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劳务用工法律风险及防范的探究
2017-06-14曹岁新
曹岁新
摘 要:在当前经济下行背景下,建筑企业普遍将化减经营风险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企业经营风险中最为典型的是劳务用工法律风险。该种风险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效益、品牌创建等,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企业应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用工制度,重视劳务用工的管理,合理减少工程建设过程的劳务用工法律纠纷,尽可能地降低法律风险。以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劳务用工中存在的风险为基础,重点探讨其法律防范措施,以期为建筑业有关企业提供法律参考意见,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劳务用工;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196-03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在建筑企业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劳动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特别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力,如农民工等,导致在法律方面,因有关保护劳动者权益(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仍不完善,从而引发劳务用工纠纷[1],不仅会损害到建筑企业本身利益,还会增加社会动荡因素,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大对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法律风险的重视,确保建筑企业经营及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建筑项目总承包公司劳务用工的发展状况
按照建筑行业项目管理改革的思路,因此,建筑企业施工模式形成了以总承包公司为基础,以分包企业为骨干[2],劳务分包公司大量参与的结构。在这一结构中,劳务分包公司成为连接总承包公司与分包企业的桥梁。总承包公司的施工过程、管理过程开始分離,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劳务用工方式,当前运用得最广泛的有雇佣劳动力等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雇佣劳动力。雇佣劳动力是指总承包公司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聘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首先,公司依据不同施工种类,组建对应的劳务队,包括保安、司机、水电工等,公司会与此类施工人员签订对应的合同,但不会缴纳“五险一金”;其次,建筑工程项目内部生产部门签订合同,再由工程内部人员在外雇佣劳务人员,此部分劳务人员的工资、工资发放时间由内部人员与其约定,公司本身不会与在外雇佣的劳动人员签订合同;最后,公司聘用已经退休的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从事守材料、门卫、保安等工作,或者返聘技术工人,公司会与其直接签订协议,并支付对应的报酬[3]。
2.工程劳务分包制度。工程劳务分包制度是指总承包公司通过劳务分包的方式,将工程分包给外部劳务队,在由外部劳务队进行施工[4]。劳务分包是当前运用得较为广泛的方式,而农民工是主要的劳动力。受到建筑市场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正规的劳务分包公司较少,存在违法分包等严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建筑法律风险的出现几率。不同的“包工头”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方式[5],承包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与施工人员签订合同,导致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安全事故、损害工人利益等问题。
3.外派劳动力。外派劳动力以劳务派遣组织为基础,公司与组织签订有关的劳务外派合同,再由劳务派遣组织寻找到合适的劳动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公司须结合附属岗位性质、技术岗位性质,选择恰当的劳务工人,但外派劳动力的劳动时间较短,从而存在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二、建筑项目总承包公司劳务用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纠纷风险
当前,我国相关政府机构虽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但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限制,仍存在市场制度不完善、安全事故较多等问题。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为获取更大经济效益,通常会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工伤保险、拖欠农民工工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风险发生几率。一旦出现因工赔偿、工资拖欠等法律纠纷,由于企业没有完善的资料,因此企业通常处于劣势地位。
1.基于雇佣劳动力制度下存在的法律纠纷风险。基于雇佣劳动力制度下,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法律纠纷,包括不签订合同等,具体(如下表所示)[6]。
2.基于工程劳务分包制度下存在的法律纠纷风险。基于工程劳务分包制度下,会存在多种法律纠纷风险,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如果总承包公司将建筑工程通过劳务分包的方式,承包给不具备用工资格的主体,比如某某作业队等,根据我国《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第4条例可知[7],总承包公司必须完全对施工人员承担主体责任,默认劳务人员与企业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需为施工人员缴纳五险一金、签订劳动合同;其次,如果总承包公司将建筑工程分包给不规范的主体且出现工人伤亡事故的,根据第86条《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总承包公司必须承担相关责任;最后,企业如果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需根据“谁承包、谁负责”的处理原则,要求总承包公司赔偿并结清工资。
3.基于外派劳动力制度下存在的法律纠纷风险。新劳动法中规定了劳务派遣的具体方式,特别是同工同酬制度,并对劳务派遣组织提高了要求,对于劳务派遣过程违法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基于外派劳动力制度下存在的法律纠纷分为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同工不同酬的法律纠纷,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可知,外派劳动力的数量必须在总工程劳动数量的10%之内,但总承包公司需要长时间雇佣核心技术施工人员,从而导致出现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其次,企业没有公示相关劳务派遣辅助岗位,我国《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20条与第22条、新劳动法第92条规定[8],如果辅助岗位外派劳动力出现事故的,总承包单位须与劳务派遣组织同时承担相关责任。
三、建筑项目总承包公司劳务用工过程中防范法律风险的策略
1.建立健全劳务用工管理体系与制度。建立健全劳务用工管理体系与制度,使得企业能够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劳务管理工作。首先,根据建筑工程实际规模和工程劳动力的情况,完善劳务分包制度,科学明确建筑工程劳务分包中内部机构的组织的责任,详细规定施工人员合同签订程序、批准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劳务合同等细则与环节,确保劳务分包的合法性、规范性;其次,全面管理建筑工程劳动合同,根据合同规定确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承担的义务,做到职责分工;最后,创建有效的企业内部薪酬管理体系,真正做到同工同酬。
2.贯彻实施劳务用工管理制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将劳务用工管理制度贯彻在每一施工环节中,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总承包公司的项目管理人员少,受到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其施工法律风险评估、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因此,企业必须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通过宣传等方式,树立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
3.科学选择工程劳务用工管理方式。科学选择工程劳务用工方式是避免法律纠纷的有效途径,总承包公司应在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工程量等方面的情况,确定恰当的管理方式,对于需要关键技术但不能使用劳务分包的情况,可使用直接雇佣劳动力的方式,对于雇佣期限较短的情况,可使用外派劳动力的方式。
4.重视管理工程劳动合同,合理加强劳务用工工资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公司应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首先,督促分包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合同;其次,督促相关劳务派遣单位与施工人员签订合同,更为合理地避免工程合同法律风险。
5.减少工程赔偿风险,动态管理用工情况。减少工程赔偿风险,企业应动态管理用工情况,当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流动时,须及时予以记录,要求劳务人员提供相关证明,并定时梳理好工程资料,防止法律工程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劳务用工风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在嚴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加大对劳务用工法律风险的重视程度,从工程规模、劳动力等情况出发,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管理体系与制度,并将其贯彻在施工环节中,选择最恰当的工程劳务用工管理方式,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地降低劳务用工风险出现几率。
参考文献:
[1] 靖彦中.认真学习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和管理规定变化,依法依规进行工程承包分包[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
260-261.
[2] 高晓红.文化助力舜元发展——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纪实[J].上海企业,2013,(11):10-13.
[3] 王海艳.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5):154.
[4] 谭兵.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6,(5):152.
[5] 胡文甫.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劳务用工问题的研究——华能公司劳务用工现状及改进办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
(17):329-330.
[6] 杨杰.分析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劳务分包合同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6,(4):110-111.
[7] 宋宁,梁成柱.我国建筑工程专业分包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6,(4):141-142.
[8] 郭民,刘易,魏雪琦,等.供应视频图像对比门禁与实名制劳务管理系统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3):332-333.
[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