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
2017-06-14陈利敏
陈利敏
中图分类号:F061.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总量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产业转移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总量效应明显。其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效果存在负效应,1%的产业转移将会带来东部地区0.397%的就业减少,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就业拉动效应明显,1%的产业转移将会带来0.368%的就业总量增加;而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就业总量下降明显,1%的产业转移将会带来0.303%的就业减少。第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产生正向效应,但从东部地区来看,其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变化与产业转移相关性并不显著。
关键词:就业数量 就业结构 区域产业转移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由“速度优先”向“质量优先”转换,经济“新常态”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产业结构调整亟待进行。从我国实际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产业转移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产业转移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必然会对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带来影响。除此之外,劳动力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研究课题,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其对劳动力就业形势变化的影响不断深入,不仅表现在劳动力就业总量在地理空間的重新分布,同时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和质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展开相关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就业效应的数据经验判断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回顾
在国外,针对就业和产业的研究已经有了诸多有益探索,并形成了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理论。西蒙·库兹涅茨(Kuznets Simon)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将会逐渐减少,农业的地位也会有所下降;但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地位和劳动力人数都会增加,且服务业增加幅度会显著高于工业。刘易斯(W.A.Lewis)认为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必然会从农村的农业部门向城市的工业部门进行转移,且这一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托达罗(M.P.Todaro)提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原因不是实际收入差距,而是预期收入差距,并认为分析劳动力流转的基本方法应该是成本收益分析法。霍利斯·钱纳里和赛尔昆(H.B.Chenery & M.Syrquin)通过对101个国家2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结构转变普遍滞后于其产业结构调整。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贸易快速引进技术,导致劳动力吸纳能力相对不足。国外近期的研究更多以微观经济样本进行展开,Drucker J利用美国1987-1997年的微观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和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变化间关系,产业竞争力对就业和经济运行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回顾
我国许多学者站在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就业情况的演化。陈飞(2013)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存在劳动力价格、资源和能源等比较优势,并提出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具体对策建议。肖志鹏(2014)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路径,随后在我国产业转移的现实情况基础上,分别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出发,从产业转出方和转入方的角度为各级政府提出对策建议。李俊玮和高菠阳(2015)将就业效应分为消费、投资、出口和其它驱动效应四类,并建立区域间产业转移就业效应模型研究我国2007-2010年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产业转移就业正负效应并存,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增趋势,各驱动因素呈现不同效应特征。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国内外针对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很多成果,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对策建议。但是也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即这些研究多是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角度进行探讨,针对产业转移进程中就业效应的研究还鲜有所见,这亦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模型简介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简介
本文使用2008-2015年分省、市、自治区数据构建面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别从东中西部地区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在对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后,面板数据模型如下所示:
LnENit=α1LnITit+α2LnRGDPit+α3LnASit+α4LnIFSit+α5LnFEit+α6LnEEit+μi (1)
LnENit=β1LnITit+β2LnRGDPit+β3LnASit+β4LnIFSit+β5LnFEit+β6LnEEit+νi (2)
其中,公式(1)为产业转移中就业总量效应的回归模型,公式(2)为产业转移中就业结构效应的回归模型,EN表示就业人数,ES表示为就业结构,IT为产业转移,RGDP为人均GDP,AS为平均工资,IFS为固定资产投资,FE为财政支出,EE为教育支出,μi和νi表示随机误差项。下标t和i分别代表时间和省份。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被解释变量。本文主要分析2008年以来我国产业转移在就业总量、就业结构的影响,并且以东中西部地区为区际变量。因此本文选取的被解释变量为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区的城镇就业人员数量、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从就业效应的指标解释来看,反映就业总量和结构效应的指标分别为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
解释变量。产业转移指标,本文选取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例变量作为衡量产业转移的主要指标。同时为了可以横向对比,本文将我国31个省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行比例处理,形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例”作为产业转移的衡量变量。
控制变量。本文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当地政府财政支出和教育支出为控制变量,分别使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地区教育支出为衡量指标。
文中相关数据均来源于2009-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及2015年相关政府统计公报。同时,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对相关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此外,本文东中西部省份分别为:东部地区选取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海南;中部地区选取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选取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变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工资、人均GDP、财政支付和就业结构的原始时间序列数据2008-2015年是平稳序列,而其它变量的原始时间序列数据2008-2015年是非平稳序列,因此分别对这些非平稳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得到所有变量数据同时是平稳序列。由于所选取变量都是同阶平稳,因此可以对模型进行协整分析。
(二)协整检验
在确定研究变量为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后,需要对相关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此确定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此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方程1和2之间进行检验,以探讨方程内部相关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根据AIC准则,把协整检验的滞后期设定为2,检验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发现就业与产业转移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需要进一步的定量分析。
(三)就业总量效应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9.0对方程1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回归模型 R2分别0.768、0.721和0.694,模型拟合度较高。并且从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来看,产业转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总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同时,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三个地区大部分变量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由此可以得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对其就业总量存在显著影响,其影响系数分别为-0.397、0.368和-0.303,表现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对就业总量存在负效应,即在2008-2015年间,我国东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变化1%分别带来0.397%和0.303%的就业总量减少,而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其产业转移对就业总量存在正效应,即在2008-2015年间,我国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对其就业总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产业转移变化1%带来0.368%的就业总量增加。
由估计结果可知,产业转移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总量变化影响都较为显著。首先,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就业规模存在负效应,说明就目前来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未能有效拉动就业,反而会带来就业总量减少,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了大量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随着服务业规模扩大带来产业转型升级,东部地区的就业数量在部分产业的扩张同时存在,但仍然要警惕大量产业转出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失业风险。其次,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就业拉动效应较为明显,这说明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劳动力市场扩大就业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是某一行业的转移,同时还带来了相关配套产业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共同促进了本地区就业,也有助于经济稳定增长。最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会对就业总量带来不利影响,即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并没有很好的拉动就业总量的增加,这与西部地区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跟进和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措施,以及承接过来的产业没有很好发挥市场拉动就业的作用。西部地区产业转入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配套产业与服务业未能有效建立,因此造成制造业内迁的就业挤出效应。同时由于配套产业和第三产业未能充分发展,缺乏容纳剩余勞动力的空间,因此造成了产业转移后的就业规模减少。
(四)就业结构效应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9.0对方程2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回归模型R2分别为0.612、0.449和0.561,模型拟合度较好。从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来看,除了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较为显著,而其它自变量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不确定。由此可以得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对其就业结构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系数分别为-9.594和-7.964,表现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会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即在2008-2015年期间,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对其就业结构的变化影响是显著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变化1%会分别带来9.594%和7.964%的农业人口的减少,进而使其进入第二、三产业,但西部地区的就业结构变化也受人均工资和人均GDP的影响,中部地区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人均工资、人均GDP等其它变量关系并不确定;东部地区的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转移关系并不显著,其更多受人均工资、人均GDP的影响。
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就业结构调整效应的估计结果来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会带来更多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减少,对于其就业结构而言,产业转移会使更多的第一产业劳动力逐步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这与经济理论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规律相符合,同时也符合我国目前产业转移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就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因为我国产业转移主要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对于中西部而言,目前工业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仍然较大,特别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提供主要渠道。但从东部地区来看,其产业转移对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数量的变化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与东部地区本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有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东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基本完成,反而在不断地吸纳中西部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东部地区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其第一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第一产业人口变化与产业转移或者产业发展关联性不大。
参考文献:
1.陈飞,管丽华,李建雄.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和对策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3)
2.肖志鹏.关于我国产业转移与就业结构变动的思考[J]. 商业时代,2014(33)
3.李俊玮,高菠阳.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工业经济论坛,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