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17-06-15张海金福建省平和县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编辑王雯慧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平和县青枣蜜柚

文|张海金 福建省平和县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编辑|王雯慧

平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文|张海金 福建省平和县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编辑|王雯慧

平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引进和开发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并对外进行示范推广,以琯溪蜜柚、白芽奇兰和台湾青枣为三大主导产业,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说起“平和”这个地名,也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但说起琯溪蜜柚,几乎无人不知。琯溪蜜柚正是产于福建省平和县,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列为朝廷贡品。

古话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平和曾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琯溪蜜柚的生产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力量再一次让平和琯溪蜜柚这颗“太阳果”持续辉煌之路。

近几年来,福建省平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更是将琯溪蜜柚、白芽奇兰和台湾青枣为三大主导产业,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创业增收,致力于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世界现代蜜柚产业基地。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平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以福建省平和农民创业园为建设基础,设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总面积55万亩。园区建设以来,围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将重投入、搭平台、拓项目作为主要模式,积极发展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的联合协作,打造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截至目前,9个园区科技研发总投入5.62亿元,新建科技研发平台63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22个。承担科技计划项目355项,其中国家级36项,省级104项。

柚园

三年来,通过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搭建和重点科技项目实施,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取得一系列研发成果。至2016年底,9个园区保存农作物优良种质资源数量2020种,引进或自主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系)61个,研发新技术153项、新产品258个、新装备76台(件),获得授权的各类专利数1041件,其中发明专利87件。制定实施各类标准29项,发表各类科技论文137篇,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28项。

加大农业创新创业服务力度

针对园区中小企业面广量大,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强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是促进园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目前,园区建有总规模达39276平方米的创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开发等公共技术支持服务,解决共性技术难题。截止2017年,已扶持园区中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孵化企业数量163家,孵化企业开发产品数量669个。

为了构建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各园区吸引入驻科技特派员团队15家,活跃在园区生产一线的科技特派员397人,其中国家和省级科技特派员98人;并鼓励特技特派员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饲料、新肥料、新农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六新”技术,带领农民在产业链的关键节点进行创新创业示范,将资金、信息、管理等各种关键生产要素聚集并融入到农业生产和园区发展中。截止2016年年底,通过科技特派员引进推广新品种(系)364个、新技术137项、新产品252个、新装备85台(件)。

做强做大地方优势产业

园区围绕各自的优势主导产业聚集企业,并启动企业培育成长工程,横向增强配套力,纵向延伸产业链,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园区企业聚集,提高园区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引进、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163家,园区企业聚集度(入园涉农企业总数/园区所在地涉农企业总数×100%)均值约为43.21%,其中泉州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企业聚集度甚至高达80.64%;园区企业发展潜力(园区企业产值增长率/园区所在地企业平均产值增长率)均值约为3.21。

三大主导产业成为园区的靓丽名片

推进蜜柚产业转型升级

平和琯溪蜜柚是福建省著名的地方传统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园区全力推进科技园蜜柚产业的提质增效工作,按照“强一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促进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做好特色优势蜜柚产业、蜜柚精深加工产业和休闲观光产业,为科技园提供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到2016年科技园琯溪蜜柚总面积已经控制在23万亩以内,不再扩大种植面积;琯溪蜜柚总产量达到42万吨以上,商品率96%以上,优质率85%以上,柚果质量100%符合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出口欧盟质量安全控制标准。

目前,平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柚类生产基地县和出口基地县,全县蜜柚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超100万吨,产值46亿元,涉柚产值超百亿元,创下全国县级柚类品牌、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市场份额、出口量、品种、柚企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等八个全国第一。园区承担的“红肉蜜柚栽培配套技术研究示范及产业化”、“红蜜柚良种苗木繁育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琯溪蜜柚罐头生产新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已通过验收。

台湾青枣标准化种植区

平和县从2002年开始引进‘脆蜜’‘中青’和‘大叶枣’等台湾青枣新品种种植,至今已有14年的种植经验,年产量6000万斤,年产值1.2亿元,已成为农民新的致富亮点。平和县已成为两岸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目前,园区已建立3个台湾青枣标准果园,通过对台湾青枣的种植栽培,总结出了台湾青枣新品种丰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最佳施肥方案、回缩修剪处理方案、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采用日光灯照射的方法等。

平和县台湾青枣引进项目已经成为闽台农业合作的一个典范,平和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对进一步加强和扩大闽台农业合作,以及推动平和县现代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科技为“白芽奇兰”茶产业注入新活力

白芽奇兰茶和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一样,是福建名茶,构成福建茶叶“三足鼎立”格局,也是漳州茶的当家品种。

为了提高白芽奇兰的品质,园区实施一系列白芽奇兰茶园标准化改造提升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确保茶叶原料和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开展低产茶园改植换种,推广国家级、省级茶树优良品种,实现茶树品种多样化;推广商品有机肥,实行配方施肥,促进茶园土壤改良,提高茶叶的品质和质量;推广茶树生态栽培、伏季休茶等新型茶树栽培新模式等等。

同时园区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白芽奇兰加工新技术新工艺项目。其中,福建省星火项目“白芽奇兰茶有机栽培及产品出口精制加工技术研究”总结了一套系统的白芽奇兰有机栽培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形成一套白芽奇兰茶出口精制加工工艺指标参数,提高了白芽奇兰茶品质,为扩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对加快白芽奇兰优良品种推广及白芽奇兰茶出口具有实际意义。“白芽奇兰红茶制作工艺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针对白芽奇兰特性,将台湾晾青房萎凋技术在白芽奇兰红茶萎凋中的应用,开展白芽奇兰红茶制作工艺系统技术集成及中试,开发出一种以白芽奇兰茶青为原料,经纯手工精制而成的顶级红茶——“晨晖红”,在平和县大协关茶叶实验场试制成功,丰富了白芽奇兰成品品种,也宣告平和白芽奇兰只能制作乌龙茶历史的结束,为平和县的茶农茶商找到一条新财道。农业园区平台建设子项目“柚香奇兰茶新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采用柚香奇兰茶窨制法新工艺,引进先进的花茶制茶技术,采用温度、湿度自动调节技术精制焙制,淘汰原来的传统制茶工艺,如薪炭、电热干燥等工艺,用半发酵奇兰茶与鲜柚花制作柚香奇兰茶。建设标准化清洁化柚香白芽奇兰茶生产线,做到无污染、零排放,推广制作柚香白芽奇兰精品茶。

目前,平和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2.5万亩,茶农1万多人,涉茶人员10万人以上,年产成品茶1.2万吨,产值超过20亿元,年出口380吨。2015年,白芽奇兰茶顺利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现场评定,也成为全国首个通过该评定的乌龙茶品种,为乌龙茶撑起“生态保护伞”。平和县名峰山白芽奇兰茶基地成为10个“全国生态茶园示范基地”之一。

促进农民增收科技扶贫成效显著

近年来,园区主动承接省直部门、闽侯等单位帮扶,落实帮扶资金45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1个。扎实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3749人、1488户,建成2个省级百户集中安置区和2个市级重点安置区。建立扶贫小额借贷担保基金。本轮驻村以来共实施项目413个,投入资金1.52亿元,建成一批路、水、电等民生项目。

科技精准扶贫的模式创新

园区实施福建省科技厅扶贫项目“平和县芦溪镇科技扶贫综合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平和县芦溪镇实施。三年来累计增加村财收入192.7万元,实施农村道路硬化41公里,安装乡村路灯300多盏,建设安全饮用水工程18处,添置学校电脑、书籍、体育设施等200多台套,治理地灾户48户,帮扶困难群众562户,实现336人脱贫,取得良好的科技精准扶贫效果。项目经费通过投资蜜柚采后处理大棚、铁皮石斛种植、生猪养殖、水电站、矿产开发等项目,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实现村财增收、村容村貌改善和村民脱贫,创新了科技精准扶贫的模式。

园区引进各级科技特派员52人,实施了各级科技项目19项,获得各项经费300多万元,培训500多人次,带动园区相关产业发展。其中,第一批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福建省亚热带园艺植物研究中心主任王少峰研究员,对接平和县润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多次深入合作社及蜜柚基地,成立蜜柚欧盟标准服务小组,建立示范点,并对接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建立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专题“花果主要病虫害检测及生态调控产品研制与示范”蜜柚示范基地,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合作社蜜柚安全标准水平,经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农残检测,示范点蜜柚检测结果符合欧盟标准。

漳州市蓝火科技特派员集美大学蔡慧农教授对接福建省国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双方产学研合作的“柚苷酶的发酵生产及蜜柚整果综合深加工技术”项目获得2014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评为第十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高校优秀参展项目。

为响应国家“科技三下乡”、“科技扶贫”的政策号召,福建省热带作物研究所李发林副所长等专家到安厚镇对双马、下新楼、顶楼三个贫困村开展农业科普培训,专家们就蜜柚的有效施肥、病虫害防治和辣木功效及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将种植蜜柚的最新实用技术传授给参会者,发放宣传小册子、土壤酸碱精密试纸等共500多份。通过培训,农户们对辣木这一具有较高营养和经济价值的植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既增长了见识,又拓宽了思路。

猜你喜欢

平和县青枣蜜柚
火田青枣:带动果农增收
云南省勐养镇青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柚”一年老家的味道
平和县红肉蜜柚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平和蜜柚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丰富
平和县森林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第一次包蜜柚
青枣
平和县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