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了那么多网络文章,你都不知道怎么活了吧

2017-06-15韩大爷的杂货铺

中国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人品文字题目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看了那么多网络文章,你都不知道怎么活了吧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话说得有点太狠了

昨天下午把昨天的文章发布以后,心里就有点儿后悔了。怎么呢?话说得有点太狠了。

尽管很多读者朋友表示喜欢,觉得那是逆耳忠言,当头棒喝,但我仍有点不是滋味,更多的是怕。

现在在网络上写东西,因为是签约作者,加上读者朋友们的抬举,我的文字动辄就会出现在首页热门区。每篇文章,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看,都有成百上千人在点赞,有时有的读者文字还没读完,一看是我写的,咔嚓,在评论区写了句“超喜欢”。

问题就出在这。

因为大多数时候,输出一些信息,表达一些观点,为了能够扭转思维和观念,会发力得猛些:就像一根棍子太向左偏了,我想给它竖直,就会不自觉地拼命向右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矫枉过正。

这本身倒没什么,因为涉及观点,总不能面面俱到,有时为了强调一方面,那一方面就必须得削得特别尖,否则,不扎心。

如果我总说些“既要……又要……”的标准话,不光毫无意义,读者也会误以为我在打太极,和稀泥。但我仍有点瞎操心,仍有点怕,这种担忧在一件小事发生后,让我觉得是有意义的。

一次我写了一篇言语犀利的文章,引发很大共鸣,反响也很好。晚上正洋洋自得地反复品鉴时,后台一位读者给我发私信。他语气稚嫩,最后说出了自己“中学生”的身份,我猛地一惊,原来还有孩子在读我写的东西。

那个孩子许是受到了文章的感染,又联想到生活中一些不快乐的经历,言语间竟充满着愤恨与戾气,仿佛是从我这里看到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时刻准备着与全世界为敌。

可他还是个孩子,还是个中学都没念完的学生,还在青春期。在那样一个年纪,听了一些成年人的只言片语,就打牢抑或是颠覆了心里对某件事甚至是某一大片事、某一船人的看法,这是一件细思恐极的事情。

我并没有自恋地觉得,我影响力有多么不可一世,我也并不觉得,我打个喷嚏都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但这本就是“不能错杀一个”的事,但凡有那么一个读者,因为看了我的某篇文章某一段的某一句,而误以为这是在给自己的某个行为加油鼓劲,或是觉得挨了一盆冷水,进而做出了一些并不适合自己的改变,就算大多数人为我叫好,我心里这个坎儿,还是过不去。

我把这个担忧跟朋友讲,朋友说:你没必要想那么多嘛,你看,你又希望读者接受你的观点和提醒,又怕他们盲目听信,哪能十全十美呢。

可我就是担心,哪怕是有一个人被误导,都算是罪孽。

一方面,以后我落笔时会尽量当心;另一方面,如果你读到这里,无论您多大年龄,千万要记得这句话:我写下的每一句,都请辩证理性地看,要考虑适用度,要结合具体实际。

你要提防这样的文字以及背后的情绪

不光我写的文字,别人写的文字,哪怕是名家大师写下的文字,我也都提醒你跳出来看。一方面能培养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老生常谈的话了,你也懂。

另一方面啊,你看,我写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指向自己”型的,基本都是跟自我提升有关,或者是调节自我心态的内容,矛盾的发生与解决都控制在“自己”那里,这样还好点,这样自己吸收自己消化,影响范围可控。

所以你知道,我的文章并不会引起大量转发,因为没有转发的必要,我自己哪里出问题了,看看这些文字,调整调整,知道了,得到了,就可以了。像是一篇《努力奋斗过程中,常会掉进的三个陷阱》,这样的文章,您自己读完,点个喜欢,最多是收藏起来,不会转发到朋友圈的,因为没啥可转发的,这都是“自己跟自己对话”的文章。

但网络上常会存在这样的文章,就是你吵架一时码不上的词儿,人家能帮你码上,帮你骂出来,给你提供了一个特别有劲的情绪武器。特征总结起来,就是自带社交币。如:《贱人,你如何如何如何》《什么什么什么最见人品》《上中下左右先生的对比》《有些人呀,做的有些事可真是恶心》……

这些文字都不是为了给读者看的,而是为了让读者转发一下,给某个特定的人看的,那个人可能是你生活里遇到的某个小人,甚至是正闹矛盾的同学、朋友、同事、伴侣、老板、甚至还有……家人。

我更要提醒你提防这样的文字,以及背后的情绪。我倒不是说谁在搞阴谋,掌控你的喜怒哀乐,没那么邪乎,我只是想稍稍提个醒:这样的文章转发起来,一时间是挺爽的,但最好转发一下后就删掉,别长时间留在你的朋友圈里。

因为现在人都比较敏感,喜欢对号入座,有时你说的是某个贱人,结果你一朋友看见了,以为你说的是她;另外,这些文字用语都比较极端,你转发后别人很容易也连带着把你也看成一个思想极端,情绪化很严重的人。说实话,不太好。

但最后,我把这个题目删了

比这一切都更加重要的是:你如果长时间沉迷于这些网络文字,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本来好好的生活都会被搅乱套了。

就拿《什么什么什么最见人品》这种文章来说吧,因为之前有成功的传播案例,网络作者起标题的时候就抢着用,于是到后来,我隔三差五就能被这种道德棍棒刷屏。

这也见人品,那也见人品,吃饭睡觉打嗝放屁都见人品,放屁的声是扬声还是降调都得见人品。

读大学时与室友讨论:你说,要是把全人类的知识精华,写过的书,都在一秒钟全部灌进一个人的脑子里,他会怎么样?

我们左右设想了各种可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那个人会安静下来,而且是一段长久的安静。

现在如果再假想一下:如果把当前所有的网络文字,同样用一秒钟,全部灌进一个人的脑子里,他会怎么样呢?

他不会安静,他会无比焦虑和狂躁,他甚至不知道怎么活才是对的了,他的天空只留存了一行字:我好像,怎么着都不行……

是啊,毕竟,活着见人品。

今天上午,正准备写今天的文章,在电脑上敲下来这样一行题目《都怪我心太软,才让你一直蹬鼻子上脸》,嗯,这个题目可以的。

只要塞几个好人受委屈的桥段,再加上几个金句,特别容易引起大家的转发。因为谁都有心情不顺的时候,生活中磕磕碰碰也不可避免,谁都想用这样一篇文字来做武器,指着朋友圈里某人的鼻子说:看见了吧!我说的就是你!

但最后,我把这个题目删了。

责任编辑:董铁莹

猜你喜欢

人品文字题目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关于题目的要求
诗品出于人品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吃饭见人品
测你的人品还剩多少?
分手最见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