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排球类书籍综述
2017-10-14谷进朝
谷进朝,李 鹏
新中国成立以来排球类书籍综述
谷进朝,李 鹏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
对1933年至2015年间314本具有代表性的排球类书籍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发现:随着人们对排球运动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各个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特点,排球书籍的种类越来越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与提高。建议在出版的数量与种类上,继续丰富;在教材的更新上,缩短更新年限,有规律的进行更新。
新中国;排球;书籍;种类
1 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书籍是知识传递、扩散、储藏、累积的主要载体。相比较于期刊,书籍是作者思想更为深刻和谨慎的积淀与凝练,流传时间更长,影响力可以渗透到其它专业领域乃至学术圈之外。因此,对一学科学术发展状况的了解,可以通过分析该学科的书籍出版来获得”[1]。
自从1905年排球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历史。中国人对排球的看法、认识,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任何一种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实施,都要遵循相应的规则或条文,以此来约束参与者,或制定相应的内容引导人们学习,充实其内容,提高人们的积极性,推动此项运动的发展。书籍作为一种“媒介”,在传播文明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排球书籍的出版对排球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自从美国人威廉摩根19世纪末发明了排球,相应的排球规则也应运而生。国外很早以前就有了排球书籍的出版,而中国的排球类书籍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本文搜集了从1933年到2015年间的有关排球类书籍314本。研究旨在发现其中的现象与发展历程,不同类别排球类书籍出版的状况与特点,找出出版规律,在以后的排球类书籍出版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改革或提高,为排球书籍的科学化发行提供可循的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搜集到的314本排球类书籍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检索到有关体育类图书的科研文献6篇,通过读秀在线搜索到130本,图书馆借书55本,孔夫子旧书网购买139本。
2.2.2 逻辑分析法 对所得的资料进行对比分类,然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观点。
3 结果与分析
3.1 国内排球书籍出版的基本概况
图1
1933年至2015年,共搜集到排球类书籍314本,1938年至1947年间没有排球书籍的出版,从图1可以看出:(1)排球书籍出版的数量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其中一些特殊时期的提高曲线并不稳定,最为明显的就是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初,出版数量明显下滑,10年间(1962—1972)仅仅出版14本。1983至1987年出现了第2次下滑,5年间共出版6本。2007年至2015年出现了第3次明显的下滑。(2)1933年至1937年共出有2本排球类书籍出版。建国初期,出版数量出现了第一次高潮,1953年至1957年间出版15本。1973年至1987年间,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期间15年,共出版32本。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也是处于一个相当稳定的状态,但较之前有明显提高,共出版排球类书籍44本。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出版数量急剧上升,最明显的是2003年至2007年,5年间,共出版排球书籍85本。
3.2 不同类别排球书籍的发展概况
图2
对搜集到的314本排球类书籍进行整理分类,分为教学训练类、人文类、裁判法则类、其他类等,由图2的可以对比看出,教学训练类书籍占到总量的70%,裁判法则类、人文类,占的比例均为12%,其他类为6%。表现出了教学训练类占到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对排球的教学与训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1 教学训练类书籍 教学训练类书籍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定义,因为排球教学中涉及教学与训练。而且教学训练类书籍占总书籍量的70%,这是相当庞大的一类书籍。单独分析此类书籍时,认为还可以将其分为教材类书籍与训练类书籍。
(1)教材是个比较大的定义,他是指供学习使用的资料,“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各时代的教材均带有时代烙印。排球学科知识在其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同排球运动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2]排球类书籍中,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统编教材;二是其他类教材。自从1961年国家体委编写的第一部排球讲义的诞生以后,中国的排球教材陆陆续续出版有几十本,这些书籍的出版为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排球教育的发展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整体来看,各类教材中,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占据了教材的主导地位。选取了10本具有代表性教材进行对比。发现两个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各自有着自己的出版规律,有自己的内容修正与补充的现象。由表1可以看出,各个版本教材的基本信息,单独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5个版本的教材,可以发现1987版本的,无论在章节内容上,还是在字数与页码上,都与1997版本的有一定的差距。其中,第2章内容基本无变化,都是介绍排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二者除了教学与训练、裁判与规则、比赛、以及场地等内容之外,1997版的第8章涉及到了沙滩排球的内容,以及第9章的有关排球运动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基础,这是1997版与1987版明显改进的地方。1997版与2000版的对比,基本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后者对排球的技战术理论单独成章,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将2000版与2006版的比较发现,2006版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心理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将心理训练比较深入的进行了研究。在此版本中,有关软式排球的技战术以及排球游戏,都是比较有明显进步的地方。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几个版本的教材,经历几十年的修正与发展,直到2009版的发行,排球教材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排球教材框架体系。人民体育出版社的教材更新也基本符合上述的规律。二是其他类教材,通过统计可以发现,教材类中除了国家统编教材之外,还有其他版本的教材,它们也是在基于合理的排球教学框架与理论下编写的,在教学中同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例如,陈小荣主编的《排球》黄辅周等人编著的《排球》,赵子健主编的《排球》,陈铁成主编的《排球》等。
(2)训练类书籍也占相当大的比例,训练类书籍与教学类书籍一样,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一类书籍。训练是基于在教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领域就是竞技体育,当然在教学中也有应用。排球训练类书籍对排球运动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小到青少年的排球训练方案,大到国家队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其出版的数量,也不断增多,种类也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3.2.2 人文类书籍 人文类书籍在排球运动中的影响不可忽略,由于中国的排球事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女排在世界舞台上的光辉荣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分析人文类书籍可以发现:(1)由于20世纪80年代女排取得的辉煌成绩,这一时期是人文类书籍出版的高峰期;(2)2000年以后,人文类书籍的出版也是基本处于一个稳定的出版状态。这是由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文化的不断繁荣,出版社的不断增加,还有2004年女排再次取得世界第一的好成绩,这些因素都是人文类书籍出版的良好因素;(3)文类书籍中关于中国女排的书籍占了大多数,基本是描写女排的运动队生活以及运动成绩的。这是因为中国女排的发展运动史为排球人文类书籍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背景;(4)纵观整体排球人文类书籍,可以发现很多书的作者都是高水平排球队员或是排球教练员,因为这些人有着丰富的场上经验与训练经验,教练员撰写的书籍真实的反映了运动队的生活与执教感触。具有代表性的有郎平、袁伟民、陈忠和等。例如,袁伟民、张彩珍主持编写的《中国排球运动史》,郎平与陆星儿主持编写的《激情岁月—郎平自述》以及袁伟民的《我的执教之道》等,他们所著的书,将排球队员的训练与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人文类书籍的意义与教学训练类书籍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注重排球的技术与理论,属于实用性较强的书籍,但人文类书籍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带有较厚的文化气息,更多的侧重对人的思想与品格的培养与熏陶,此类书籍应该继续挖掘,继续深入的编写与出版。
表1 不同版本排球教材基本信息
3.2.3 裁判法则类书籍 裁判法则类书籍是伴随着排球书籍的出版而产生的,主要包括各个版本的裁判法则,排球各类竞赛规则,以此来约束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运动员的行为和语言等,使排球比赛顺利有序的的进行。最早的裁判法可以追溯到1934年,由吴邦伟所著的并由勤奋书局出版的《排球裁判法》,这是中国可以查到的第一本裁判法书籍。排球竞赛规则出现的相对较晚,直到建国初期195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委员会主持编写了《排球竞赛规则》,从此以后各个版本的裁判法与竞赛规则不断修订与出版。本文所搜集到的书籍中,排球各类规则书籍共39本,其中包含沙滩排球、软式排球、气排球3类规则6本。这些规则对排球的发展,特别是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行为规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则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性化、公平化。研究发现,规则类书籍出版的特点呈现出两大特点:(1)团体出版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委员会。(2)人民体育出版社是主要的出版单位,这些都体现出规则类书籍权威性,和大家认可性。
3.2.4 其他类书籍 正如以上所说的,在排球类书籍的分类中,教学训练类占了主要的地位,人文类与裁判法则类书籍也有一定的比例,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排球类书籍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如李洪滨,潘庆成编的《排球运动小知识》,肖德生主编的《软式排球游戏100例》以及《运动医学手册:排球》,各个版本的《排球游戏》等。此类书籍的发展概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排球文化的氛围不断浓厚,出版量还是保持在稳定发展的趋势。
3.3 沙排、软排、气排球书籍的发展
排球的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产物,沙滩排球、气排球、软式排球都是排球运动发展带来的副产物,他们是对排球文化的扩充与丰富,使排球开展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观赏性与趣味性也有所提高,参与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国外开展沙滩排球与软式排球早于中国,直到20世纪末,才得以在中国发展,并迅速得到大家的喜爱。最早可查到有关的书籍就是20世纪末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沙滩排球竞赛规则》与《软式排球竞赛规则》,2000年以后,沙排与软排的书籍发行量明显提升,共查到出版20余本。气排球是由中国创造的,是老年人体协五大竞技项目之一,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但是有关气排球的书籍却比较缺乏,是广大体育编写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3.4 “公园排球”类书籍的现状
公园排球作为一种新兴项目,作为排球副产物,与排球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无法对比的,公园排球的基础十分薄弱,2013年才举办了第一次比赛。据有关调查显示,首届公园排球公开赛只有38支队伍152名队员参加了比赛,所以公园排球还处于推广阶段,有关专门的“公园排球”类书籍还没查到,也许是以后排球类书籍发展的方向之一。
4 小 结
(1)不同类别的书籍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论在内容的广度上,质量上都在进步。教学训练类书籍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出版数量逐步增加。人文类书籍对排球的影响逐步加深,排球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裁判法则类书籍的各项制度与规则更加清晰明了。其他类书籍出版的方向更加多样,参考价值越来越高。不同类别的书籍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建议人文类书籍应该继续挖深,充分发挥其人文气息。
(2)软式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等方面的书籍都有所发展,规模有很大的扩展,内容在不断更新与修正。应继续鼓励发展此类书籍,丰富排球文化与人们日常的业余体育生活。
[1] 周 岩.中国大陆传播学书籍出版与传播学发展探讨[J].新闻界,2012(02):30~33.
[2] 陈雅玲. 建国以来(1950-2002年)体育图书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3] 陈铁成.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材体系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03):19~20.
[4] 史友宽,屈东华,周屹嵩.中国排球运动发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5] 排球教材编写组.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6] 吴中亮,李安格.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 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 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 排球编写组.排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11] 排球编写组.排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12] 排球编写组.排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13] 虞重干.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4] 虞重干.排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Summary of Volleyball Book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GU Jinchao, LI Pe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a.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314 representative volleyball books from 1933 to 2015, results found that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volleyball unceasingly,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eriod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olleyball, volleyball has more and more kinds of books, to meet the basic needs of the people on the learn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some places still need improvement. Recommend continuing to enrich in the number and type of publication, shortening the update period and updating regularly in the teaching.
New China;Volleyball; Books; Species
1007―6891(2017)03―0027―03
10.13932/j.cnki.sctykx.2017.03.08
G842
A
2016-10-21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