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2017-06-14孙成超

报刊荟萃(上) 2017年5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重要意义高中政治

孙成超

摘要:政治作为一门思想教育课程,对于学生人生道路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该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此课程是提高学生公民意识的主渠道。对此,在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与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这既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又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本文笔者以此为论述中心,以期对高中政治老师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政治;培养;公民意识;重要意义;途径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政治作为一门思想教育课程,要在各教学环节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鉴于此,高中政治教学中有得天独厚的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利条件,政治课程中有较多的人文性内容,都具有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作用,因而,政治课程教育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最佳途径。

一、当前我国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情况分析

现代的高中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蜜罐中,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因而,这样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会出现大量的问题,尤为突出的就是高中生们的公民意识非常薄弱,比如:学生会形成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有的学生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有的学生从小就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习惯,没有爱护社会资源的意识;有的学生总是有打架斗殴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而高中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学生能否健康、正确的发展,取决于学校的教育,因而,政治老师作为思想教育者,有责任、义务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环节,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公民意识,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意义

1.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与责任

新课改之后,从“政治常識”到“政治生活”的教学内容来看,直接突出了一个关键点,增加了较多公民意识培养的相关信息。政治常态突出知识论证的科学性,而政治生活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简言之就是对学生生活的正确指导。此两者课程的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政治学习在生活中的价值,能让学生意识到关心国家与社会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是自己的权利,从而增强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养成关心国家、社会的习惯。

2.有利于学生的顺利发展

近些年,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的高考内容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其考题也突出了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政治学习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及价值性,从而在取得高成绩时,也能获得正确的思想及价值观,这对于学生的顺利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3.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必须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承担社会责任,既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也追求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然而我国现实的情况是:部分市场主体讲利不讲义,讲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自我凌驾于法律之上,完全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形象。例如“三鹿”奶粉等恶性事件的频发,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公民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分析

1.深入研究教材,实施生活化教学

教材是老师教学的依据,老师在组织教学之前,必须要深入的研究教材,将其中生活化的素材挖掘出来,这样才能将生活化内容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起来,用实际的生活化例子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与公民意识相关的知识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用故事导入反面的例子:“小明的爸爸妈妈是普通农民,每月的收入只有几千块钱,而小明却非要让爸爸妈妈花7000块钱给他买苹果7手机。”设问,小明这样的做法正确吗?然后结合课内的理论授课,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不能进行盲目的攀比,不能进行畸形的消费,体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的品质。”

2.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学生公民意识都否坚定的形成,并不能只依靠于情感认同阶段,必须要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才能够真正的形成坚定的公民意识。因而,在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设计探究活动,创造多元化的情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样在实践中形成的公民意识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比如在学习《民主管理》这节课内容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选举政治学习委员的活动,让每个学生作为公民都参与其中,并明确自己手中选举权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政治知识中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及权利意识,从而公正投出自己手中的一票。这样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将公民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3.老师要发挥好自身的榜样作用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鉴于此,老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自己需具有正确的公民意识,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学生,如果老师在带领学生做活动时,能及时将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中,久而久之学生必定会受到感染,会养成良好的道德公民意识,从而积极的去美化校园、美化家庭与美化社会,真正的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全体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老师,首先,必须深入的研究教材,将教材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容挖掘出来,将其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其次,要多开展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最后要发挥好自身的榜样作用,将公民意识的培养走向生活与社会。这样通过多角度的不断培养,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重要意义高中政治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