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高效探究平台构建灵动语文课堂

2017-06-14惠晓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内驱力探究性语文课堂

惠晓丽

语文课堂追寻的是师生潜能的尽情释放,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不断尝试、调整,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让原本沉静的学生活动起来,在探究性学习中彰显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适时地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碰撞、交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沃土”。

一、抓住契机,巧妙引导,激发探究的内驱力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一定的发挥,探究性学习也较为积极,但仍感觉欠一把火。

教师需抓住探究性学习的契机,适时进行调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高效,显得至关重要。就像“审美”一样,如果让你一直盯着一个美的东西看,眼睛势必会产生疲劳感。学生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如果一味地强调探究性学习,不分主次地乱来,过多、过频,势必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

例如,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幼时记趣》,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后,就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进行理解。到这一环节,教学活动设计得很好。可是接下来翻译语句时,“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这一句如何翻译?教师居然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就是探究性学习的契机选择不够恰当。

笔者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无需进行探究性学习;只有学生个体无法完成的任务,放在组内和组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探讨才有价值。就像孔子所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探究性学习适度、适宜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的话,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动力就会减小。

所以,探究性学习不能只注重“形”,不注重“神”,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出现低效探究性的现状,而要反思:什么时候探究性?为什么要探究性?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思考了这些问题,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而定,抓住契机,适时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二、精心设计,选择内容,提升探究的有效性

灵动的语文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可以让个性得到更好的彰显,潜能得到更好地释放。但有的教师理解存在误区,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事,什么都交给学生,其实这不是“放手”,这是“放任”。

在学生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既是参与者,更是管理者、引导者、監控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必须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加强指导,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同时,语文课堂的探究性学习要提升有效性,教师还要注意精心设计,选择合适的内容,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例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时,为了理解作者的“痴”,教师及时地设计了几个问题:(1)张岱是在什么样的天气去看雪的?(2)在这样的天气,独自一人去看雪,从他的行为中你能看出他什么性格吗?(3)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件事痴迷不痴迷呢?

这三个问题中,前两个问题是为第三个做铺垫的,无需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简单的思考即可作出回答。第三个问题,到底“痴迷不痴迷”呢?教师可引导学生适时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同时可以畅谈自己的独特感悟。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积极主动,课堂气氛非常好,而且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真实而独特的思维火花不断进射。学生能够明白:张岱痴迷的是眼前西湖的美景,痴迷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他的情趣是高雅、脱俗的。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深度,再适时引导学生谈谈古代文人的孤独情结,课堂教学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这节课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精心设计,选择的内容有探究的价值,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地思考。而且,这一问题的设计与选择给学生的课堂探究性学习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扩宽了学生交流的空间。太简单的问题没有探究的价值,教师要学会合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不断地挖掘、探究,在探究性学习中质疑、解惑,互帮互助,学生就能感受到探究性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进而提升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眭。

三、注重互动,强化竞争,调动探究的积极性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在小组或全班探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独特的见解,往往能拓宽思维,深化自己的认识。小组之间的互动与竞争,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笔者采用竞争机制,组内成员之间互相竞争,组与组之间互相竞争,比着学、赛着学,来一个“学习大比拼”,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找到快乐,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快乐大本营”,教学相长、生生互学、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

笔者还尝试着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各组之间经常互换组长及同号组员,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进步和发展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尝试发展起来,保证竞争的有效进行。

在执教《生命与和平相爱》一课时,笔者采用竞争机制,让每一个组发挥探究性学习的功能,相互比赛,看哪一个组一节课得分最多。学生在课堂上,调动了学习情绪,激发了学习愿望,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也增强了,而且还充分体会到了探究性学习的乐趣。这节课,学生在竞争,也在思考,在思考中他们的思维也在不断走向深入,了解了犹太民族珍惜生命、向往和平的感情,这也正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所在。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调动了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斗志,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也让语文教学在有效探究中逐步走向高效。

四、尊重差异,多元评价,强化探究的意识

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学生探究性学习中,需要尊重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除了评价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对错,还要对组内的探究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对小组中是否每个人都有了进步作出肯定。例如:在执教《热爱生命》一课的时候,在“品读情节,走近人物”环节,教师适时地发挥引导作用,强化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将文章的主旨挖掘得准确、到位。

还记得,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展示的:“请大家看第10段,‘饥饿的疼痛是剧烈的,它一阵一阵地发作,好像啃着他的胃,疼得他不能把思想集中在去狄斯河必经的路上。虽然如此,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硬汉。”其他学生顿时鼓起掌来。这时,又有一位学生适时地进行了探究:“我认为刚才刘佳同学,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也是一位‘硬汉,大家说呢?”大家纷纷表示赞成,课堂气氛被推向了高潮。我想,这就是多元评价的魅力。

教师在对学生的小组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可以把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参与积极性、合作诚意、合作技能技巧和小组总体成绩等方面作为学生评价的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样的评价机制能激励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尽心尽力,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展开,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逐步走向高效,走向灵动。

总之,语文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全人”发展,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逐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让语文课堂更加开放,更加高效,更加灵动,学生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乐在其中。

猜你喜欢

内驱力探究性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破译自推娃的密码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