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反腐剧的里程碑

2017-06-14陈恺思

艺术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名义微时代

陈恺思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2017年艺术的春天将因为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而生机盎然。该剧甫一播出,便热度走高,好评如潮,街谈巷议,有口皆碑。“不看这部剧,几乎都没法和人聊天了”,不少年轻的网民发出了如此的感叹,拍摄花絮、内容简介、角色分析、“大数据分析”——许久不见的 “全民追剧”现象再度呈现。 “人民” “名义 ”“老戏骨” “全集”“大尺度”“说真话”等成为剧评的关键词语。剧中有一个细节:汉东省公安厅长祁同伟让下面的分局放了嫖娼的法院副院长,基层回答: “今时不同往日,大家都认真了。 ”这个 “今时”就是中共十八大至今。这段时间正是媒体所说的“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作为传播媒介的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方兴未艾的时期。剧中的网民心态、网络舆情、平台直播、监控技术烙印着鲜明的“即时色彩”。甚至有人提前在网上披露全部视频,引发智能手机大量下载,而后又被迅速屏蔽。为什么能够如此?窃以为与跃然荧屏的浩然正气与剧本与表演的“接地气”直接相关。正是少数腐败分子“不收手”而变本加厉以至于“你死我活”的现实、正是反腐的责任感与“微时代”的传播工具,共同铸造出这一部反腐剧的里程碑。

一、呼唤“重大当代题材”

重大题材一般是指浩浩荡荡的社会主潮、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要直接回答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毫无疑问,《人民的名义》堪称受众喜闻乐见的“重大当代题材”。该剧受追捧的缘由乃是“关心家国命运”的政治敏感与“喜听黄钟大吕 ”的审美心理。

战斗正未有穷期。“老纪检”们常说,自己电脑里的“首席收藏”,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每天打开电脑先看看“纪律审查”栏目是否有了更新。其实,这种关心在时下绝非只存在于纪检监察人员当中。甚至可以说与大家“中国梦”走向完全一致:正因为关心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才对于作为大背景的政治生态比较敏感。那些“老虎”与“苍蝇”难受之日,恰恰是广大干部群众扬眉吐气、击节鼓掌之时。

然而,虎一直在打,蝇一直在拍,网站的更新也从未停止,但荧屏上却是许久并不见“互动”或“跟进”。调查显示: 2014年国产电视剧总产量 500部; 2015年虽然降为四百多部,但“越拍越长 ”——平均集数已经超过 40集; 2016年“网络剧产量总时长已突破 12万分钟,同比增长 196%”。但是,万众瞩目的“解渴又解气”的正能量反腐剧仍然在观众的期待中。

留意一下近年来的反腐新闻:近年来十大亿元贪官排名、某贪官赃款烧坏了验钞机、某贪官的唯一爱好是“夜深人静数存折”、某贪官包养“三位数”的二奶、某贪官尖头皮鞋两百多双、加上某些官员的“雷人语录”幽默感赛过相声以至于时常听到这样的慨叹:生活里典型细节比剧作家的构思都丰富,所以见诸于屏幕未必能够追上生活的节奏。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见到《人民的名义》,的确像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样痛快。不少观众说,虽然有预报,但是播出开始并没有十分注意,何况又是地方台首播。但是,只看了“危机中开幕”的第一集,就再也不能放下,戏剧期待十分迫切。更有观众说,明明在网上看到了“剧透”,知道了“大结局”,但是丝毫不影响追看的急迫,因为片子的“教育作用”与自己的社会愿景高度重叠,因为为人民代言的声音正是社会进步的足音。

而且,英美等国著名媒体如 BBC等都在迅速报道,并且说“不少人把它比作中国版的《纸牌屋》 ”。那部连续剧于 2013年2月在美国 Netflix网站首播,讲述一对冷酷的美国国会议员夫妇在华盛顿白宫中运作权力的故事——王岐山同志多次向纪检干部们推荐《纸牌屋》,非常重视剧中“党鞭”这一政治角色。但是,从剧情看,《人民的名义》与《纸牌屋》确乎不是一回事,后者 “个人复仇 ”的色彩是异常浓厚,而《人民的名义》是大力度宣誓反腐并且化为坚实的行动。 “人民的名义 ”实质上就是正义、是使命、是嫉恶如仇、是大义灭亲,其“中国特色的自信”十分鲜明。

同时,看看近年来此起彼伏的“甄 ”“芈月”“如懿”,遍地嫔妃,哪里还有“后宫”!看腻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观众,期待黄钟大吕弄潮声,期待自己“最关心最逼近”的故事出现。所以,《人民的名义》此时开播,绝不是“横空出世”的“偶然撞上重大主题”,而是制作者最高检影视中心的精心策划与受众期待的“不谋而合”,正所谓“历史的必然”。

二、散发地气与热力的真实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随着党和国家反腐的重拳出击,随着 “八项规定”的严防死守,十八大之后反腐工作强力推进成效显著,对于官员工作和生活作风的要求标准也愈加细化,整个社会都在呼唤“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清廉官风。但是,总体来看,腐败活动减少但并没有绝迹,反腐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防线尚未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工作繁重。反腐纪检领域的认识误区,如“节点拐点论”“联手反扑论”“限时赦免论”“影响发展论” “小题大做论”“为官不易论”“打击过头论”“运动刮风论”等依旧存在。

如何在表现这样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环境?导演李路坦言:“我们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反腐生态”,以积极姿态面对反腐斗争。我们认为,这个“真实”就是散发着地气与热力的真实。具体考查,至少在两个方面下了大工夫。

首先是导向意识:三观内涵的真实。剧中以沙瑞金、侯亮平、易学习为代表的“正能量群体”,令人信服地表现了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紧凑地告诉我们:党性强、人格正比所谓的“眼皮活”“情商高”重要得多,有用得多。日前有一种理论,认为曝光就是“揭黑”“抹黑”,就是“负能量”。其实,摧枯拉朽与弘扬正气、惩恶与扬善是一张纸的两面,不可分割,反腐提高了执政党的威望,震慑了城狐社鼠,永远是正能量。不少网站都推出了该剧十分犀利的“经典台词”。例如第 1集里 “小官大贪”赵德汉面对“亿元屋”彻底崩溃,求饶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这是不少贪官在忏悔录中的“套路”——检察官侯亮平怒斥:“你大把大把捞黑钱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中国农民那么倒霉,有你这么个坏儿子! ”再如第 17集反贪局陆处长的台词:“贫富差距太大带来的被剥削感 ,权力不受监控带来的不公平感 ,社会保障不足带来的不安全感 ,这老百姓能不浮躁吗 ?这社会风气很危险啊 !”——这些台词,如果不是反贪局的干部说出来,恐怕有可能会被指责为“过度解读”乃至“别有用心 ”的。但是,恰恰是這些台词,昭示了邪不压正,“显示了我党反腐的决心 ”,赢得了受众热情的掌声。而剧中对于赵姓衙内的巧取豪夺心狠手辣、育良书记的拉帮结派权利私授、祁同伟的飞扬跋扈无法无天、高小琴的背靠大树作奸犯科,一一做出了深刻地揭示。所以,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人民立场的夯实与坚守,不是靠口号与文件去“落实”的,而是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在这里,“讲政治”就是突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浩然正气,这里的“导向”就是人民的名义与人民的正义。即便对于普通观众,该剧的教育与警示同样是实实在在的。“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 ”——无休止的贪欲正是软刀子割头,陆亦可台词引用的这两句《增广贤文》可谓恰到好处。

其次是新闻意识:生活原型的真实。不少观众说,前两集斗智斗勇的 “危机中开幕”,一下子把人抓住了。因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贪污 2.3亿的国家能源局原司长魏鹏远。欧阳菁用行贿的卡买名牌服装,原型来自南京浦口区反贪局的真实故事。高小琴那个富丽堂皇的“山水庄园”,不能不让我们记起当年王宝森擅自动用财政资金建造的“虎峰山庄”与前不久曝光的万庆良经常出入的隐秘会所“聚芳园”。而王宝森的结局与祁同伟一样:畏罪自杀。第40集里吴慧芬尖锐地“劝告”高育良:你必须找一个新的“靠山石”了——“老书记”在反腐高压下已经是“风化页岩”,触碰即粉碎,靠不住了——即刻让我们记起某“大师”对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说“帮你在办公室弄一块靠山石, :保证你一辈子不倒! ”更有红通、拆迁、信访、企业改制、土地纠纷、惩治懒政、“美女蛇”、包养情妇、虚假广告、乃至小学生抄作业付钱,都能够在生活与过往的新闻里找到“本事”与“原型”。为李达康做表情包而甘做铁粉的观众,盛赞李“活活就是个市委书记”,因为我们不少干部群众都见过或者听说过身边李达康的音容笑貌。而大家所以钦佩易学习的质朴谦和、刚正不阿,因为他做的一切无不与百姓的冷暖唇齿相依,而这样的干部身边就有。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剧中情节和现实紧密结合,以前人们认为不可能搬上电视荧幕,现在都出来了。这体现党中央和政府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现在不怕揭短亮丑,可以把现实问题赤裸裸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1]

三、“中國最会演戏的人”

据媒体报道, 2017年4月19日,因与热门电视剧中人物长相相近,某男子竟然招来一顿拳打脚踢。打人者周某怒不可遏:“你为什么要加害检察官? ”“入戏”太深的周某早就对身边的朋友说:“如果再让我见到他,肯定好好教训他一顿! ”与之相反又相同的是:一个在会所闹事的闲散人员居然声称:“你们无权处理我,我认识李达康书记! ”[2]一句话,《人民的名义》的“网红程度”,恐怕只有“雄安新区”话题可与之比肩。从艺术角度考察,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真实:艺术再现即审美观念的真实——演员真的把角色“演活了”。

虽然反腐剧有了十几年的间歇,但也有自己清晰的发展轨迹:开始是“抹白鼻子”的脸谱化,搭眼一看就是坏蛋;后来贪官总是是“善于伪装的能人 ”,真面目常常因为一个细节而凸显,大家看不了三集一定能够猜出结尾。而在《人民的名义》里,人物常常是立体化、多侧面的。不读小说,单凭第一印象,恐怕十有八九会给人物“排错队 ”。例如开始亮相之际,李达康、赵东来、吕梁都“不像好人 ”,蔡成功倒像是被欺负的“弱势群体”,而高育良教授更像是为弟子“背锅”的书生。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人物的复杂性绝非“一目了然”。例如高育良的几乎濒临“精神分裂”的挣扎:他甚至走到了沙书记的楼下要去举报高足祁同伟,但是终于止住了脚步,因为自己“屁股上有屎”。再如贪官丁义珍,居然在美国怒吼自己也要人的尊严,让人感到可恨之人亦有可怜之处。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就精辟地提出“莎士比亚化”,他强调要“用最朴素的形式把最现代的思想表现出来”,即“更加莎士比亚化”,不能“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3]。众所周知,在剧本创作与戏剧表演当中,能够真实地把握并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而《人民的名义》里一帮“老戏骨”为我们奉献了精彩的艺术。演员的面孔不断变换而各有张力,但无不透露强烈的生活气息。老演员许文广为了演好戏份并不多的丁义珍,反复揣摩角色,从穿戴、举止、语气上精益求精,为了飞机上与空姐的几句英语对话而“做了好长时间的准备”,终于把一个混迹官场多年、老道圆滑的副市长演活了。老演员张丰毅去找云南省委朋友学演省委书记,而“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承认,自己以往当过的最大的“官”,是《潜伏》里的情报处长陆桥山,并不熟悉省委常委的生活。但是,其表演之所以“老少通吃”、为许多 90后、 00后喜欢,以至于“粉丝团”席卷全国,正是因为艺术底蕴的深厚,使得这位老演员能够迅速把握住正义感、“工作狂”与“太大胆”“独断专行”的尺度,处处拿捏得恰到好处,演绎了一代人对于“当下中国”的理解。其前妻欧阳菁很不喜欢他的“政治说教”,而广大观众却是由衷佩服这位坦坦荡荡、磊落凌厉的共产党人。再如祁同伟,在“暗杀侯亮平”一幕中,同样是唱“智斗 ”,但是彼时的“胡司令”嗓音已经有点沙哑,色厉内荏的紧张悄悄地暴露了出来。

尽管编剧与导演为了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的需要,设置了不同的戏份,但是总体看来,该剧的推进迅速,节奏感鲜明,剧情推动十分有力。例如“一一六事件”的引爆、侯亮平机场拦截欧阳菁的惊心动魄、赵瑞龙鸿门宴暗杀的残虐险狠、陆亦可争分夺秒抢证人的机智无畏、“跪式窗口”的细节贯穿始终无不真实可信,扣人心弦,发人深省。

内容决定形式,剧情挑选演员。现在看来,这样一个“写到副国级”的重大题材,必须由一班“中国最会演戏的老戏骨”与成熟的中青年演员担纲——与老艺术家配戏,陆毅的压力可以理解,但其表演的稚嫩一目了然。再年轻一辈的 “小鲜肉”们,领悟角色已经不易,表现得了大起大落、藤萝交葛的转型期社会吗?可以说,作为“当代剧中最宏阔的一部戏”,一味追逐 “小鲜肉”而仅仅关注市场是短视的,至少是对艺术的忽略。同时,对于该剧的喜爱也说明了受众审美意识的成熟。“达康书记”深有感慨:“网友们如此喜欢这部戏,喜欢李达康,我真的没想到。说明现在中国人观影素质之高,出乎人的想象。 ”

当然,后来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青天意识”并非“法制”、平行蒙太奇过多而影响了观剧体验、个别演员的表演尚欠火候等等。但是,所有的瑕疵都无法撼动一个事实:这是一部观众渴盼既久的反腐力作,其力度与深度、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开辟了一片“微时代”反腐剧的新天地。

“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贼不生。 ”“主旋律”同样可以赢得受众与市场,意味着该剧政治与经济意义。而艺术表现的到位,使得该剧必将载入当代影视的史册。

猜你喜欢

名义微时代
假蜂蜜
名义的背面
以人民的名义
微美学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爱国婊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赌上爷爷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