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学形式下的城市滨水空间驳岸空间艺术设计原则

2017-06-13颜晓雯程思雨

牡丹 2017年9期
关键词:水区驳岸滨水

颜晓雯?程思雨

城市滨水空间是体现城市活力、文化等特征的重要场所,而滨水区相关景观设计丰富了滨水空间的组织形式,增强了人们参与空间的体验性。驳岸是滨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驳岸空间的合理设计,城市中滨水空间除基本使用与防护功能外,兼具游赏性与观赏性。本文基于形式美学的视角,整理归纳了城市滨水空间驳岸空间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原则,尝试为驳岸空间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性建议。

一、城市滨水景观竖向驳岸设计指导思想

城市中滨水区驳岸设计的主要着眼点是以人为本,使空间参与者在其中可以享受乐趣,提供舒适的休憩与游赏体验,其设计影响着人的行为活动,而人的活动也引导设计提供方便、舒适的滨水区景观。城市滨水区驳岸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人文特色等因素,突出开放与发展的时代精神,创造集生态、文化、特色、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景观设计。设计应充分考虑人性化需求,满足人们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等体验。除此之外,还应使驳岸设计可以积极适应环境需求,把生态效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使驳岸不仅仅是水工构造,更是人们观赏游玩的场所,是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驳岸空间的功能和作用

(一)基本防护功能

驳岸设计须满足最基本的水文防护功能,驳岸为直接限制水体形态的水工构造,所以在驳岸设计时最先需要考虑的便是安全防护功能,这也要求驳岸的设计与施工工艺均需要较高的标准,坚实、牢固、稳定,耐冲刷,耐侵蚀,在丰水期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可防止河水、湖水等水体的外溢,保护周边环境的安全。驳岸设计能形成安全且合理的水岸线边界,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二)游憩与观赏功能

游憩与观赏功能是驳岸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城市滨水区往往是城市最具活力与生命力的区域,是滨水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驳岸的设计限定了水体的边缘形状和轮廓。驳岸材质、结构、形式的美观性与人们在滨水区的游赏体验有直接的关系。驳岸作为城市与自然的衔接空间,具有视觉过渡的作用,也是人们与水亲近的最主要载体,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景观美学在驳岸设计中的作用,提升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审美体验与休憩体验。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

驳岸为水陆的边沿地带,是水陆生态的过渡空间,有着边缘效应,是水生态、湿地生态、陆地生态的结合区域,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是生物多样性体现较明显的区域。因此,良好的生态型驳岸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为不同水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良好的环境,有缓冲和保护生态系统的作用,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有机循环有巨大作用。

三、城市滨水景观竖向驳岸设计原则

(一)安全稳固性原则

驳岸的初期功能是限制水的轮廓与流向,而在限制水的轮廓与规范水的流向的同时,驳岸也会受到来自水流淌过程中惯性的冲刷和土压力的侵袭,因此在驳岸设计中,其首要前提就是保证驳岸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之前,应充分开展现场调研活动,针对土壤构成、水位高低变化、水岸线岸坡的基本构造、水的流速等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潜在的危险性,验算结构的稳定性、抗倾覆能力、抗滑坡能力等。安全性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需考虑的第一准则,它是其他一切因素的基础与保证。人们在滨水区域活动与休憩时,时常会发生跌落溺水等突发事故,而究其原因,可能并不仅仅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疏忽所致,也与周边环境和安全性设计有密切关系。

(二)协调整体性原则

驳岸的形成是综合作用力的结果,它与自然循环、地理、气候等有重要联系,其过程构成较为复杂的系统,而驳岸便作为系统中的一部分,它的改变也会影响整体景观面貌的变化。驳岸带状空间的设计,需要在保持各段设计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衔接与融合,与城市所形成的空间形象与视觉感受相呼应,成为整个城市滨水区景观的一个要素,成为有机的一部分,而非简单空间的反复叠加与堆砌组合。它需要更好地为整个景观环境服务,所以,其色调、形式、材质等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整个滨水区的设计更加富有整体性。

(三)良好亲水性原则

亲水性原则是城市滨水区驳岸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的活力、生命的延续均与水密不可分。对于水的需求,人们还有赏水、戏水等活动,而亲水的定义也不仅仅停留在空间上的接触,还有与水接近精神层次的渴望与需求。城市滨水区驳岸的设计应区别于普通的堤坝驳岸,驳岸景观主要包括驳岸及相衔接水体,由于其位置、构造与功能的特殊性,所以形成的景观也具有特殊性。景观设计中的亲水性是驳岸设计所固有的性质,好的亲水性设计意味着给空间的参与者可以带来更多的乐趣与体验感,使人有较好的视觉与心理体验。

在驳岸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亲水性设施的设计,如亲水平台、台阶、木栈道等。驳岸作为陆域和水域的边缘地带,是拉近人与水之间距离的最直接载体,通过灵活设计驳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场地地域性原则

场地的地域性也是驳岸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人们不仅需要保持驳岸设计的协调整体性,更需要了解场地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地域特征,采用不同的驳岸设计方法,使驳岸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水岸环境。在此原则上,因地制宜,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基本地理情况,通过现场调研,文献资料查阅,对地下水位、降水量以及冻土层深度等地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忽视场所地域性的限制,只追求形式的驳岸设计不具有科学合理性,会造成驳岸设计的缺陷。

除此之外,在进行驳岸设计时,应全面考虑整个滨水区域的环境氛围,确保其使用材料、形式等与整体环境相吻合,设计风格应与该项目的设计语言相一致、风格相协调。

(五)环保生态性原则

在李胜的《园林驳岸构造设计与实例解析》一书中,作者认为生态本身不具备褒义与贬义,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动植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生长空间,可以保持滨水区域的能量平衡,并且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完善与循环。

驳岸作为水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是不同生态系统的交汇处,生态敏感性较强,而驳岸自然生态的发展与保护也是城市滨水区规划与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如生物多样性、水源和土质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在城市空间里,硬质建筑、沥青街道、拥挤人群使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调,破坏生物的繁衍与栖息。所以,在进行城市滨水区驳岸设计时,应参照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保护自然景观,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积极增加景观的异质性,促进生态系统的有机循环,架构绿色生态的城市滨水蓝带体系,促进滨水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六)场所共享性原则

城市滨水区在驳岸设计中应保证滨水区水岸线的居民共享性。在驳岸设计中,布置水岸线林荫道、观水步道、台阶式观景平台等景观元素,是提高滨水区域共享性的有效方式。滨水区域通常是城市交通最为繁忙的地方,是各种交通的换乘集中区域。因此,交通可达性与地域的共享性使城市之间相互衔接的重要保障。

在此基礎上应考虑驳岸的使用对象,考虑不同适用人群对场地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场地,使设计具有广泛性和良好的大众参与性,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经济能力、身体情况的人群需求,进而传播城市文化,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

(七)美学游赏性原则

驳岸应结合人的观赏趣味体验进行设计,满足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的欣赏和对美景的心理追求。在驳岸设计中,驳岸的形式设计、材质选择、风格特色等都应与周边的实体建筑,以及整个滨水区的设计风格与特点相协调,符合其景观性原则,使驳岸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符合大众审美标准。

四、结论

现今的驳岸设计中,很多重功能而轻形式,导致虽然驳岸空间的安全防护性较强,但是长距离的驳岸空间缺乏特色,长距离水岸线驳岸形式呆板,视觉感与体验性相对较弱。驳岸空间是多领域、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专业,需要在基本地理环境、城市肌理、城市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结构相关内容,对驳岸基础与构造进行设计与把控,对驳岸景观性与游赏体验性进行设计与控制,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兼具美观性、体验性,从而实现驳岸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水区驳岸滨水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英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克莱德滨水区为例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
探究园林驳岸的构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