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下探索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
——以“走心学生党建文化”为例

2017-06-13李雪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支部高校学生学院

□李雪梅 张 丽 梁 峥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 高等教育 •

新时期下探索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
——以“走心学生党建文化”为例

□李雪梅 张 丽 梁 峥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党委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和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针对目前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提出走心学生党建文化理念,发挥大学生党员主体作用,加强党员自主创新,自主管理,自主服务,探索高校学生党建新机制。

高校;基层党建;党建文化;新模式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肩负着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是当代青年中的精英。以党建为重心,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为有效的途径[2]。依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结合目前高校学生党生党建面临的新问题,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党建新途径,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任务[3]。

一、深入学习中央有关高校党建工作精神

(一)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教学的总任务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学习教育,抓好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结合学校课堂教育,学生组织生活,学校网络文化引领,家庭观念引导等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教育全过程[4~7]。

(二)全面落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切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重心下移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党建的重要任务之一[8]。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强调:高校党的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校党委必须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形成大抓基层、严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固思想之本、强党性之基,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功能,使党内生活经常化、认真化、细节化。

(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

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成为引领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全面发展。而实现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基层学生党支部是一个系统工程,学习是前提保障,服务是需求宗旨,创新是动力支持。将学习融入到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中,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断增强学生基层党组织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与创造力。

二、走心党建文化,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

(一)走心党建文化的定义

2014年8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走心时代如何“走心”》一文,提出了在当今时代,共产党人需多下“走心”功夫以倾听民声、回应民意、安抚民心[9]。

走心学生党建文化即用心将党建工作做到党员和同学们的心坎里。走心针对四个层面:走近党的心、走近党员的心、走近同学的心、走近社会的心,“四心”合一。

(二)走心学生党建文化的主要特征

走心学生党建文化的主要特征为:一是以人为本。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育人工作来展开的,党建工作必须体现全心全意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加强党员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服务的意识;二是接地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及内容,旨在以组织生活促进支部融合,实现党建工作的重心下移,营造积极活泼的学生党建氛围;三是实践性。现在的大学生党员都是90后,具有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等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目前的学生党建工作中,应更加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不断加强党员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

(三)走心学生党建与传统党建组织教育形式的区别

走心学生党建与传统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在组织教育上是相关联的,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但是在形式上又各有区别。传统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在党员教育形式上主要有:“三会一课”制度,革命传统教育、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多种形式。走心学生党建在党员教育中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服务,切合学生实际需求,以求真正做到与基层党员和同学的充分互动与交流;在教育内容上,传统高校基层学生党建是以上党课、听报告等教育为主。走心学生党建将一些接地气的小活动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性的教学能让大学生党员在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加强理论知识;在工作模式上,传统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主要是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依托学院分党校和基层党支部“自上而下”地开展工作,基层党支部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难以产生交汇点[10]。走心学生党建强调的是基层支部的自主性,通过借助支部力量“自下而上”地开展支部的组织生活,充分聆听党员的心声。

三、微梦党建体系的架构

天下根本,人心而已。高校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更应该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倡导走心学生党建文化,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结合大学生党员群体的自身特点,认真做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以下简称微固学院)将“传递微力量,成就大梦想”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希望充分挖掘每位学生党员的潜力。基于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微固学院构建了微梦党建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微梦党建体系构成

微固学院在党建工作中倡导走心学生党建文化,通过设立“微梦”党建教育基金、“微梦”党建公益基金,依托“微梦”党建工作办公室、“微梦”党建委员会、“微梦”公益团队三个学生党建工作平台,发掘学生群体切实需求,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全方位、宽领域地开展各项工作,并在党建工作中强调大学生党员“自主创新,自主管理,自主服务”,使学生党建工作“疏于形,走于心”。

(一)两项基金—“微梦”党建教育基金、“微梦”党建公益基金

设立“微梦”党建教育基金、“微梦”党建公益基金旨在丰富党建教育活动的内容,激发同学参与党建活动及社会公益的热情,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党员开展组织生活的需求,为学生支部的组织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二)三个平台—“微梦”党建工作办公室、“微梦”党建委员会、“微梦”公益团队

“微梦”党建工作办公室:在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党委领导下,由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人负责学院党建工作的全局把握,解读制度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对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学生党支部,从“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出发,围绕建立什么,如何建立,需要什么来进行统筹规划,加强落实基层学生党支部的“三型”建设。

“微梦”党建委员会:作为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团队,强化支部执行力。将学生党员对党建工作的期盼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奋斗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党员利益和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作为自身工作的发力点,秉承“自主创新,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理念,加强和改进党支部的建设,以支部为主体,“自下而上”的开展工作,加强支部主人翁意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全面推动落实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

“微梦”公益团队:在“走心”党建文化的倡导下,微固学院学生党员自发成立了“微梦”公益团队。根据2008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要求:把志愿服务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通过公益行动,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1]。

四、结语

推进走心学生党建文化是在新时期下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的又一次创新,是不断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和改进支部建设的大胆尝试。走心学生党建文化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是有利于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该文化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加强了学生党支部和学院党委之间的沟通交流,“自下而上”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学生基层党组织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与创造力。

二是有利于提升学生党支部的服务能力。秉承着“自我创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以及实践平台,办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党建活动,在各色支部活动、党员培训中真正找到归属感,并通过支部的行动,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真正的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生党支部为同学、为班级、为学院、为学校以及为社会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的角色。

[1] 胡锦涛. 十八大报告 (全文) [EB/OL]. (2012-11-08). http://www.xj. 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 石苗, 罗荣保, 金桂. 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探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2): 219-220.

[3] 邹积英. 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11): 29-31.

[4] 刘云山.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 [2014-01-30]. http://theory.people.com.cm/n/2014/0130/ c83848-24267760.html.

[5] 刘奇葆. 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 [2014-03-05]. http:// news. xinhuanet. com/ politics/ ttgg/ 2014-03/ 05/c_126221970.htm.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 [2016-03-04]. 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7]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EB/OL]. [2016-03-04].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253/201001/76209. html.

[8] 赵素萍.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J]. 河南教育:高教版, 2015(3): 20-23.

[9] 走心时代如何“走心”[N]. 人民日报, 2014-08-04(4).

[10] 杨文坤, 张金亮. 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有效模式探析[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3): 73-75.

[11] 庞跃辉. 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与高校党建纵深发展[J]. 理论导刊, 2016(3): 53-56.

Exploring a New Model in Primary-Level Party Building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Take “Concentrating the Party Building Culture of Students” for Example

LI Xue-mei ZHANG Li LIANG Zhe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Party building project.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for the socialist career, it is necessary to intensify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Party Committee of the School of Microelectronics and Solid Electronics of UESTC deeply study the spirit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nd the 23rd Sessions that is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we actively explore the new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mod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oncentrating the Party building culture of students, and play a role of main Party membe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hat’s more, we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 self-management, and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services of Party members and explore new student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ic-level Party building; culture of the Party building ; new mode

G64

A

10.14071/j.1008-8105(2017)03-0101-03

编 辑 张莉

2015–12–18

李雪梅(1971– )女,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党委书记;张丽(1983– )女,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副教授;梁峥(1992– )女,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辅导员.

猜你喜欢

支部高校学生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院掠影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