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中段公众旱涝灾害适应性行为分析
——以陕西省岐山县为例
2017-06-13万红莲
万红莲,王 静
(1.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 宝鸡 721013;2.宝鸡文理学院 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渭河流域中段公众旱涝灾害适应性行为分析
——以陕西省岐山县为例
万红莲1,2,王 静1,2
(1.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 宝鸡 721013;2.宝鸡文理学院 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基于Smit等人制定的“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标准,选取了旱涝灾害发生频繁程度有无变化、被调查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农业占家庭总收入比例6个变量,采用Logistic模型从行为类型和影响行为因素角度分析了岐山县乡村人群对旱涝灾害的适应性状况。结果表明:旱涝灾害发生频繁程度有无变化对乡村人群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均呈显著影响(P<0.05);年龄在“40~60”岁阶段、“大学”文化程度的乡村人群分别对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1),且男性比女性更易采取适应性行为。
适应性;旱涝灾害;乡村人群
据统计,全球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在因各种灾害导致的损失中占85%及以上[1]。我国由于处于东亚季风区且各地区降水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2]。陕西省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且危害严重,其中以洪涝、干旱灾害居各项自然灾害之首(年均灾害损失19.91亿元)[3]。邹帆等[4]研究发现:水旱灾害是影响陕西农业生产的主要灾种,在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年平均受灾面积中占80%以上。因旱涝灾害给公众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乡村人群感知和适应旱涝灾害问题将会是我国政府改善农民农业发展所要关注的热点[5-8]。而如何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把旱涝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对提高公众有关适应计划的执行效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9-13]。
目前,有关乡村人群通过主动调整自身行为来响应旱涝灾害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以位于渭河流域中段的岐山县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从行为类型和影响行为因素角度分析了乡村人群对旱涝灾害适应状况,以期为当地制定合理的农业种植计划和适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区概况
陕西省岐山县处于渭河流域中段,南北长53.5 km,东西平均宽30.5 km,渭河穿境而过(图1)。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温12 ℃。年降水量623.8 mm,年最大降水量992.3 mm,最小降水量377.6 mm,干旱指数为1.33。降水季节明显,且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量年季变化大。因地形和热力作用的差异,降水分布不均。夏初和伏天多干旱天气;秋初阴雨连绵。后期秋高气爽气温猛降,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干燥且少雨[1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因此区域内洪水及雨水资源在丰水期泛滥、枯水期短缺[15]。
图1 调查区概况
2 资料来源
2.1 调查问卷设计
岐山县乡村人群以冬小麦和秋玉米为主要经济作物来源,因此,调查点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文以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理论为依据,设计了《公众对岐山旱涝灾害的适应性研究》调查问卷,作为适应性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问卷内容包含4个部分:(1)基本情况;(2)旱涝灾害认识;(3)旱涝灾害的感知;(4)适应行为。问卷调查了不同对象的基本情况,以表征不同调查对象的旱涝灾害适应性状况。
2.2 问卷发放
此问卷以调查小组下乡“一对一”入户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进行,涉及青化、蒲村、故郡、凤鸣、枣林、雍川和蔡家坡共7镇76村。被调查人员包括男性403人和女性366人,以家庭人均年收入3000~5000、年龄段在30~60岁的初中及高中(中专)的乡村人群居多。调查访问成员中主要集中为437位农民和115位个体经营或自由职业者。经调查发现,当地乡村人群以外出打工、工厂上班和粮食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10份,回收有效问卷769份,回收率高达94.94%。满足抽样调查一般调查人数在百人之上的要求[16-17]。
3 结果与分析
乡村人群对旱涝灾害的认知,一方面取决于旱涝灾害自然特征的强弱,另一方面取决于乡村人群自身的特征。乡村人群的适应性行为会受到他们对旱涝灾害认知的绝对影响,而被调查人员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耕地面积等自身特征因素决定了他们对旱涝灾害的认知程度。适应性行为即乡村人群为了更好地适应旱涝灾害,采取的减少旱涝灾害的农业风险的保护性措施或行为[18]。本研究假设乡村人群适应性行为的选择不受政府政策、市场供需的影响,完全取决于对旱涝灾害风险的需要而主要设置了修建基础设施、提供免费劳动力、更换新品种、改善灌溉条件、调整农作物种植时间、利用秋后闲置土地等多项适应性行为。
3.1 乡村人群适应旱涝灾害采取的行为类型
利用Smit等[19]的“适应性行为具有目的性”标准,将岐山县乡村人群对旱涝灾害适应性行为划分为主动适应性和被动适应性两类(表1)。前者指旱涝灾害影响结果未被感知到就采取的应对行为。此类行为在应对旱涝灾害的风险上表现得比较主动,具有事前和预期适应的特点,本研究中主要指乡村人群修建基础设施、提供免费劳动力、更换新品种、购买人寿/健康保险、参加农业保险、间作套种等行为;后者指旱涝灾害影响的结果被观察到之后乡村人群所采取的应对行为。此类行为在应对旱涝灾害的风险上表现得比较被动,具有事后和临时应对的特点。本研究中主要指采用节水抗旱技术、改善灌溉条件、采取保护性耕作方式、改善农田土壤蓄水能力、调整农作物种植时间、调整农作物类型、调整农作物品种、利用秋后闲置土地等行为。
表1 乡村人群旱涝灾害适应行为的选项统计
调查表明,乡村人群在适应旱涝灾害行为的选择中较倾向于被动适应性行为。各类适应性行为中,679人次首选的是采用节水抗旱技术;其次是改善灌溉条件,总计571人次;554和539人次分别调整农作物种植时间和采取保护性耕作方式。相对较少的乡村人群会主动购买人寿/健康保险和参加农业保险。虽然旱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但乡村人群仍积极采取改善农田土壤耕作方式、调整农作物类型及品种以及利用秋后闲置土地等方式避免农作物产量出现更大的损失。
通过对乡村人群两类适应性行为的分析,结合政府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使用与维护情况发现(表2),依靠个人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人群较多会选择被动适应性行为,而政府关于灌溉工程或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在这类行为选择中作用较明显,有井渠或渠灌条件的耕地占90%[20];防旱、防洪设施次之,节水灌溉工程、防坡堤和人工干预天气等设施建设作用不明显;主动适应性行为的选择比较多地依靠政府指导及村中有经验人士的引导,而个人经验所起的作用较少。
表2 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使用与维护情况 人
注:数据依据调查资料整理而来。表中该设施能正常发挥作用和有后期维护均是建立在乡村人群认为有该设施的技术上统计的。
3.2 农民采取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为了解释乡村人群“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依据前文的统计分析选取旱涝灾害发生频繁程度有无变化、被调查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农业占家庭总收入比例6个变量。认知是采取适应性行为的基础,所以认识旱涝灾害有助于乡村人群采取适应性行为并倾向于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针对性别而言,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及采取哪类适应性行为很难事先做出判断。同时,也难以判断年龄对乡村人群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的影响。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务农经验就越丰富,可能会越保守,采纳新技术的意愿和能力也就会越弱,会愿意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适应性行为。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越高,对适应旱涝灾害重要性的认识会越容易,也越容易采取适应性行为并倾向于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采取适应性行为并倾向于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的能力越强。农业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会直接决定被调查者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关注程度,比例越大越倾向于采取适应性行为并倾向于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
采用Logistic模型[21]进行分析,模型(1)和模型(2)分别是分析乡村人群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1)、(2)中涉及的各种变量名、代码、定义及预期影响方向见表3。公式如下:
(1)
(2)
利用SPSS 21.0软件,表4是模型(1)、(2)的参数估计结果,2个模型的卡方检验均为P<0.05,说明2个模型总体拟合效果均较好。由此发现,乡村人群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均呈显著影响(P<0.05),但采取后者适应性行为较弱。认识到旱涝灾害发生频繁程度有变化的乡村人群倾向于采取应对旱涝灾害的适应性行为,而对于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较前者弱。原因可能是,认识到旱涝灾害有变化虽然有利于乡村人群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但采取此行为仅依赖于对旱涝灾害的认知是不够的,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且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的风险更高。而规避风险的理性心理也会给乡村人群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
性别对乡村人群采取适应性行为和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均在0.05水平上显著,且男性(占52.4%)比女性更易采取两类适应性行为(表4)。主要是因为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一般为中老年人在家操持农业,农业生产中依旧是以男性的作用及地位为主,相对而言,女性操持家务较多。与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不同的是,性别对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影响相对较弱,但影响程度基本相同。说明男性较女性而言,在有利于乡村人群采取适应性行为及适应性行为类型的选择上均占主力。
表3 Logistic的2种模型中各个变量的描述分析
年龄在“18~20”、“40~60”岁阶段的乡村人群分别对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呈显著(0.1水平上显著)和非常显著(0.01水平上显著)的影响;年龄在“18~20”岁阶段的乡村人群对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年龄在“20~30”和“30~40”及“>60”岁阶段的对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年龄在“40~60”岁阶段的对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均在0.05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年龄大小与乡村人群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并无必然联系,而且一般倾向于规避风险的多为年龄较大的乡村人群,而采用节水抗旱技术和调整农作物种植时间、类型、品种等主动适应性行为的风险相对于采取被动适应性行为的风险更大,且在家务农多为年长者。面对岐山县这种常年干旱的农业生产活动,在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上,年龄在“40~60”岁阶段的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影响。
表4 乡村人群适应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估计结果
“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乡村人群对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均在0.1水平上显著,“大学”对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0.01)。可能原因是,当下生活在农村的基本为中、老年人,这一代人的文化程度不高,相对而言,务农经验丰富,大多数人主要依赖于经验,因此,文化程度并不能对他们是否采取两者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学历越高,其适应性行为的意识越强。可见,提升现住乡村人群的科学务农思维观念对于他们采取两者行为均是有益的。
家庭人均年收入在“0.5万~1.0万”的乡村人群对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呈显著影响,这与在一定程度上家庭总收入理论上反映了乡村人群采取适应性行为的经济能力相符合。同时,农业占家庭总收入“20%”和“20%~40%”的乡村人群对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分别呈显著的影响(0.1水平上显著),更加证明当地乡村人群的适应性行为与理论结果一致。
4 结论与讨论
乡村人群在适应旱涝灾害行为的选择中较倾向于选择被动适应性行为。各类适应性行为中,首选的是采用节水抗旱技术(678人次),其次是改善灌溉条件(571人次),调整农作物种植时间(554人次)和保护性耕作方式(539人次)次之。调查发现,被动适应性行为的选择更多地依靠个人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在这类行为选择中政府关于灌溉工程或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作用较明显;主动适应性行为的选择较多地依靠政府指导和有经验村民的引导,而个人经验所起的作用较少。
旱涝灾害发生频繁程度有无变化对乡村人群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均呈显著影响(P<0.05),但采取后者适应性行为较弱;乡村人群对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和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农业占家庭总收入比例5个变量中均呈显著影响,且男性比女性更易采取适应性行为。说明当地乡村人群的适应性行为与理论结果一致;由于当下生活在农村的基本为中、老年人,这一代人的文化程度不高,相对而言,务农较多,经验丰富,大多数人群主要依赖于经验,因此,文化程度并不能对他们是否采取两者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学历越高,其适应性行为的意识越强。可见,提升现住乡村人群的科学务农思维观念对于他们采取两者行为均是有益的。
加强乡村人群对旱涝灾害适应性的研究,增加政府对人群农业生产技术的指导,完善其对年龄较大人群的技术引导,提高乡村人群文化教育水平适应灾害的能力,合理利用旱涝灾害带来的有利影响,规避灾害导致的不利因素对于乡村人群更好地适应旱涝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Obasi G O P. WMO’s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94, 75(9): 1655-1661.
[2] 徐盼盼,王海科,钱会.宝鸡地区降水特征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6,27(2):86-91.
[3] 李惠茹.陕西水旱灾害探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3):65-67.
[4] 邹帆,邹若郢,鲁瑞正.农业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及灾害损失评估体系的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2011(5):9-12.
[5] 薛晓萍,马俊,李鸿怡.基于GIS的乡镇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例[J].灾害学,2012,27(4):71-75.
[6] 张爱民,马晓群,杨太明.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其对农作物产量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7,18(5):619-626.
[7] 周旗.过去1500年关中西部农业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旱涝灾害[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5):26-29.
[8] 马晓群,张爱民,陈晓艺.气候变化对安徽省淮河区域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适应对策[J].中国农业气象,2002,23(4):1-4.
[9] Reidsma P, Ewert F, Lansink A O, et 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in European agriculture: The importance of farm level responses[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10, 32(1): 91-102.
[10] Temesgen T D, Rashid M H, Claudia R, et al. Determinants of farmers choice of adaptation method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Nile Basin of Ethiopia[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9, 19(2): 248-255.
[11] 李晓刚,李敏.商洛地区1430~2000年旱涝灾害规律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2):101-105.
[12] 侯向阳,韩颖.内蒙古典型地区牧户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1,30(10):1753-1764.
[13] 万红莲.全球气候变化下宝鸡地区的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8):66-70.
[14] 张琼华,赵景波,肖军.陕西省岐山县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治理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3):116-120.
[15] 靳美娟,刘引鸽.渭河宝鸡段水质变化及分析[J].四川环境,2015,34(1):48-52.
[16] 王静,万红莲,宋海龙.当代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3):1-5.
[17]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8-202,442-468.
[18] 吕亚荣,陈淑芬.农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适应性行为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7):75-86.
[19] Smit B, Burton I, Klein R J T, et al. The science of adaptation: 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J].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1999, 4(3): 199-213.
[20] 朱得均,张汉涛,李三虎,等.岐山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1] 张超,杨秉赓.计量地理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00-110.
(责任编辑:管珊红)
Analysis of Public Adaptive Behaviors to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in Middle Reaches of Weihe River:A Case Study on Qishan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WAN Hong-lian1,2, WANG Jing1,2
(1. 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Mechanism Simulatio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 China; 2.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 China)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based on the standards of “whether to adopt the adaptive behavior” and “whether to adopt the active adaptive behavior” established by Smit, et al., six variables (the change in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the gender, age and educated degree of investigated farmers, the annual per-capita household income, and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 in total household income)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adaptive behaviors (behavior type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behavior) of rural people to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in Qishan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by using Logistic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 in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both “whether to adopt the adaptive behavior” and “whether to adopt the active adaptive behavior” of rural people (P<0.05). The rural people at the age of 40~60 had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on “whether to adopt the active adaptive behavior” (P<0.01). The rural people with the educated degree of university or college had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on both “whether to adopt the adaptive behavior” and “whether to adopt the active adaptive behavior” (P<0.01), and the male adopted the adaptive behavior more easily than the female.
Adaptability;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 Rural people
2017-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497);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KTCL03-17);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15JS008);陕西省宝鸡 市科技计划项目(14SFGG-2);宝鸡文理学院重点项目(ZK16031);宝鸡文理学院自然地理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基金资助。
万红莲(1969—),女,陕西麟游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资源开发与环境变迁等。
X4
A
1001-8581(2017)05-0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