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对比与启示

2017-06-14杨玉婷范贞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家庭教育

杨玉婷+范贞珍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保定 071028)

摘 要:中日是两个相似度很高却又绽放着不同文化光芒的国家。从两国家庭教育中的价值取向的异同切入,通过分析两国家庭教育的取向的异同,成因以及优缺点。以此来展示两国教育、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并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 价值取向 中日对比

随着各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事业作为一种开始最早、持续最久、受众面最广又最具有可塑性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本和中国的家庭教育对比是一个奇妙的存在,两国地理位置毗邻、文化背景相似、人种肤色相近甚至连服装都很接近。但是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却把中华文明和日本文明分别列入世界七大文明中。由此可见,中日之间家庭教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着重从两国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对比。[1]

一、中、日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异同及形成原因

1.相同点及原因

(1)注重伦理观念的培养

伦理观念在这里主要指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中日两国的家庭教育中对伦理观念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家庭成员之间有着明确的称呼和辈分关系,不可逾越。具体体现在就餐时长者就坐主座,谈话时小辈需使用敬语,男性多为一家之主等等。B)在社会或者集体生活中对上级和年长者要用尊称。在中国和日本都有类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语。C)在面对个人与国家利益时都选择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中国无数抗日英雄以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都体现的小我追随大我的价值取向。[2]

当然出现这种价值取向是与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离不开的。中国和日本都深受我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日本的和服、文字都深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体现在伦理价值观就是“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在日本武士道中变为“忠、义、勇、智、信”)。因此,由于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无形中就构成中、日相似的文化价值观。

(2)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日两国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古代两国的家庭教育基本都只注重教做人,而不注重教做事。而教育儿童学会做人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诵读经典”,通过诵读经典来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方式在现在两国家庭教育中屡见不鲜。例如,中国的家庭幼儿启蒙基本都是诵读《三字经》、《千字文》、《悯农》等开始的。而在日本教育名著《窗边的小豆豆》中小豆豆也从小开始接受日本绯句的熏陶,以及在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主人公小丸子的爷爷也经常给她讲日本茶道……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两国在进行家庭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比例也对两国人民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3)家庭教育任务主要由母亲承担

家庭教育的实施者的角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主要由母亲进行家庭教育的儿童性格温顺、情感细腻、更具有包容感;而由父亲进行家庭教育的孩子更加严谨认真,勇敢积极、独立性较强。在日本“全职妈妈”在妇女中占到了80%以上,甚至许多小孩子认为母亲在外工作是一种耻辱(是经济情况不佳的象征);在中国虽然城镇的父母大多是双职工(许多由长辈来带,也是母亲的一种),但是在农村“全职妈妈”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所以在中、日两国母亲都是家庭教育的主力军。

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不难理解,中、日自古以来就由男尊女卑的说法,古代更认为男子是一家之主,女子是男子的附属品这种价值观。在生产物质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男子作为主要的劳动力需要出门狩猎或农耕,剩下的女子自然就留下来进行家务和教育子女。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不得已,最终形成了历史的必然。

2.不同点

(1)人本观不同

中国和日本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中人本观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倡导“自我为本”而日本是”他人为本。“”自我为本“就是教育子女时注重子女成才,并且不要多管闲事等等;而日本就是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3]

(2)养育观不同

养育观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国家长对幼儿适应环境能力的价值观不同和面对挫折的抗压要求不同。在日本许多家庭从小对孩子进行抗寒训练,让他们适应艰苦的环境。而中国的父母就是尽量帮孩子做到保暖,以免受凉。面对挫折时,日本父母重视儿童自己重塑自信心,而中国家庭是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尽量不要打击儿童自信心。相比较而言,日本的家庭教育中养育观的价值取向比中国更开放、更注重实践的力量。

(3)性别教育观不同

中国的幼儿性别教育仅仅处在起步阶段,甚至有些儿童出现了性别模糊的情况,出现越来越多的“娘炮”“女汉子”,幼儿性别教育的进行迫在眉睫。在日本家庭中,从小就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在一岁半的时候就进行如厕教育;并且在家庭环境中扮演一种父亲勇敢、母亲温和的家庭角色,在环境中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并且在儿童着装方面和发型方面男女都有明显的区分。这些日常中的小细节都是我们中国父母可以借鉴的。

根据以上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各国的家庭教育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例如,中国父母在关注儿童学习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过分的关注儿童身体呵护却导致越来越多的亚健康幼儿。性格上,中国的幼儿往往被溺爱抗压能力比较弱……同样日本的家庭教育也有许多问题,例如:过度的长幼有序,不得忤逆父母,过度的强调男尊女卑……

二、对我国家庭教育发展启示

中日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都各有特色,有值得我們借鉴的,同时也存在应该引以为戒的,我们要取长补短。在不断完善我国家庭教育的同时也应该防止本国特有的家庭教育文化被外来文化侵蚀覆盖的现象发生。就人本观而言,我们应该以“自我为本”为基础,附加上“他人为本”而形成更加正确的人本观,以解决目前我国社会较冷漠的现状。在养育观方面,中国的父母偏于疼爱自己的孩子,会造成孩子的不自强不自立,而当我们结合日本的养育观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在性别教育观方面,我认为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并且从幼儿家庭教育抓起,避免社会出现更多有自我认知偏差的畸形心理。综上所述,就我国的家庭教育而言,适当的借鉴日本的家庭教育观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参考文献

[1] 马修斯著,陈国蓉译.哲学与幼童.三联书店.1989:46-49.

[2] 黒柳彻子著,赵玉皎译.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社.2003:41-459

[3] 肖秀芝.中日儿童养育观的差异.域外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家庭教育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