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中心目标、时代要求与精神核心

2017-06-14刘宝堂

报刊荟萃(上) 2017年5期

刘宝堂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审时度势,开创性地提出了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新观念、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思想。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网络发展的中心目标与精神核心。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对于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心目标;时代要求;精神核心;习近平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揭示信息网络时代网络安全本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互联网和网络安全,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建设,注重发挥互联网的建设性作用,提出并阐释了重要的网络安全思想。新时期新形势下,将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作为基础,深入剖析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时代要求、中心目标与精神核心,能够对我国的网络安全进行更好地维护,进而对我国信息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一、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时代要求

互联网,作为技术范畴的存在物,一开始停留在研究的层面,在此之后被广泛的应用于商业领域,直到现在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对网络的依赖不断加深,网络俨然成为一个国家赖以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我国正处于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互联网时代与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这一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其也是必要的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国进行网络大国构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信息社会中,互联网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会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不断提升的生活和生产水平,使得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不断增长,也使其文化方面的需要越来越高。作为共享信息的最为快捷的媒介,网络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迅速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网络文化的衍生。而各种网络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进行满足。此外,我国网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参与政治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使得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在网络上发表观点,政府与网民之间的互动,能够使得网民敢于将自己的观点在网络上发表,提出自己的建议,还能够让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意见进行采纳,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就目前而言,网络已经在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渗透,在国家层面中网络所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作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我国正在朝着网络强国的方向发展,军事、文化、政治、经济的安全与网络安全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网络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问题习益成为一个“网络交织物”。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时代境遇下,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这一理论立足于国家安全的现实需求以及时代需要,其必将会对我国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起着指导作用。

二、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中心目标

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建设上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十分重要,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站在国内以及国际的形势上,构建我国成为网络强国。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习近平表示中国将会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數据战略,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真真切切享受到互联网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强国目标是其站在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实际情况之上,结合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对我国网络发展中的挑战以及问题进行解决的目标。

我国的网络发展虽潜力不可预估,但在建设网络领域方面仍然存在颇多问题。首先,我国普及和使用互联网的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截至2015年12月,从各地区内部的普及率看,东部地区为61%,中部地区为42.6%,西部地区为43.5%。与2007年东部地区为25.7%,中部地区为11.6%,西部地区为10.6%相比,各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虽有大幅度提升,但其差距也日益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会影响到互联网的普及率,区域互联网的普及率与其经济的发展程度成正比。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城镇网民占比73.1%,规模为5.19亿,较2015年底增加2571万人,增幅为5.2%。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在提升,规模也在扩大,但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其次,我国在互联网创新能力、信息资源共享、产业实力等方面还是相对落后、弱小,部分技术差距甚至有拉大的趋势,因此仍然需要对核心技术的创新和发明进行提升,转化科研成果变为实际的生产力。网络所具备的即时共享能够使得广大网民获益,但也会将巨大的威胁带给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以及网络文化安全。一些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的互联网技术优势,将网络变成对华渗透破坏的主渠道,在大肆输出西方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的同时,千方百计的诋毁、攻击我国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企图趁机搞乱中国。此外,近几年移动互联设备的蓬勃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互联网的限制,从而使得管控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网络中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网络空间,形成巨大的舆论场,进而影响到舆情工作。

最后,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据美国Akamai公司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平均网速4.5Mbps,中国互联网平均每个用户的带宽在全球排第72位。在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平均连接速度5.6Mbos同比增23%,平均峰值速度32.5Mbps,而“我国宽带平均下载速率在第二季度为6.1Mbps,第三季度为7.9Mbps,第四季度首次达到8.34Mbit/s”,这已能和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持平,处于全球中等地位,与美国、韩国、日本等网络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三、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精神核心

在国际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各个国家主体需要遵循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就是对国家利益进行维护。在围绕着网络安全这一方面,习近平在论述的过程中就对国家利益问题十分关注,其放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国的国家利益,将国家利益当做最高的原则对社会形势发展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部署战略,能够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推进,对网络安全进行维护,从而对国家的安全进行维护。所以,在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之中,其精神的核心就是国家利益,也是对这一理论建构中心思想,同时也是对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进行正确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础。

习近平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坚持,对网络安全进行正确的把握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国家利益观的观点中指出,国家的属性中包含了阶级属性,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国家利益的首要表现。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主人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所以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的利益就是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表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之中,习近平将出发点设置为国家的根本利益,其将这一观点在多次会议中进行了阐述。在相关的文件中,习近平表示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安全直接受到信息和网络的影响,这也是当今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挑战。网络是国家安全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网络安全进行维护,对民生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来说十分有利,并且对网络安全进行维护的根本目标是对国家利益进行维护,这也就是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的利益进行维护。

在一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就表达了“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就是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促进和对网络安全进行维护,对国家安全进行维护实质上也就是对国家利益进行保护”的观点。如果国家无法保障网络安全,就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全,进而损害国家利益。对网络建设进行推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进行民生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使得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所有人民都能够共享,这也是在对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行维护,在对我国国家利益进行维护。

站在网络安全的角度,习近平分析了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这两种国家利益。在将网络强国实现的过程中,最不能够缺少的就是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如果没有将这二者的利益处理好,就会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所以,需要将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的工作做好,对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从而使得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在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进行坚持的过程中,习近平还创造性的发展了这一利益观。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主权,这也是核心的国家利益的构成元素。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非常大,信息也变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流通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发展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这一形势进行分析之后,明白国家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就是国家掌握的信息量。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将国家利益作为基础和根本原则,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将“信息主权”的理念提了出来。虽然互联网的特征是全球化,但是所有国家需要做的都是保护自身的信息主权,防止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犯,即使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再快,也不能对其他国家的信息主权进行侵犯。在网络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构成要素就包括了信息主权。所以,我国需要在贯彻“信息主权”这一观念的基础上,将我国的网络安全利益维护好。与此同时,习近平在对我国国家利益进行坚持的前提下,站在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大形势之上,倡导在对国家间的互联网治理关系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站在国家战略角度,保证自身在国际社会互相信任、尊重的环境之上,将有效积极的国际合作建立起来,将合作、开放、安全、和平的网络空间构建起来,将透明、民主、多边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建立起来。在提出“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以及“信息主权”这两个概念之后,若想对我国互联网核心利益進行维护,就需要站在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实现。所以,习近平在对网络安全思想观点进行构建的时候是建立在国家利益这一精神核心的基础上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