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色婵娟意阑珊

2017-06-14马继仁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承天寺空明夜游

马继仁

【摘要】由分析历代文人作品中不同的“月意象”入手,评议赏析苏轼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的“月色”以及表现技巧。

【关键词】苏轼 月色 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65-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明月在天,会引出人多少的思绪啊!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每每在月亮升起的时候,走进自己的情绪世界,写出优美的诗篇。写月的名篇贯穿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成为文學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意象。月亮的魅力来自她皎洁柔和的美。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月亮是母性阴柔、温存的象征。故失意者对她情有独钟,思乡游子视她为知己,伤别情人借她寄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永恒的月亮也曾引发了人们对天地宇宙、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一代文豪苏东坡就常引月入文,与月对语,赋予了月以更深广的意蕴,他笔下的月色更具明洁温媚的美学意趣。且看新编初中语文第三册教材所选《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这篇小品文仅八十余字,以朴素传神的记述,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作者写了一件“月夜闲游”的小事,粗笔勾勒了承天寺庭院的竹柏,看似随语道来,平淡如老友之共话。洗净铅华的文字,朴素简单的情节,纯真自然的表现手法,极短的篇幅,让人误以为是一则日记。但竞读全文,略一品味,便会渐入佳境。“月色”弥漫全文却了无痕迹。凸现出脑海的,不是承天寺,亦非庭中竹柏,而是让人回味不尽的月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个平常的夜晚,本欲入睡之际,忽见“月色入户”,睡意顿消。明月的清辉洒进门窗,这敲醒了作者的心。“踏月”之情油然而生,“欣然起行”,传神地写出了作者为月色所动的兴奋欢愉之情。这个举动是“夜游”的肇端,说明夜游的动机是“赏月”。“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表面写“寻友”,但无不在衬月,因为这个系列行动是由月色引出的。月色如何,没有提及,全表现在作者的兴致和行动上。“念”含低微深沉之吟叹,“乐”传达出了作者为“月”而欢欣、感奋。“怀民亦未寝”,正说明他们心有灵犀,共同为月色所吸引,难以入眠的兴致。文章不为月色着墨,却使人觉得处处是月色,月色使“夜游”的全部内容升华为一股摄人心魄的神韵,充盈在天地间。“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静静流泻在庭院,由于澄澈明净,视若一泓积水,竹柏的婆娑繁影投映其中,恍如水中纵横缠络的藻荇。文章以“积水空明”喻庭中之月色,却避开“月”字,纵宕而去写水,引人入胜之际,逆转一笔,轻描淡写道“盖竹柏影也”。至此才知,一切奇迷美景,绰约意趣,皆由“月色”所致。而作者叙说“滔滔汩汩”似一汪清泉,从胸意间流出,似全无意于写月,而融融月意,已散荡在读者心空,形成一副难以言说的美学图景。

掩卷深思,此文中之月色,浑然真色,备极柔婉和情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中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中月色过于稚拙;“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中月色似太悽艳;“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月色稍嫌暗弱;至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之月则失之浅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月色,又无含蓄。唯此文中之“月”让人想象无穷。它不知照在哪里,在静谧的夜晚,悄悄洒下清辉,在承天寺之每一处空间徘徊,在竹柏枝间弄影。“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月如一只高洁自赏的孤鸿,寂寞而幽怨,徘徊而思叹。

苏轼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他认为文章“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他形象地说,“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只有胸有丘壑,笔下物象才有意韵,不待雕琢而自然天成。元丰六年,苏轼,罹文字狱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忧郁,但他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常能使他“超越一己之得失而通脱旷达”,孔孟的济世志和佛老的超脱心相激荡,结为复杂微妙的情绪,形成一股郁勃苍茫之气,“不择地流出”,遂成为他笔下一个个情绪化的意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月色”,正是作者这种胸意和心境的一个特定具象。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清风绕指,明月入怀,这一声穿越时空的浩叹,是顿悟?是超脱?抑或是伤感呢?

月色婵娟意阑珊。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

[2]《中国古代文学史》(于菲主编)

[3]《美学三讲》(李泽厚注)

猜你喜欢

承天寺空明夜游
“欣然”与“积水”背后的生命超越
江岚诗词二首
夜游蜡像馆
夜游清名桥古运河
夜游桃花江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硬坛新秀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
信手“闲文”注“闲人”——《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