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017-06-14侯力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5期
关键词:早恋留守学生家校合作

侯力

摘要:德育工作是教育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以新时期德育工作中出现的两个突出问题为载体,以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的形式,论述德育的重要性并初步总结经验和方法,注重传统德育方式与新的时代特点的结合,努力为现代教育服务。

关键词:德育;班级管理案例;留守学生;早恋;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77

德育工作,是教育界的重要课题,其重要性对于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更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战场,教书育人,贯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才责任重大。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做学生的引领者,协助者。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面对新的时代学生新的特点,如何在教书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值得探讨。

1下面就新时期教育出现的突出的特点,选取两个角度,配合案例进行进一步分析

1.1留守孩子问题突显

班级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留守的学生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开放的市场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和压力。面对人口基数过大,就业严峻的情况,家庭的结构型4+2+1的情况较为普遍,一部分人因为工作,创业,就业等等原因,主动或被动选择在外地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或留给老人,这样的情况有增无减。

农村人口中,大部分青壮年在农闲时选择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或有老人看管或交付亲属,这样的情况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在校学生中留守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留守学生存在很多隐患。来自社会的不安全因素,屡见报端,受不良风气影响而走上歧途的情况令人堪忧,而在学校层面更多的是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很明显。有一个这样的案例:

一个寄宿学校的高中部,一位班主任在住校学生返校的周日的晚上,接到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询问孩子在学校吗,并要求老师一定要确定。班主任老师敏感的觉得此事不简单,详细询问得知,原来,该学生的母亲在广州打工,刚刚收到学生的短信,说孩子要离家出走。班主任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马上告之家长学生现在在学校,让家长先放心。然后班主任找到该同学的好朋友侧面了解该生最近有没有反常的举动,有没有什么心事。老师在了解一些相关情况后,与该同学进行了一次平等的亲切的聊天活动,在老师的体贴温柔的关切中,学生放松了心情,敞开了自己的心胸。学生说,自己跟老师撒谎了,自己的手机不是丢了,这个短信是学生自己发的,孩了哭着说:“因为她恨妈妈,因为她一年年不回家,只知道赚钱,看着别人的妈妈又接又送的,回到家能吃上妈妈做的热乎乎的饭,她真的很羡慕,她想让她回来,可妈妈总说忙完这段,忙完这段,她觉得妈妈的心里没有她,她是个不受重视的孩子,妈妈不愿意要她,她不知道学习为了啥,也不知道什么事能让自己快乐,她真的有离家出走去一个妈妈也找不到的地方。”

该案例的结果是孩子逐渐的走出了心里的阴影。同时因为老师多次与该生母亲沟通,这位母亲增加了回家看孩子的时间,并有回乡工作的想法。该生逐渐的回归到班集体中,脸上有了这个年龄孩子该有的笑容。

该老师懂得做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表达了真实的想法,倾诉了心中的苦闷,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并循序渐进的做了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稳定下来,在理解孩子心理感受的基础上,教学生换位思考,了解父母的不容易,学会理解和谅解。

留守孩子,来自心灵的空虚,需要父母的关爱,这是钱买不来的,是任何人都给不了。如何缓解这一现象,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监管,更需要家庭的温暖。这样孩子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阳光的心态。社会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多方援助。学校和老师要多关注并注重疏导,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成长。

1.2早恋问题常态化

恋爱问题,一直是初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由于心理及生理发展的特点这些内在原因,还有外在的因素。社会以多种传播方式让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关于情感方面的各种信息,特别智能手机的多样化功能,海纳百川的信息量以及沟通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过早的接触到一些不该这个年纪碰触的问题。

早恋问题的解决是很难的。因为此问题而生出的事端也是班级纪律问题一个重要诱因,因此而引发的后果也是让人不寒而栗的。打架,自杀,跳楼,造成家长与学校与老师的纠葛,现实是残酷而沉重的。举一常态的事例进行探讨。

某高中某班有一个女同学与外班的一个男同学处朋友,两个班主任多次做思想工作,成效不大,学校要求通知家长。结果是家长的粗暴的教育方式,使母女的关系很紧张,不能很好的沟通。家长的这种处理方式,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任何的积极作用,并且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设置了障碍。

这一案例的结果是班主任把工作重心暂时放在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上,暂缓处理早恋问题,在学生情绪稳定后,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多用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个孩子自动分手,因为觉得对方身上有太多缺点。

2通过两个突出的案例分析得出要做好德育工作的一些有效的措施

2.1发挥教师学校德育工作主体的作用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要把这些懵懂的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塑造成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才。离不开教师的精雕细琢,耐心打磨,教师需要工匠精神,德育需要工匠精神,需要教师像工匠一样细心的揣摩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及表现,精雕细刻,打造成一件精品。

2.2要注意采用新方法

在社会日益趋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不可避免地卷入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现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校可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指引,做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

教师德育工作还要注意三个环节:预防、疏导、引领。

最大的魅力不是成功,而是责任;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启迪。00后的特点,普遍存在个性较强,抗挫折能力差,自私、敏感等。学校德育工作要早预防,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潜移默化的宣传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利用班团会多做相关教育。老师要多观察,多关心,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排解青春期遇到情感问题。美国管理学家w。古特雷说: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外的入口,意思为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要引领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提升自己的信心。

2.3需要家長与学校的配合

家校社会三者的配合才能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根据家庭教育是互动教育的特点,形成家校合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面对新情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努力追求,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对于应对市场经济形势下的新的时代要求,不断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打造和谐社会的新德育。

猜你喜欢

早恋留守学生家校合作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