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校园建设有效途径的探究

2017-06-14杨建强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书香校园有效途径建设

杨建强

【摘要】书香校园建设与培育,是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的不断推进,必将引领学校在发展上有质的飞跃,而良好读书环境的构筑,有智慧的学习型教师的培育,课堂导读工程的实施, 家、校、社区“三位一体”共读体系的构建,主题式读书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达到那个“质”的彼岸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书香校园 建设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04-02

一个充满幸福和谐的校园,离不开浓郁的书香。著名学者朱永新这样谈读书:“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的。”创建书香校园,引导人发现智慧、协助人发展智慧、激发人创造智慧,让每位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其途径选择值得探究。

一、构筑良好读书环境,培养知书达礼学生

读书需要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使书香教育无处不在,为学生创造愉快便捷的读书机会,沐浴书香。

1.开拓图书来源,夯实读书条件

建好学校图书馆,保证图书充裕,是学生阅读的基础。学校需加大图书馆的投入,不断充实学校图书馆藏书,并定期向学生开放,做好面向学生的新书推荐和图书的借阅工作。同时,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拓宽图书来源渠道,可开展老师、家长捐书活动,丰富学校藏书。或与驻地友好单位、联谊学校和图书馆联手建立合作关系,将“邻居”的图书馆开进“自家门”,使书籍的阅读和流通渠道更加畅通。

2.建设读书平台,拓宽读书途径

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读书平台,创造性地拓宽读书渠道,是营造浓郁读书氛围的关键。(1)定期借阅学校图书。通过办理借书卡,定期开放图书馆借阅,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看书、爱书、护书、还书的读书习惯。(2)设立班级交流书架。每个班级置办图书架,建好图书角,让孩子们把自己家的书拿来放在班级图书角与同学们共享,这样既扩大读书量,又促进同学间交流,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获得人格发展。(3)开办“好书交流站”。利用红领巾读书节,定期开办“好书交流站”,使不同体裁、内容、时代的好书跨越班级、年龄和性别在学生之间流动,使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感染着学生。

3.完善文化走廊,培育读书兴趣

浓厚的校园读书文化,可以激发读书兴趣。建设启智、高雅的文化走廊,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说话”,让学生感受到高雅、亲切、自然,开启他们的智慧,激發他们去执着地努力与追求。文化走廊可分不同主题布置:有文学与艺术,有科技与自然,有名言与佳句,等等。每一处都体现出文学与艺术的魅力、科学与未来的畅想,使学生身处校园,犹如漫步书林,沉浸在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息中,感受书香文化、陶冶理想的教育。

二、培育教育智慧,铸就学习型教师

1.博览群书,夯实精神底子

倡导教师读好四类书:一是师德修养方面的书;二是教育理论方面的书;三是文学方面的书;四是要求学生读的书。通过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内外兼修,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2.沙龙论坛,提高文化素养

定期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分别以“我与新课程同成长”、“我的教育教学故事”等为主题,游历古典与现代,领略人文与科技,畅谈理想与追求。举办教育教学论坛、班主任互助研讨、青年教师读书会等,感受读书的快乐,释放身心的疲惫,提升文化素养。

3.加强反思,提升教育智慧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读书、感悟是实现从感性到理性飞越的重要途径。每一次反思,正是每一次教育智慧的迸发。以科研为引领,鼓励和引导教师把读书、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日记、随笔、案例和论文的写作,获得精神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通过反思,用自己的感受捕捉教学现象中勃发的生命力,从而生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

4.建立机制,激发读书动力

学校文化管理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建立“一补二评三奖”机制,使教师读书活动丰富起来、深刻起来、精彩起来。“一补”即每学期补贴学科带头人一定的书报费;“二评”是评比读书先进个人、读书优秀教研组;“三奖”是奖励读书优胜者、论文发表者、竞赛获奖者等,使教师的读书行为从激励引领逐步发展成自觉行为。

三、发挥课堂作用,实施导读工程

现代社会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在实际教学中,丰富的教材资源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媒介。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的方法。

开设导读课,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最好途径。各班确立每周一节课为导读课,并列入课表加以保证。此外,学校可利用每周一个中午为全体学生读书时间,教师做好导读工作,学校加强日常管理,保障导读工作到位、阅读时间充足。在阅读指导课上,师生共同欣赏古今中外名著,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并进行读书方法指导。教师既是学生读书的合作者,又是引领者,并遵循“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学习规律,将课内外阅读衔接起来,使读书成为促进学习的一种方式,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手段。

四、构建“三位一体”体系,推进共读行动

1.师生共读

师生共同读书和共写日记,为师生的学习和交流提供平台。在读书活动中,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优秀书目,并和他们共同制订读书计划,共同品味中外文学经典,共同撰写读书感悟。在交流和对话中,打开师生的思想闸门,教师的活力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教学中生命的实际体现,对师生良好道德的养成具有深远意义。

2.亲子共读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途径,定期向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方法,请家长参与读书,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写读书感受,共同进步。建议每个家庭达到“四个一”:有一个一定藏书量的书柜,有一张书桌,有一次每学期陪同孩子购书行动,有一次每月亲子共读的经历,在读书中增长知识、体验亲情。

3.联谊共读

与联谊的偏远学校手拉手共读,让书香飘至远方,学校间师生共享读书的快乐,使读书成为跨越区域的友谊桥梁,更富价值与意义。为手拉手学校赠书、与结对学生谈读书体会及人生梦想等,使书香弥漫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悄悄沁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五、围绕实践主题,开展“六个一”活动

建设书香校园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点亮学生的智慧,实践是点亮智慧最有效的方法,任务驱动是读书实践的有力措施。因而,书香校园建设围绕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好“六个一活动,即:(1)每周背诵一段美文;(2)每月办一期手抄报;(3)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好书;(4)每学期记一本读书笔记;(5)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积极分子评比;(6)每学年举办一届读书节。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读书的乐趣、体验生命的成长。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小学应全力建设和培育书香校园,让师生走进书的世界,让书香浸润人生,让心灵在书香中徐徐穿行。

参考文献:

[1]刘广平.浅谈书香校园建设中阅读的策略.《生活教育》,2014(18)

[2]马海霞.浅谈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几点体会.《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4(14)

[3]吴亚民.书香文化促校园“和谐”发展.《教育》,2015(23)

猜你喜欢

书香校园有效途径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对拓展农村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探索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