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2017-06-13李丽丽徐夫磊

新课程·上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设计开发智障儿童微课程

李丽丽+徐夫磊

摘 要:针对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单调重复的训练模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这种限制,在智障儿童康复课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障儿童;康复;微课程;设计开发

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缺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运动能力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康复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受到了教师及家长的欢迎,但由于受其专业性和时间性的限制,限制了康复课程在非康复专业教师和家长中的推广使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这种限制,在智障儿童康复课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针对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特点,初步形成了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为主的微课程资源体系,为智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撑,在学校和家庭康复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使用。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又称为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可视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微课的形式是自主学习,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载体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相对于普通课程,它是教育现代化在特殊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物化体现,是特殊教育人文化、差异化的具体要求。

二、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一)主题选择

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人类各种活动发展的基础,它与人的感知觉、思维活动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智障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的顺序与健全儿童是一样的,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随着年龄增长而向前发展。不同的是,智障儿童比同龄正常儿童发展起点迟、速度慢、最终达到的水平较低,特别是大肌肉群和技巧性运动及手部精细运动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对智障儿童科学系统地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改善其运动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学校根据正常同龄儿童运动能力达到的标准,制订了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的长、短期目标及康复训练评估标准。

(二)教材编写

在制作微课之前,学校根据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特点和训练内容,结合家庭康复训练实际需要,编写了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系列校本教材。这样不仅为儿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了可以遵循的范例,更重要的是为系统微课程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在校本教材编写中,学校针对以往的康复训练就是无数次的重复,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问题,采用亲子互动或游戏的方式,把康复内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有效的康复。

(三)教学设计

1.时间设计

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根据微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系列微课程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最长不超过10分钟。

2.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微课程主要是对智障儿童精细动作和粗大运动的一种技能训练,观看对象主要是家长和智障儿童。(1)在片头,开门见山地点明本课的主题、所需用品。(2)在具体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针对康复训练的重点进行条目式的知识讲解或对详细过程进行演示,突出重点内容,显露主干内容。(3)在结束时,采用鼓励性、号召性的语言,鼓励智障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进行康复训练。

3.模板设计

为了通过模板来引导微课程开发者使用稳定的结构框架,对思路、内容、资源进行有效的设计,建构了微课程设计模板,具体分两部分:(1)微课程信息表,主要是介绍本节微课名称、意图、适用对象、康复目标及器材准备;(2)微课程具体内容。根据微课程的内容进行构思和设计,将微课程设计内容填入微课程设计模板中。

4.教学语言设计

在微课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根据内容将讲解的语言和手势、动作、表情融合在一起,要求语言准确、简明,富有感染力,突出重点;手势、动作、表情清晰明了,与内容讲解达到一致。

(四)微课的录制

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系列微课视频,主要采用拍摄的方法进行录制。拍摄器材采用手机或摄像机,确保在录制过程中的视频质量。我们在整个录制过程中主要采用固定镜头,针对讲解内容的重点或者动作比较难掌握的,则采用近景和特写小景的画面录制。

在录制微课视频时除了注意镜头的切换,还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录像场景周边的嗓音和环境,确保录入的声音清晰无杂音,保证画面里的物品整洁有序,颜色不能花哨,以免喧宾夺主,分散观看者的注意力。

2.要注意光线的明暗,尽量顺着光线录像,防止背景光的亮度高于主画面中的人或物,防止画面模糊看不清、亮屏或黑屏。

3.使用的录像设备不要抖动,特别是近距离拍摄时禁止画面晃动,注意特写镜头的拍摄角度,镜头拉近时要缓慢。

4.视频在开始或结束录制时,前后要留有5~10秒的空白,为后期制作统一标志,加入微课内容及制作者信息,加入转场特效等留出足够的时间。

(五)后期制作

在后期制作时,需要对原视频有瑕疵的地方进行剪辑修改,或根据平台要求进行格式转换,为了美观进行统一片头片尾的制作等,这就需要借助电脑软件进行后期制作。在后期视频制作中,我们利用Power Director 8.0软件对视频风格做了统一设计,并对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剪辑。片头与片尾均采用和视频像素一致与内容相关的卡通图片为背景,片头显示微课名称,片尾显示制作者信息。从片头到正题、正题到片尾及正题中远、近镜头及特写镜头的转换都增加了转场特效,增强了微视频的流畅度、整体性和美观度,并在主要环节适当加入文字提示或说明,根据内容增加了背景音乐。

三、微课的应用与推广

(一)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广受欢迎

微课的出现,为康复训练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具体的表达工具,激发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康复训练单调的学习模式,使康复训练在愉悦的环境中落到实处。

(二)微课在教师教学中易于操作

面对智力障碍学生,教师有时束手无策,那些看似简单的康复手法,要真正地在学生身上操作,往往无从下手。微课中专业的康复方法,清晰的康复训练步骤,使教师有了学习的范本,大大增加了学生有效训练的机会。“人人都是康复训练者”的理念,通过对微课的自学和实际操作中得到落实。

(三)微课在家庭康复中成效显著

有的家长凭借自己在课堂训练时的印象,在家中凭印象训练,往往会适得其反。微课的介入,打破了场地和时间的界限,优秀的微课可以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训练,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使用,提高了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微课在“互联网+”中得到应用

我们根据当前手机智能的普及、应用,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创新性地搭建了特教资源APP平台,将微课程等项目列入其中,家长通过在手机上安装APP平台不仅可以轻松获取所有资源,还可以通过注册、登录,在线与他人进行交流,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保证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柳樂.智力障碍学生抑制控制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王琳琳.智力障碍学生课堂适应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 2013.

猜你喜欢

设计开发智障儿童微课程
鞍山市防雷业务管理平台研究与开发
家庭日常餐厨垃圾分类处理器的设计开发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小学数学微课程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