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试验田”
——贵州深入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2017-06-15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杨 刚
深耕“试验田”
——贵州深入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杨 刚
贵州把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千方百计在数据集聚、数据应用、数据引领上抢先机、谋突围、作贡献。
5月26日至29日,贵州将迎来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本届数博会将举办55个分论坛。届时,来自全球的业内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将齐聚贵州,论道大数据。
5月5日起,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幕和路透社大楼11块联屏,反复播放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宣传片,向全球展示贵州在大数据方面的成就。
8周时间,12块大屏幕,4320次播放,2160个小时……在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即将在贵阳召开之际,贵州大数据刷屏“世界十字路口”,不断传递实力,彰显自信。
抢先机、谋突围,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正当时。
集聚:产业转移后发先行
4月26日,安顺市在深圳举行的大数据智能终端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签约24个项目,获企业投资118.3亿元。
随着贵广高铁的开通,珠三角地区和地处大西南地区的贵州交往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紧密。目前,已有多家来自珠三角的手机智能终端企业在安顺投资建厂,建立制造加工基地。
早在2015年,深圳几米科技就已瞄准遵义新蒲经济开发区,开始了公司“西迁”之旅。“2015年9月签约,11月投产,生产线从最初的两条增到四条,员工从100多人到300多人,每月生产手机主板300万片,2016年实现产值5亿元。”几米科技总经理乔石尝到了“甜头”,正盘算着把深圳总部剩下的八条生产线和研发基地全部搬到遵义。
几米科技的战略转移是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贵州大数据智能终端产业在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和贵安新区“多点开花”,以富士康、以晴集团、财富之舟、百纳威等国内较大规模的智能终端生产集团为代表,贵州聚焦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无人机、电子元器件等多种产业业态。
从空白到集聚,贵州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快速崛起:2016年,手机产量全国第4位,电脑和电视产量全国第10位。
此外,贵州深入挖掘大数据应用价值,培育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
服务外包方面,贵阳、遵义已建设服务外包呼叫中心共计20万座席,其他市州也在积极建设。贵阳为打造“全球呼叫·贵州服务”产业发展品牌,先后引进当当网、聚盟科技等上百家知名企业落地,建设14个3000席规模以上的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基地和园区。
智慧物流方面,本土企业“货车帮”称得上中国数字物流的“火车头”,“货车帮”现拥有230万中长途货车会员,35万家物流公司会员,每天发布货源信息超过500万条。2016年,“货车帮”为社会节省燃油615亿元,减少碳排放3300万吨。
今年,贵州把数字经济列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形成新供给、培育新动能。尤其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力争全年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实现行业增速领衔全省。
融通:数据共享服务民生
每天上午,兴义市木贾街道枫塘村第一书记刘佰武都会打开“党建扶贫云”APP,在考勤签到栏点击签到。在刘佰武的个人用户界面,看到待办事项显示为零,他又点击当日台账,开始规划当天的工作。
在黔西南州,像刘佰武一样每天使用“党建扶贫云”APP的各级党员干部有41000余人。平台集成了“五人小组”“易地扶贫搬迁”“乡村倍增计划”“督查督办”“民意调查”“民生监督”六大模块,主要为基层干部的扶贫工作提供信息化应用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数据参考辅助决策。
铜仁市则依托成熟的电商环境,融合大数据与大扶贫,推出了服务教育局、学校和供应商的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综合服务平台。
广交“朋友”,贵州大数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图为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正在播放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宣传片。(贵州图片库供图)
“平台涉及铜仁1700余所学校,覆盖用餐学生40多万人。”负责该平台研发的贵州山久长青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伶说,通过该平台,学生营养餐食材采购、生产基地、检疫、加工、出库、物流配送、资金等都能实现可视化追溯管理,同时,系统还可以自动采购,自动生成台账。平台上线以来,带动农村合作社及种养大户156家,孵化农业企业种养大户500多家,带动2万余人就业,线上交易额近10亿元。
智慧党建、智慧电商、智慧教育……已成为贵州各地干部群众聊天时的“高频词”。从尝试、摸索到完善、成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与“智慧”血脉相连。
省级层面,“云上贵州”APP平台4月11日上线运行,群众可通过该平台轻松获取全省各级政府及部门提供的24小时在线政务和民生服务;“贵医云”在全省1000余家药店安装了可视化远程服务终端,完成线上健康咨询服务11667260次。
市县层面,黔东南州凯里市“智慧旅游云”多点结合,为政府、涉旅企业和游客提供多维度、一体化、一站式服务;毕节市织金县人民法院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建立了阳光透明,促进司法公正的“智慧法院”。
下一步,贵州将积极开展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梳理,打通各类政务数据壁垒,推动政府部门之间数据的整合、共享、交换和应用,将“云上贵州”共享交换平台统筹接入国家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同构建国家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保障:构建大数据生态圈
回顾“2016数博会”,成绩斐然,鼓舞人心:超过300家大数据企业带来1000余项全球最新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参展观众逾9万人,先后有国家领导、互联网“大咖”以及专家学者到场观摩。
深耕“试验田”,贵州深入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依托产业“土壤”和数据“营养”,正形成大数据产业化、生态化、系统化、可持续化和示范性、引领性的“大数据+生态”系统。
2016年1月,贵州率先颁布全国首个大数据地方法规,以立法引领和保障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今年2月,贵州设立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明确大数据发展管理职能。为进一步提升贵州省大数据安全的能力和水平,“护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今年3月,贵州省还成立了大数据安全领导小组。
值得关注的是,贵阳经开区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联合共建的贵阳大数据安全产业园,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建成大数据安全产业示范基地。产业要素聚集,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通,贵阳经开区正打造立足贵阳、服务全国的大数据安全产业高地。
与沿海城市不同,行业人才缺乏是贵州发展大数据的“痛点”。为满足大数据人才需求,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院校相继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铜仁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大数据学院。依托高校科研技术和人才,各地陆续建设了创客广场、创客空间、大数据孵化园等。
国际合作方面,美国高通公司在贵州设立中国投资总部,研发面向中国市场的ARM架构高性能服务器芯片;戴尔与贵州共建云联合实验室,搭建混合企业云;惠普在贵州生产服务器,涉足智慧医疗、智慧农业领域;微软与贵州共建“块数据”实验室;江山集团、剑桥基金准备与贵阳合作建“中英大数据港”……
广交“朋友”,贵州依托不断蓬勃兴起的智能终端产业,不断深入应用融合的智慧平台,不断完善大数据发展环境,正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大数据发展生态圈。
(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