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译法看中国传统文化汉译英词汇空缺
2017-06-13黄婷婷
黄婷婷
语言深深地根植于文化,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是交流的工具,能反映文化,是文化的传播者。Claire Kramsch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也将它们的关系描述为“Language expresses reality, Language embodies cultural reality, Language symbolizes cultural reality”。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中西方文化在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社会习俗以及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更是反应了这一点。同时,这些因素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很多价值。在交际过程中,语言词汇必然受到多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透过语言可以看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英译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文化空缺现象就是其中的一种。在翻译过程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一种语言中存在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种现象被人称为“词汇空缺”。为了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思想上能够交流顺畅,人们必须在翻译过程中逐步探索处理文化空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中华文化是中国这片沃土上的特殊产物。因此,其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中国传统文化都被深深打上了这个民族的烙印。汉语的独特表达也和这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息息相关。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表层是语言之间的转换,其深层次是文化间的交流。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而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英语和汉语分别代表和反映的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词语空缺或文化空缺是常有的事,笔者认为应当采用灵活的方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英译中出现的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音译法,英语中有很多音译过来的外来词,而将中文音译出去也是可行的,过去二十多年里,有很多例子都表明这一方法行得通。
一、文化与翻译
词语的意义分为两种,一种为语言意义,另一种为文化意义。有学者将其称为“指示意义”和“文化内涵”。根据相关论述,所谓文化空缺指的是,只为某一民族所持有,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既可以是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词,也可以是该民族独创的词。
文化空缺词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化空缺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去填充这个“空白”,弥补文化的空缺,跨越异域文化的鸿沟是每个翻译者都要解决的难题。英译中国传统文化时,最大的困难就是翻译一些文化内涵比较浓的词語,例如,在介绍国粹京剧时,翻译者会遇到一些表达“唱、念、做、打”“生、旦、净、丑”“梅派”的词,这些表述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特有的,在英语中无法找到相应的对应词,现成的译法也是没有的。所以,如何翻译这些词汇也就成为翻译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之一。
二、词汇空缺
(一)京剧
京剧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乐舞,到唐代的集园百戏,再到宋代的南剧、明清的昆曲,都为京剧的形式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因此,京剧里的词汇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的“唱、念、做、打”其实指的是京剧表演的四大艺术手段,同时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是戏曲演员从小要训练、培养的。这里的“唱”指的是唱功,“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念”指的是音乐性念白,而“打”指的是武功。很显然,如果只是按照字面上进行翻译,如“singing, reading, acting, fighting”则完全体现不出京剧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表达不出实质。因此,不妨参考以下译文:
“唱”——chang(singing)
“念”——nian(recitation)
“做”——zuo(facial and body posturing and acting)
“打”——da(martial arts)
如果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看到介绍“singing, reading, acting, fighting” 这种类似的介绍,想必他们不会真正理解京剧的内涵,因此在翻译时应加上注视。
再举一例,如京剧里的角色:生、旦、净、丑。笔者看到有些人的翻译版本是“sheng, dan, jing, chou”,为了翻译出中国特色文化内容,他们直接就用拼音代替,首先可以说明的一点是他们没有查阅资料,没有弄清楚“生、旦、净、丑”在京剧里的含义,更不知道该如何清楚地表达,导致外国读者看到这里不知所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就望而却步了。其实这里的“生”指的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指的是扮演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角色,“净”指的是扮演男性角色,俗称花脸,“丑”指的是小花脸、三花脸,一般可以概括为丑角。因此,不妨参考以下翻译:
“生”——sheng(male roles)
“旦”——dan(female roles)
“净”——jing(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丑”——chou(clowns)
这样的翻译才能让外国读者明白其中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京剧才有直观感受。
再举一例,“梅派”指的是梅兰芳——京剧大师在京剧旦行中形成的一个京剧流派,影响深远。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译表面,译成“Mei pie”就贻笑大方了,外国读者可能以为这是一种能吃的事物,跟大师所创的京剧派别相差甚远,因此应该译成“Mei Langfang school”,不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二)武术、功夫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把其介绍给外国人,他们理解起来肯定有困难,更不要说向他们介绍功夫里的一些招式了。如果只是把“功夫”译成“martial arts”显然是不够的,它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战争的艺术”,但“功夫”主要体现的是个人在武术上的造诣和应用,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继而认识人与自然、社会规律的传统教学方式和个人修为,“功夫”是中国清末关于“武术”的别称。而通过音译法,直接译成“Kungfu”更能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
(三)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和房,是我国汉族的一种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为四合院。这种建筑的结构较为复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不能将其直接译成“courtyard”或者“four-section compound”都难以表达清楚其内涵,因此音译成“Siheyuan”(quadrangle house in Beijing),可以更好地为外国读者理解。
“胡同”也是中国文化里的特色词汇,其内涵意义指的是城镇、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比较小的街道,笔者看到一些人直接將“胡同”翻译成“alleys”,这样也是不可取的,“胡同”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如果音译成“hutong”应该更能表达其文化内涵。
“垂花门”是古代汉族民居建筑院落内部的门,是四合院一道很讲究的门,但在英文表述中难以找到相对应的词语,如果译成“a door decorated with tassels”,这样的翻译注重的是门的装饰,而没有注重这道门的内涵,如果用音译会更好。
三、音译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汉译英中词汇空缺中的应用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决定了中国语言词汇的独特性。这些特殊的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因此可以采取音译法来传递文化内涵。随着音译词汇越来越被广泛地接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译词也变得越来越多。
音译法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例如,迪士尼、麦克风、披萨、台风、巴士等,这些都是外来词,那么在音译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音译法也是可行的。如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朝着深度和广度发展,有些在文化里空缺的概念,采用音译加解释(或文化注解)的方法,十分可取。例如:
“道”:“The great Tao flows everywhere.”(摘自Religions of the world)
“气功”:“In many parts of China people practice the breathing exercises called Qigong individually or in groups in the early morning or at dusk.”(摘自《英汉汉英口译教程》)
所以,在介绍国粹京剧、功夫、四合院等中国传统文化时,可以采用音译法加文化注解的方式。这不仅能使其表达清楚文化内涵,还能为外国读者接受。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可行的翻译方法。
(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