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综述
2017-06-13孔松虎史友宽
孔松虎,史友宽
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综述
孔松虎,史友宽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54种体育类期刊上搜索到的98篇体育团队凝聚力相关科研论文进行分析得出,论文作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3-37岁;职称主要为副教授,论文发表年代集中在2007年之后,基金项目所占比例较大;科研论文多来自体育院校核心期刊,关于竞技体育团体凝聚力的研究最多。建议加大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出适合我国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理论模型及评价体系,将研究应用于实践,服务于实际。
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综述
时至今日,人与社会的关系越发密切,人的社会属性则显得比以往更为显著和重要。体育能促进人的个体社会化,在人的整个社会化过程中,体育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作为内容还是作为手段,体育运动都是不可缺少的[1]。团队是人个体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团队精神则是人的社会属性在社会团体中的重要体现。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精神财富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体育团队又是整个体育系统中极为活跃的子系统。它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同时又是精神文明的使者[2]。体育团队要想在比赛中获得理想成绩,必须要不断地全面提升本团队的综合能力,团队凝聚力作为团队的最基本的一个心理特征,是体育团队的核心所在。甄国栋认为,运动队的凝聚力是指运动队成员之间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它由运动队的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两部分组成[3]。张忠秋(1996)认为运动队凝聚力的实质就是反映一定运动群体成员在目标、情感和行为的整合力量[4]。Patterson和Carron等人(2005)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团队凝聚力和团队规则及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也有研究表明体育文化也是影响运动队凝聚力的因素之一[5]。然而国内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还比较少,只有吕刚和种添发(1990);张立(1993);张忠秋(1996)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测量进行了研究,除了这些,目前的相关研究仅有经验性的探讨和总结,而且并不系统、全面,尚缺具体的操作措施和实证性研究。刘一民、周强和马德森虽然近期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有所突破,但是这些还远远不足。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体育类期刊有关于凝聚力研究的回顾与分析,总结和归纳中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以促进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和实际应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54种体育类期刊中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98篇科研论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系统查阅了54种体育类期刊(包括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和38种体育类非核心期刊)中篇名中含有“凝聚力”的科研论文。对检索到的112篇相关科研论文进行筛选,得到98篇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论文。整理得出论文、论文作者和论文内容的基本信息及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分类等。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检索到的98篇科研论文按照作者年龄、学历、职称及科研论文发表量、基金项目、发表期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8项内容进行了分类和整理统计。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所得分类和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论文的基本信息
2.1.1 论文发表年代分析 所调查98篇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论文发表年代从1990到2016年,其中1990-1994年有4篇;1995-1999有9篇;2000-2004有10篇;2006-2009有17篇;2010至今有58篇(见图1)。论文发表量的总体趋势呈上升趋势,可见体育团队凝聚力研究越来越受学者的关注。2007年之前,每年平均只有1.69篇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论文的发表,在2007年以后,相关论文的发表量上升速度开始加快,达到每年平均3.74篇。这是因为2008年为我国的“奥运年”,体育及奥林匹克运动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6],并且近年来团队项目成绩不理想,许多学者想寻其究竟,团队凝聚力便是原因之一,因此,科研工作者对体育团队凝聚力这一热点的研究量开始增加。逐年上升的研究量,为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便于后人参考借鉴。年代最早的是杭州大学的李宁于1990年在《浙江体育科学》上发表的《试论大学生球队凝聚力的培养》,最近的是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王深教授于2016年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业余体育团队凝聚力对成员锻炼坚持性的影响机制:有调节的两层中介模型》。期刊《冰雪运动》在2011年1年的时间内发表了4篇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科研论文,其中3篇均来自齐齐哈尔市冰上运动项目管理中心。
图1 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论文发表年代分布图
2.1.2 论文发表期刊分析 所检索的98篇文章中,有61篇来自于体育类非核心期刊,37篇来自于体育类核心期刊(占37.76%),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如此之多,可见体育团队凝聚力在体育科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有期刊中,来自《当代体育科技》的有10篇、《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的为8篇,其次为《体育科技文献通报》和《冰雪运动》,两者发表数均为6篇。在体育类非核心期刊中,《当代体育科技》《体育科技文献通报》《冰雪运动》和《体育世界学术版》是体育团队凝聚力类科研论文的高发表期刊;在核心期刊中,体育院校核心期刊发表此类论文数为28篇,占75.68%,可得知体育院校类核心期刊是发表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论文的主要期刊,可见体育团队凝聚力这一研究对象很受各大期刊的重视。
2.1.3 论文基金项目分析 论文的基金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有关部门对该研究课题的重视度。所调查的98篇科研论文中,有22篇具有基金项目,占总论文数的22.45%,共有基金项目27项,国家级基金项目有9篇,占33.33%;省级基金项目有11篇,占40.74%;院校级基金项目有7篇,占25.93%,由此可看出国家对体育团队凝聚力方面的科学研究很重视。在22篇具有基金项目的科研论文中,同时具有两项基金项目的有2篇,还有1篇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王深教授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上发表的《业余体育团队凝聚力对成员锻炼坚持性的影响机制:有调节的两层中介模型》,该科研论文的基金项目达到了4项,分别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一般规划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和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可见国家和该省对这一课题的重视程度之大。在统计中,基金项目分布在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有14篇,占63.64%,体育类非核心期刊占据较少。
2.1.4 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有56篇文章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描述,共计约12种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为问卷调查法,其次为文献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量表测量法、实验法等。其中1篇论文中使用1种研究方法的为13篇,占23.21%;使用2种方法的为17篇,占30.36%;使用3种方法的为11篇,占19.64%;使用4种方法的为12篇,占21.43%;使用5种方法的为3篇,占5.36%。一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占了76.79%,可得知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科研论文倾向于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研究,对于体育团队凝聚力这一特殊的概念,很难直接测量,因此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较多,再辅以文献资料,可以更加完善自己研究。
2.2 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论文作者的基本信息
2.2.1 作者的年龄 在所统计的98篇科研论文中,标明第1作者出生年限的有72篇,年龄在23-27岁的有13人,占18.05%;年龄在28-32岁的有9人,占12.50%;年龄在33-37岁的有31人,占43.06%;年龄在38-42岁的有8人,占11.11%;年龄在43-47的有7人,占9.72%;年龄在48岁以上(48-53岁)的有4人,占5.56%。可得知我国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33-37岁。总体年龄跨度为34年,平均年龄为35.53岁,年龄跨度和平均年龄均较小。年龄最小的为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王珏,他在《体育科技》2014年第4期发表《拓展训练对高校足球队团队凝聚力的影响》一文时为23岁,该科研论文是“贵州师范学院 2013 年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年龄最大的为齐齐哈尔市冰上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高级教练员侯文才,他2011年在《冰雪运动》上发表《冰球项目构建团队凝聚力的核心价值》一文时,年龄为53岁,说明相关研究人员年龄跨度过小,建议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应当加大相关研究,为体育团队凝聚力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2.2.2 作者的学历和职称
表1 体育类期刊体育团体凝聚力科研论文作者学历和职称分布表
在有据可查的54名作者(第1作者)中(见表1),学士学位有1人,占1.85%;硕士学位为39人,占72.22%;博士学位为14人,占25.93%,可见,硕士和博士学位科研人员为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论文的主力军。标明职称的有54人(第1作者)(见表1),占总人数的55.10%,教授有4人,占7.41%;副教授有16人,占29.63%;讲师有26人,占48.15%;助教有3人,占5.55%;教练员有5人,占9.26%。讲师和副教授为主要职称,两者合占总体的77.78%,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些人员提升空间还很大,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位,进行较多的科学研究也属正常。教练员有5人,其中1名高级教练员,4名中级教练员,教练员具有较强的运动技能和丰富的训练与教学经验,应当积极学习科研知识;而高职人员,则应当学习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多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科学研究的帮助很大,有利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研究的发展。
2.3 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论文研究内容分类
根据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论文中凝聚力的研究对象,将论文分为4类,分别为:竞技体育团队凝聚力、学校体育团队凝聚力、业余体育团队凝聚力和其它类研究。
2.3.1 竞技体育团队凝聚力 竞技体育团队是指为了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而聚集在一起的运动员,主要为一些职业运动队。在所调查的98篇体育团队凝聚力科研论文中,研究方向为竞技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有48篇,占总数的48.98%,是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种。发表时间从1991-2015年,跨度比较大,在2007年以后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数量占绝大部分,说明北京奥运对其影响比较大。周强2011年对影响中国部分甲级球类运动队凝聚力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且在其研究中确定的回归方程可用以检查和评估我国球类甲级运动队凝聚力水平的高低。我国部分球类甲级运动队凝聚力水平对运动员动机水平的影响作用明显,运动队凝聚力水平的高低与运动员的进取心、动机、决心、义务、自信、情绪控制、坚韧精神和训练能力等感情行为关系密切[7]。孙有平的《试论集体项目运动队的凝聚力》,侯会生的《中国足球超级俱乐部队凝聚力调查分析》和周玉强的《浅谈运动团体中的群体凝聚力》等科研论文,对竞技体育团体凝聚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3.2 学校体育团队凝聚力 学校体育团队主要包括学校运动队和体育教学中教学班,与竞技体育团队不同,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课下生活质量、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和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所检索的期刊中,共有32篇科研论文是关于学校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占总体的32.65%,所占比例仅次于竞技体育团队。窦海波2015年指出,团队凝聚力是团队冲突、团队动机和教练领导力与球队生命力的中介变量,但不是目标明确度与球队生命力的中介变量[8],这对今后学校球类运动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渠扬的《群体心理视域下高校体育课凝聚力的研究》对体育课上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基本情况和差异进行了研究。邓义伟的《学校体育中群体凝聚力、努力与个人成绩关联研究》、张军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退出意图关系研究》和初少玲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魅力领导行为和团队凝聚力关系研究》等科研论文均对学校体育团队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3.3 业余体育团队凝聚力 查阅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检索网站和一些相关书籍,并没有涉及业余体育团队的明确定义,笔者认为,业余体育团队是指人们运用自己闲暇时间,以健身娱乐为目的进行体育锻炼而形成的体育团队。所有文章中,关于业余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只有3篇,仅占总数的3.06%。1篇为陈光伟2010年在《体育科学研究》上发表的《节庆体育对社区文化参与及社区凝聚力的作用》,这篇文章有2项基金项目,分别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论文就节庆体育现状和其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节庆体育促进社区文化参与、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对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另1篇为张铁明发表的《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心理资本与群体凝聚力关系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乐观、自信、年龄、学历对群体凝聚力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心理资本维度中的希望、宽容、感恩与职业、月收入对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具有高度显著性[10]。最后1篇为2016年王深发表的《业余体育团队凝聚力对成员锻炼坚持性的影响机制:有调节的两层中介模型》,这篇论文也是本调查中距今发表时间最近的,它有4项基金项目。论文中指出,锻炼坚持性不仅包括日常规律性的锻炼行为习惯,还包括个体为此付出的意志努力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等3个维度[11]。体育锻炼最艰难的就是坚持,只有坚持体育锻炼才能达到身心皆宜的最佳效果。王深对这一点结合凝聚力进行了研究,成员所在群体的凝聚力越强,越能反向弥补或减少成员因锻炼自我效能低下对其锻炼坚持性产生的不利影响。虽然只有3篇论文对业余体育团队凝聚力进行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无论从基金项目还是从发表期刊来看,都可看出它们的重要性。业余体育团队在体育群体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现在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这几篇论文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3.4 其它类研究 在所查阅的文献资料中,其它类研究主要包括体育团体凝聚力研究现状、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多维综合评价体系和体育运动与民族凝聚力等,共计15篇,占总体的15.31%。游佐华认为,互动的作用为:增强队员之间的认同感;增强队员的集体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产生互补性帮助;减少队员间的攻击型心理与行为;能使教练员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12]。马德森发表的《体育团队凝聚力多维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就凝聚力对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团队的影响进行了多维综合分析[13]。漆昌柱的《运动群体凝聚力研究的现状与方向》和马德森的《体育团队凝聚力系统分析》等科研论文,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研究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在所统计的98篇科研论文中,作者年龄总跨度为34年,主要集中在33-37岁,平均年龄为35.53岁,科研群体年龄总体年轻;作者的学历主要为硕士和博士,职称主要是副教授和讲师,并包括5名教练员;论文的发表年代主要集中在2007年之后,由于奥运会等热点的存在,科研人员对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急剧增加;具有基金项目的论文有22篇,共计27项,论文有57篇来自于体育类非核心期刊,41篇来自于体育类核心期刊,可得知体育团队凝聚力受到的重视程度很大。论文研究内容分为4类:竞技体育团队凝聚力、学校体育团队凝聚力、业余体育团队凝聚力和其它类研究类,其中竞技体育团队凝聚力研究最多。
3.2 建 议
国内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尚浅,国家和省市地区应当加大该方面研究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促进相关研究;竞技体育方面,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适合我国自身体系的体育团队凝聚力理论模型,增强我国团体项目体育团队凝聚力,以创造出更佳的成绩;各高校和相关科研部门,应当鼓励高职、副高职科研人员与一线教练员相结合,使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更加科学化;近年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加,应当多组织该方面研究的学术交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理念,以促使体育团队凝聚力稳进发展。
[1]曹湘君. 论体育的功能[J]. 体育科学,1985(03):24~27,62.
[2]刘一民. 论体育团队精神[J]. 体育科学,2003(03):58~63.
[3]甄国栋.浅论运动队的凝聚力[ J].安徽体育科技,1997(2):15~18.
[4]傅海金.论述90年代我国运动队的凝聚力问题[ J].体育科研,1999,20(2):24~25.
[5]欧胜虎,符明秋. 运动队的群体凝聚力研究综述[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06:43~46.
[6]孔繁敏.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 体育文化导刊,2007(01):33~36.
[7]周 强,夏正清. 我国部分球类甲级运动队凝聚力及其对队员动机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01(03——:28~31.
[8]窦海波,丁振峰,刘传海. 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凝聚力与团队效能关系之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3):132~138.
[9]陈光伟,李志清. 节庆体育对社区文化参与及社区凝聚力的作用[J]. 体育科学研究,2010(01):36~39.
[10]张铁明. 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心理资本与群体凝聚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02):58~63,100.
[11]王 深,刘一平,谷春强. 业余体育团队凝聚力对成员锻炼坚持性的影响机制:有调节的两层中介模型[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03):73~80,85.
[12]游佐华,汪 焱. 互动——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最佳方法[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1):9~10.
[13] 马德森,刘一民.体育团队凝聚力多维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152~154.
Research Reviews of the Sports Team Cohesion
KONG Songhu, SHI Youkuan
P.E.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analysis 98 relevant research papers in 54 kinds of sports periodicals and gets the results that the authors’ ages are between 33-37 years; their main titles of a technical post are associate professor; their research papers are published after 2007; fund projects have a larger proportion; most of the research papers are from sports colleges’ core journals; most of the researches are about the sports team cohesion. Advice: To increase th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investment of sports team cohesion and to come up with a suitabl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o apply researches to practice and serve the actual.
Sports team; Cohesion; Research review
1007―6891(2017)03―0008―04
10.13932/j.cnki.sctykx.2017.03.03
G80-054
A
2016-10-10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