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涉税问题研究

2017-06-12王文忠

财会学习 2017年11期
关键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王文忠

摘要:无论什么企业必定会涉及到金融资产,而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也是所有会计业务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就现代企业在金融资产中常见的会计处理与涉税问题进行研究,从其现状出发,分别对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涉税问题的进行探析,从而提出优化企业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涉税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涉税问题

一、企业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与涉税问题的现状

企业、机构单位或者是个人的金融资产都是基于价值形态所构成的一种资产。金融工具对其持有者来说才是金融资产。例如,持有商业票据者,就表明他有索取与该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的权利;持有股票者,表示有索取与投入资本份额相应的红利的权利;持有债券者,表示有一定额度的债款索取权。金融工具分为所有权凭证和债权凭证。股票是所有权凭证,票据、债券、存款凭证均属债权凭证。但在习惯上,这些金融工具有时也称之为金融资产。在通常情况下,金融资产都是利用公允价值来进行计量,同时将计量产生的损益部分归纳到企业当期损益当中,其也是企业能够明显区别的金融工具构成部分。此外,其同样也是归属于金融处理所扩展出的一种工具,通过加强对金融资产的管理能够提升短期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所拥有的大部分金融资产其都是具备交易性的,其也是企业提升短期利润空间的重要市场手段,而企业在对资本进行运作时,其主要都是通过账户设置到会计处理再到会计核算这样的一个流程。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规模不断扩张,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同步的进行着完善,这样为证券交易以及股票、股权投资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外部环境。当下我国企业金融资产其主要构成部分涵盖了债券、股票以及基金等,这些金融资产都具备持有量庞大、极易受到市场与政策的影响以及投资者的意愿等特征。我国企业在进行金融资产交易时通常是根据我国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以及税法进行的,但是企业在对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以及税务问题时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流程以及细节方面欠缺一定的系统性,而在涉税问题上主要就是体现在缺乏细节处理方式。

二、企业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分析

(一)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问题

有关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在交易时必须要进行初始计量,其是整个金融资产期初会計处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基点就是根据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产进行最开始的初始计量,依据金融资产获得时的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的原始价值进行确认,同时还需要对未发生的相关金融资产的股利、债券利息或者是交易费用等存在初始计量的损益的情况进行确认,从而最终确定金融资产交易时所产生的成本,准确的完成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初始计量工作。

(二)加强对金融资产所持有收益的管理

所谓企业金融资产的持有收益主要指的就是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出发点,对交易金融资产时所确认并且宣布发放的相关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进行借贷账户的设定,同时将其设定为贷记。针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对其持有的会计期间通常都会从该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得一定的收益,主要来源就是股票的股利、债券的利息等。其中在企业获得的现金股利和债券利息方面。通常都是在投资单位宣布之时,企业就进行股利或者是利息的会计计算,这时则需要对会计科目中进行如下处理:借记应收股利或是应收利息,贷记投资收益。同时在计算之时,主要就是将金融资产买家中所涵盖的股利或是利息与确认持有期间所获得的股利或是利息进行比较,从而来计算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通过上述会计处理方式来加强企业对金融资产获得的利益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金融资产的利益是符合企业当初进行投资时的要求的,一旦其成为不良的金融资产也能够第一时间处置掉。

(三)金融资产的后期计量

金融资产在交易时还需要对其进行后期的计量工作,该环节之中,主要就是依靠企业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在交易期最后通过公允价值反映出来。针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则在后期计量之时将其变动大小计算到当期的损益之中。而到计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之时,就需要依照公允价值扣除期初的入账金额,利用这个结果来掌握资产的实际收益的状况,接着再对公允价值出现变动时所产生的损益适当的进行调整。而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倘若金融资产的入账金额是低于公允价值的,就需要针对这部分差额进行分析,从而决策出是否提升金融资产的投入资本,同时加强公允价值的收益。

(四)强化金融资产的整体会计处理

金融资产在进行交易时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能够完全通过会计处理体现出来的,这就需要在进行会计处理之时充分的掌握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与款额的相关状况,接着再调整借记会计分录的具体操作方式。此外,从公允价值、入账差额以及公允价值损益等来看,这也需要在会计处理之前充分的了解到实际变动的情况,从而选择调整借记与贷记的会计分录办法,这样就能够更加方便的从借记与贷记的相关数据中掌握金融资产的利润空间。

三、企业金融资产的涉税问题探析

(一)金融资产收益方面的涉税问题处理

金融资产的收益主要就是来源于股票的股息、债券的利息或者是基金的收益等等。但是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股票股利、股息的收益,其是一个企业金融资产收益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以股票股息收益来谈金融资产收益涉税问题的处理。依照我国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企业的会计内部必须从企业实际金融资产收益出发来进行会计处理工作,同时将其企业的投资收益全部计入所得额之中,在来从整体上完成整个涉税的处理工作。此外,无论是金融资产的买入者还是卖出者都会依照具体的收益来进行一定的税务处理。金融资产收益缴税要区分不同的情况,投资国债取得的投资收益是免交所得税的,其他的投资如股权投资等是要纳税的;对于分回的投资收益还必须确认是税前的还是税后的。如税后的,一是要看被投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率是否与企业的税率相同,相同,不用补交,不同(被投资企业税率小于企业的)要按差价补税。如是税前的,分回后并入企业利润缴税。主要就是企业取得投资收益,应该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投资所分的利润、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投资收益在税收上是作为企业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应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

(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涉税处理

公允价值变动是金融资产必不可少的,而对这部分公允价值变动的涉税处理时严格按照我国税务部门颁布的准则,以据实原则为基础进行税前扣除。此外,在当下阶段,企业要根据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来对企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进行税务处理。首先就是坏账准备金,其次就是呆账准备金,最后就是商铺削价准备金等在缴纳所得税之前是不能够进行扣除的。这部分公允价值会计处理环节也是涉税问题中最为严重的,某些企业就利用公允价值变动的复杂性来进行偷漏税违法行为,同时也是企业涉税问题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企业金融资产转让所得利益的涉税处理

我国税法也明确规定了企业金融资产中的短期股权进行转让时其所得的收益必须全额归属于纳税所得额之中;同时企业在对股权进行投资处置之时,尤其是在投资失误产生损失之时,其在稅前就应该进行相应的金额扣除。然而从纳税年度作为出发点,其扣除的损失部分是不能够大于年度股权投资所获得的利益和转让所获得的收益,但是对于无法整年扣除的超额部分,则能够无限期的向后推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准则中的金融资产通常是指投资性的金融资产,企业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涉税问题的解决措施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企业只要完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以及提出涉税问题的优化措施,才能够将企业的资产充分的利用起来,最终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这需要企业能够充分重视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以及涉税问题的研究,同时希望笔者总结的会计处理与涉税问题的优化措施能够对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正林.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问题分析[J].商,2015,42:119.

[2]赵学峰.企业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涉税事项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73-74.

[3]吴明泉.企业资产划转会计处理与涉税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257-258.

[4]杨尔豪.关于企业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调整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15:38.

[5]郝春雨.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与涉税事项分析[J].财会通讯,2014,10:65-66.

(作者单位:惠州市光大水泥企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工具准则公开征求意见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营改增”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财务影响解析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