候相似,桑叶条件和饲育环境也与之相差不大,全年高温多湿时间长,养蚕批次多。近年来,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简称广东所)与泰国、越南等国家开展了蚕桑种质资源交流、蚕桑品种选育、示范基地建设和蚕桑生产技术培训等合作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如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家蚕新品种粤蚕黄茧1号[2],就是广东所利用从泰国引进的天然彩色茧种质资源泰圆和泰黄与广东省实用基础蚕品种进行杂交而育成的。本文介绍了广东所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家蚕种质资源交流概况和利用引进的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开展适合东南亚国家的家蚕品种选育情况,为今后广东省和我国与东南亚国家进一步合作开展实用家蚕品种选育研究提供依据。

1 引进的热带家蚕种质资源的性状

东南亚蚕业国家保存着一定数量的地方家蚕种质资源,虽然这些地方家蚕品种的经济性状较差,但由于它们长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饲养,因此均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力。目前广东所已从热带、亚热带地区引进了家蚕种质资源15份,既丰富了广东所的热带、亚热带的特色家蚕种质资源,又为开展抗性家蚕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的素材。

1.1 引进的越南家蚕种质资源的性状

2014年以来广东所共从越南收集引进了家蚕种质资源5份,其中3份为多化性金黄色茧种质资源,2份为二化性白茧抗性种质资源。广东所于2016年春季在广东蚕桑种质资源库对引进的3份金黄色茧种质资源进行了饲育继代调查,结果表明,引进的3份金黄色茧种质资源的发育经过比徊洲种等广东省多化性种质资源的全龄经过长1~2 d,全茧量在0.8~0.9 g之间,茧层率在12%左右,虫蛹统一生命率均在96%以上(表1)。

表1 引进的3份越南家蚕金黄色茧种质资源的性状

1.2 引进的泰国家蚕种质资源的性状

2011年以来,广东所从泰国收集引进了家蚕种质资源10份,均为金黄色茧种质资源,其中6份为多化性家蚕种质资源、4份为二化性家蚕种质资源。广东所于2016年春季在广东蚕桑种质资源库对从泰国引进的5份家蚕种质资源进行饲育继代调查,结果表明:从泰国引进的多化性家蚕种质资源的发育经过比从越南引进的家蚕种质资源略短,家蚕眠起整齐,食桑快;从泰国引进的多化性家蚕种质资源的全茧量和茧层量均比从越南引进的家蚕种质资源高,与徊洲种等广东省多化性家蚕种质资源相近;从泰国引进的多化性家蚕种质资源比从越南引进的家蚕种质资源强健好养,虫蛹统一生命率略高(表2),其中泰8在产卵后出现滞育卵和非滞育卵分离的现象(非滞育卵比例在35%左右),该品种在泰国饲养时也存在滞育卵和非滞育卵分离的现象。

表2 引进的5份泰国家蚕种质资源的性状

2 适合东南亚国家的家蚕品种选育

2.1 适合东南亚国家饲养的家蚕品种选育的目标

东南亚地区夏季平均气温36~38℃,相对湿度90%~95%有时甚至高达100%,恶劣的饲养环境对普通优质丝家蚕品种的生长发育不利。在广东所与越南和泰国开展合作之前,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主要蚕业国家的家蚕品种选育主要集中在多化性黄茧土种,或者采用白茧品种与黄茧品种杂交的形式生产黄茧品种。这些黄茧品种虽然对热带气候环境适应性强,但是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盒种产茧量均较低,丝质较差,只能缫制低品位生丝。与中国的品种相比,生产效率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这些国家的蚕桑科研单位,如越南蚕桑研究中心、泰国呵叻府蚕业研究所等都在积极开展高抗性的二化性白茧家蚕品种的选育工作。广东省气候湿热,雨季长,养蚕过程中容易滋生多种家蚕病害,多年来生产上应用的都是抗性强而产茧量和茧丝质稍显逊色的家蚕品种。因此随着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不断深入,广东所也开始着手选育适应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湿热气候特点,抗性强,产茧量、茧丝质比原有当家蚕品种有所提升的二化性白茧家蚕新品种。

2.2 适合东南亚国家饲养的优质抗性家蚕品种的选育

将前期利用引进的热带家蚕种质资源进行初步筛选获得的具有抗逆性较强、茧质优良的中系材料九抗、九化和日系材料研石、石7,组配成九抗·九化和研石·石7等2对双交原种,再将它们进行杂交获得四元杂交新品种九抗·九化×研石·石7。以广东蚕区当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对该品种进行室内比较饲养试验。从表3试验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九抗·九化×研石·石7的生命力与对照蚕品种两广二号相仿,全茧量和茧层率分别比对照蚕品种两广二号提高了3.30%和0.58个百分点,万蚕收茧量提高了3.77%。将蚕茧送佛山市南海丝厂有限公司进行丝质检测,结果表明,九抗·九化×研石·石7蚕茧的茧丝长、解舒丝长和解舒率分别比对照蚕品种两广二号提高了6.08%、12.03%和3.95个百分点,茧丝纤度适中,洁净比对照蚕品种两广二号提高了0.5分,清洁和对照蚕品种两广二号相同(表4)。根据室内比较试验结果,我们认为该品种的饲育成绩和丝质成绩均达到了预定的选育目标,下一步可根据合作计划进程在广东蚕区和东南亚蚕区开展该品种的试养。

表3 九抗·九化×研石·石7的饲育成绩

表4 九抗·九化×研石·石7的丝质成绩

2.3 适合东南亚国家饲养的抗高温多湿家蚕品种的选育

以提高对高温多湿的抗性为育种目标,利用广东所前期通过累代病原添食和累代环境胁迫创制的抗性种质资源,组配成新品种丰9N·九化×湘AT·研7T,其中丰9N是中系品种丰9的抗BmNPV品系,研7T、湘AT分别为日系品种研7和湘A的抗湿新品系。以广东蚕区当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对新品种丰9N·九化×湘AT·研7T在高温多湿的5—6月份进行室内比较饲养试验。从丰9N·九化×湘AT·研7T的饲育成绩(表5)可以看出,丰9N·九化×湘AT·研7T的幼虫生命率比两广二号略高(高0.19个

品种交配5龄经过/全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幼虫生命率/死笼率/虫蛹统一万蚕收茧量/形式d∶hd∶hgg%%%生命率/%kg正交6∶0421∶041.6380.33120.2399.361.1598.2216.475丰9N·九化×反交6∶0721∶051.6520.33820.4599.151.3897.8016.703湘AT·研7T 平均6∶0621∶051.6450.33520.1999.261.2798.0116.589正交6∶0421∶041.5940.32220.1799.200.9198.3016.190两广二号反交6∶0421∶041.5860.31619.9298.941.9797.0215.584平均6∶0421∶041.5900.31920.0599.071.4497.6615.887指数/%103.46105.02100.70100.1988.19100.36104.42

表5丰9N·九化×湘AT·研7T的饲育成绩百分点),虫蛹统一生命率达到98.01%,比两广二号高0.35个百分点;全茧量比两广二号高3.46%,茧层率与之相仿,万蚕收茧量16.589 kg,比两广二号高4.42%。将蚕茧送佛山市南海丝厂有限公司进行丝质检测,结果表明,丰9N·九化×湘AT·研7T的茧丝长、解舒丝长和解舒率均比两广二号有所提高,分别提高3.44%、4.61%和0.82个百分点,茧丝纤度适中,丝质性状优良(表6)。

表6 丰9N·九化×湘AT·研7T的丝质成绩

3 小结与讨论

广东所收集引进的东南亚地区的家蚕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彩色茧种质资源和抗性种质资源,一方面充实了广东省的家蚕种质资源库;另一方面,应用收集引进的家蚕种质资源依据不同的育种目标,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将其优良性状导入广东省的实用品种或素材中,育成了不同类型的家蚕新品种。2014年广东所与泰国诗丽吉皇后蚕业司合作开展抗性家蚕品种选育,经组配选育获得了3个适合泰国饲养的多化×二化新杂交品种[3]。

在对从泰国收集引进的家蚕种质资源进行饲育调查时发现,泰8在产卵后出现滞育卵和非滞育卵分离的现象,非滞育卵的比例较高(35%左右)。该品种在泰国饲养时也存在滞育卵和非滞育卵分离的现象,推测应为泰8的固有性状。针对此问题,我们按照滞育性状的不同将它分为泰8-生和泰8-黑2个品系,分别按照多化性品种和二化性品种的保存方法对其进行冷藏保存和出库催青,其中非滞育卵(泰8-生)不经过浸酸直接催青,滞育卵(泰8-黑)经浸酸后催青。在后来的饲养过程中,泰8-黑在某些蚕期仍会出现少量的非滞育卵,在蚕种保存时将这些非滞育卵淘汰,以滞育卵保种继代,而泰8-生则未出现滞育卵。据初步调查,泰8-黑与泰8-生相比,茧层率略高(高1.58个百分点),但虫蛹统一生命率偏低(低4.2%)。泰8-黑虫蛹统一生命率的下降是否与其化性相关还需要采集多批次饲养数据加以分析。

广东省与东南亚蚕业国家气候相似,养蚕期间高温多湿时间长,全年养蚕批次多,桑叶单位面积产量高,对强健好养、抗逆性高的家蚕品种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4]。因此,在家蚕品种选育方面,广东所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重点已逐渐转到二化抗性白茧蚕品种的选育上。本文介绍的2个四元杂交品种的饲育成绩和丝质成绩均达到了预定的选育目标,可作为下一步进一步开展合作研究的候选品种。这2个杂交品种使用的基础材料均为广东省的家蚕种质资源,今后可继续考虑将东南亚强健抗高温多湿基础材料的优良性状导入广东省的实用家蚕品种或素材中,开展强健抗高温多湿实用家蚕新品种的选育研究。通过解决强健抗性与经济性状之间的矛盾,育成能适应广东省与东南亚蚕业国家气候环境特点的家蚕新品种,达到有效减少蚕病发生,提高蚕业整体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广东省与东南亚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目的。

[1]佚名.广东省[EB/OL].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 2671265-2820914.html.

[2]吴福泉,肖阳,罗国庆,等.家蚕新品种粤彩茧1号(泰圆·泰黄× 7532·湘晖)选育初报[J].广东蚕业,2011,45(3):23-27.

[3]肖阳,杨琼,刘新涛,等.三个多化与二化杂交种的选育及泰国试养成绩调查[J].广东蚕业,2014,48(3):21-25.

[4]肖阳,唐翠明,邢东旭,等.越南出访纪实[J].广东蚕业,2015,49(3):43-44.

S882.1

C

1007-0982(2017)02-0057-04

10.16839/j.cnki.zgcy.2017.02.011

2016-12-26;接受日期:2017-04-12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编号2016YFE0117500);广东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15A050502035、2014A030304042)。

信息:肖阳(1982—),女,湖南长沙,硕士,助理研究员。Tel:020-87236336,E-mail:xiaoyang1209@163.com

信息:杨琼(1970—),女,硕士,研究员。E-mail:serilover@126.com

猜你喜欢

蚕业家蚕种质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