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用药,存在三误区
2017-06-13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三种。临床最常用的是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5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我们常说的“五朵金花”分别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以及西酞普兰。这5种药物各有各的特点,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患者。遗憾的是,由于一些患者不了解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药物特点,以致走入用药误区,引起不适。
误区一清晨起床就服藥
抑郁症患者往往早晨起来时症状最明显,很多病人早上一睁开眼睛,就会感到一股强烈的无望感,觉得“糟糕的一天又要开始了”,心情尤其低落。而到了下午或晚上,经过一整天的活动,病人往往有了一些成就感和愉悦感,并且感到这一天就快过去了,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这就是抑郁症特有的“晨重暮轻”现象。一些病人选择早上服用抗抑郁药,以缓解心境低落症状,让自己尽可能保持一天的轻松状态。事实上,大部分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早晨服用,但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中的帕里西汀适宜晚上服用。该药主要通过改善5-羟色胺能系统治疗抑郁症,同时还有抗组胺作用,可以引起过度镇静、觉醒度下降和精神运动性活动降低。也就是说,如果病人早晨服用帕里西汀,容易引起困倦,没精神,影响白天的活动。晚上服药,则可以避免这些影响,还可以起到助眠作用。如果晚饭后服用帕里西汀,困倦非常明显,也可在睡前服用。注意,由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影响精神运动性活动,服用这类药物期间,病人应避免开车。
误区二服药期间饮酒
酒精对大脑有抑制作用,可以镇静。某些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例如帕罗西汀,如果在服用帕罗西汀期间饮酒,镇静作用会加强,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另外,酒精的代谢需要通过肝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代谢也需要通过肝脏,服药期间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如果长期饮酒,可以引起肝功能损害或下降,药物不能被及时代谢,会导致血药浓度上升,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和程度。
有些患者因为心情不好而饮酒,或者借酒精助眠。酒精确实能使人暂时麻痹,帮助入睡,但是往往会导致早醒。整体来说,助眠并不是好事。长此以往,不仅抑郁症状得不到有效缓解,还可能逐渐发展成酒精依赖,即对酒精成瘾,反而引起更多的健康问题。正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便是这个道理。
误区三 症状缓解马上停药
抑郁症是慢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而药物可以控制病情,降低复发风险。因此,在症状缓解之后,病人常常还需要继续服药,进行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服用抗抑郁药的病人应在专业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指导下停药,最好是经医生评估以后再逐渐减药,切忌不能自行停药,更不能骤然停药。多数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半衰期较短,如果骤然停药,药物很快从身体内代谢出去,血药浓度突然下降,可引起撤药反应。撤药反应主要包括五个征候群:①平衡失调,如头昏、眩晕、共济失调。 ②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③流感样症状,如疲劳、嗜睡、肌痛、寒颤。 ④感觉失常,如感觉异常、电击感。 ⑤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躯体症状多于心理症状,最多见的躯体症状是头晕、感觉异常、嗜睡及恶心,多梦、失眠、头痛等症状也较多。临床上一般采用缓慢减药、逐渐停药的方式,使血药浓度逐渐下降,从而避免撤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