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汽车区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对策研究
2017-06-14苗高健
苗高健
摘要:通过对汽车区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内、外因研究,对汽车区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提出粗浅思考。
关键词:民营经济;汽车区民营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04
民营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突出发展地方民营经济,吉林省、长春市分别出台了《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笔者通过电话、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汽车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500家民营企业、两个汽贸园区、八个产业园区进行了调研。由于民营经济中比重最大的是民营企业,在汽车区范围内,绝大程度上,民营企业可以等同于民营经济,因此本文重点通过对汽车区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内、外因研究,对汽车区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提出粗浅思考。以下分四个方面具体研究。
1汽车区民营经济的现状
汽车区成立以来,受益于产业集聚战略和一汽集团的辐射带动效应,汽车区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对汽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1.1汽车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
汽车区成立以来,民营经济保持着比较快速、相对健康发展的态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1.1民营企业总量持续增长
截至2015年底,汽车区民营企业共有4100户,相比2014年的3610户增加13.6%。
1.1.2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5年底,汽车区注册资金100万以上的民营企业319户,相比2014年增加28.1%;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的民营企业57户,相比2014年增加296%。
1.1.3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截至2015年底,全区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有2622户,第三产业占民营企业总数的83%,第三产业同比增加3.0%,二、三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1.2汽车区民营经济的社会贡献
汽车区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2.1参政议政
汽车区民营经济领域中,共有市人大代表2人,区人大代表8人。市政协委员2名,区政协委员11人。市工商联副主席1人,区工商联常委30人。这些代表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了重要作用。
1.2.2投身公益事业
汽车区很多民营经济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为汽车区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据统计,汽车区民营企业每年在“金秋助学”、“光彩行动”等公益活动中捐款2.5万余元,在汶川地震期间捐款26万元,捐赠各类物资总价值达90余万元,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1万元。
2汽车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汽车区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总量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贡献不断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汽车区民营经济的规模仍然不大、质量仍然不高、同业竞争能力还有待提升,民营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盈利难、融资难、招工难等共性问题在汽车区依然存在。归纳起来,汽车区民营经济存在八个主要问题。
2.1民营经济规模较小,质量不高
汽车区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319户,只占总数的7.8%,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57户,只占总数的1.3%;因此,汽车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汽车区民营经济中,从业人员2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批发零售企业1105户,占比达到27%;从业人员10人以下,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服务中介企业863户,占行业比重高达21%;由此可见,多数民营经济质量不高。
2.2对大国企和行业龙头的依赖性强
汽车区零部件制造企业237家,这些企业100%是一汽集团及其分、子公司的配套企业,其中少量企业同时为其他整车厂配套。由此导致的这些企业目标客户单一,产品线狭窄,只能做一种或几种一汽整车的配套产品,一旦一汽集团及其所属分、子公司盈利下降,這些企业势必受到影响。
2.3无序竞争明显利润空间有限
汽车区同行业民企之间恶性竞争越发明显,在对汽贸商街的调查中发现,商街的销售类别大体上区分只有两大类,即货车和轿车,从事货车零部件经销的有430家左右,从事轿车零部件经销的有550家左右,销售其他门类的零部件企业不到1%,由于大量销售同种商品的企业商品差异性很小,同质化严重,造成了企业间互相压价,低层次竞争,对行业整体利润造成了极大伤害。由此带来的是企业的利润逐年走低,来自长春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商会的统计显示,汽贸商街零部件经销企业的毛利率2011年大概是12%,2012年下降到10%,截止2015年10月份下降到了6%。而这种无序竞争带来的利润下降在全区普遍存在。
2.4融资困难,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在笔者对区内500户民营企业的调查过程中,存在融资难问题的企业有326户,占65.2%。数据显示银行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十分有限,光大银行是长春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一直以来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根据其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每年为民营企业放款稳定保持在3亿元左右,贷款增量为零,表明新企业融资以及老企业扩大融资规模存在一定困难。
2.5用工困难,产业人才匮乏
据统计,2014年汽车区民营企业用工需求15505人,新增就业8527人,用工缺口为45%;2015年用工需求18242人,新增就业8222人,用工缺口为55%人,用工缺口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特别是一线工人,很多企业反映高素质一线工人极度匮乏,招不到人。而在高端人才领域,由于受到一汽及其所属分、子公司的挤压和挖角,民营企业的高端人才一直以来处于真空状态。
2.6管理水平落后组织运行低效
汽车区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呈现出典型的家族经营、作坊式管理的特点。对于企业适合的市场环境、竞争对手、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基本战略性的问题还未能形成深刻的思考,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管理混乱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2.7创新能力薄弱急需技术提升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缺乏自主研发的动力。由于汽车区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规模比较小,产品低端。受主机厂设备更新等因素影响,缺乏主动创新的需求。二是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信心不足。由于多数民营企业经营存续时间不长,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时间在2年左右,很多企业安于现状、不愿承担自主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三是民营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汽车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发展空间受制于区域环境和产业条件,培养、引进高技能人才的资金和政策不足,导致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特别是高精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四是缺乏市场预判。由于很多企业都是主机厂的配套企业,这些企业只要按照主机厂的需求和订单生产就足够了,导致这些民营企业对市场研究不足,不能针对市场需求果断做出相应的对策,导致无法根据未来市场前景提前进行技术革新和战略布局。
2.8经济利益为上企业文化单一
民营企业受企业主个人素质的影响,企业的价值观往往唯经济利益至上,使得企业主在用人上也更倾向于选择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人员,建设企业文化所需的相关业务人员和业务素质也就随之缺乏,使得企业在客观上建设文化阵地显得力不从心。
3汽车区民营经济问题的成因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变化的。内因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其中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汽车区的民营经济的八大问题,也来源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
3.1民营经济面临问题的内因
3.1.1企业主和运营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不强
由于企业主和运营团队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等方面能力薄弱,导致汽车区民营企业一直以来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在企业管理上,企业主的决策随意化严重,管理片面,制度化管理严重缺失,经常发生短期投机行为;人才管理不科学,导致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3.1.2民营企业自身的弱点造成融资困局
民营企业融资难,一定程度上来源于自身。一是民营企业诚信度不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有的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漏洞,一定程度存在偷税漏税问题,导致企业的信用水平很低。二是成本意识不强。一些企业贪图“做大做强”的口号,忽视了成本、效益的关系,大力举债、疯狂扩张,很多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三是融资方式不健康。在金融危机的时段里,很多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很突出,一些企业为了解决融资的问题,往往依靠地下钱庄、企业间拆借等手段。
3.1.3忽视人才培养,不尊重人才导致难以吸引人才
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培養和使用机制。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培养、锻炼、使用人才的机制,很多企业留不住人、往往刚锻炼培养成骨干,人才就选择“跳槽”。一些企业不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员工在企业内缺乏尊重感、归属感、认同感。
3.2民营经济面临问题的外因
3.2.1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
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布局接近完成,新型民营工业企业产业发展迅速、竞争加剧,利润率不断下降,汽车区多数民营企业受到冲击严重。
3.2.2受金融政策的影响
一方面,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钱荒”,大多数银行无钱可贷。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在提供贷款时更多地考虑风险规避,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另外,银行办理大宗贷款与办理小宗贷款的手续相同,所需时间相同,意味着小宗贷款的成本更高,银行办理小宗贷款的成本上升,因此企业与银行达成合作的机会减少。
3.2.3受法律的制约
近年来,民营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提高。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企业用工受到了更加严格的规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规定,不可避免地使用工成本逐年递增,企业利润率无法维持高位,经营压力变大,很多机械制造、城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生存面临较大困难。
4汽车区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区域内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建议从三大方面入手。
4.1作用于内因,释放民营企业发展的潜力
4.1.1进入朝阳产业,支持重点企业
一是引导民营经济进入高附加值领域。汽车区以汽车产业为唯一支柱,而美国底特律市的破产风波证明,一业独大的局面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是危险的,应该尽可能的发展其他产业形成多业并存的良性发展局面,在产业中,应该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整体发展。建议发挥经发局、商务局等部门的产业引导功能,引导民营经济进入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企业提升研发能力,摆脱红海进入蓝海。
二是支持重点民营企业。选拔、扶持一批经营状况优良、效益好、社会影响力大的民营企业,帮助这些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做稳、做全产业链,打造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工业产业集群,发挥“头羊效应”,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实现全面发展。政府要实施亲情服务,在市场、人才、融资、政策、审批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进而在全区所有企业中铺开。创建汽车区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健全纳税奖惩机制,对依法纳税、依法补缴的企业,给予奖励,促进民营经济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三是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建议发挥工商联、商会的沟通联系功能,积极牵线搭桥,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发挥招商部门的招商引资功能,积极引进外埠有实力的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与区外、市外、国外的企业开展广泛交流的合作,有效利用各种便利条件促进自身的发展。
4.1.2强化基础保障,扶持小微企业
一是加强孵化器建设,扶持创新型企业。应进一步加快中小型民营企业“孵化器”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双创战略”,积极培养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营资本投资科技创新园区建设,集聚科技创新新动能。
二是治理商圈,扶持商业企业。加强改善汽配商街的环境,提高物业管理水平,重点解决垃圾倾倒、管网老化、卫生、消防防火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汽车零部件销售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写字间规划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制定差异化招商政策,引导两个汽贸城打造不同特色,提供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避免同质化商品过多,促进良性竞争。
4.1.3大胆创新举措,促进民营企业技术革新
一是加强技术服务。继续开展“千名专家对接服务民营企业”活动,为中小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深入开展“技术攻关擂台赛”,征集企业技术难题,海选专家,为技术和企业搭建沟通桥梁,建立联系机制。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流转机制,通过企业家QQ群、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定期开展专利技术交流活动,提高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使用率。
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引导汽车高等专科学校、汽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公司化运营的研究中心和研发平台,与生产企业开展多渠道合作,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协助中小民营企业取得各种国际、国内认证等。
三是拓展和疏通引进渠道,促进人才引进规模化。通过创业引才、项目引才、团队引才、载体引才、岗位引才等多种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分区域、分项目、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人才技术交流活动,充分利用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高新技术交流会、猎头公司等平台招贤纳才。同时借助省内重点高校的外联关系,拓展与国外高校的人才技术交流领域,重点引进汽车产业、高端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急需人才。
4.2作用于外因,改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
4.2.1规范市场秩序
嚴把入口关,加强审批和严格市场准入条件,保证市场主体资质合格、技术过硬、管理规范,商业信誉良好,杜绝资质不够、信誉不良的企业扰乱市场秩序,改善民营经济的市场形象。坚决打击欺诈、显失公平、弄虚作假等非法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汽车区公平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
4.2.2改善融资环境
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商会、园区、行业协会的平台载体作用,搭建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新平台,对一些成长性好的企业建立绿色通道,畅通融资渠道。引导和支持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针对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增加这些民营企业获得信贷的机会,形成金融和企业的“双赢”局面。
4.2.3健全服务体系
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建立服务民营经济新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商务服务、培训、会商、交流会等服务。通过举办民营经济交流会、产品推介会、专家论坛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商务信息、理论指导、更新观念理念的平台,使服务民营经济真正落实到民营企业需求的最前沿,做企业的指路人和贴心人。
4.3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采取相应的策略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平面媒体和汽车区网站,宣传汽车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扩大政策知晓率、参与率,提升民营经济满意度。二是构建良好的服务民营经济软环境,通过设立软环境监督员,收集软环境投诉,梳理政府在扶持民营经济中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三是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教育、引导民营企业树立正确的市场观、价值观,引导民营经济投身公益、奉献爱心,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余逊达.民营经济与政府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5).
[2]丁兆庆.经济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