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模式下的成本管控应用研究
2017-06-12李明乐
李明乐
摘要:管理会计是指在财务会计工作基础上,融合管理工作于其中的会计管理模式。管理会计通常兼具管理与会计两方面职能,能够根据对公司过去的分析、现代的把握以及未来的预测中实现对公司的管理。再管理会计模式下,成本管控应成为本量利分析的成本管控方法、内部业绩评价成本管控方法等两个方面,全面实现对一个公司的管理与把握。
关键词:管理会计;成本管控;管理会计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日益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再财务工作的基础上,转向财务管理的探索,以期通过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满足企业的利益需求。本文针对管理会计模式进行阐释,进而对管理会计模式下如何在企业进行成本管控等应用做出具体的探索,以期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为日后的企业成长做出启示。
一、管理会计模式的基本阐释
管理会计模式是基于管理与会计两项的共同发展基础上而出现的。本来管理会计作为各财经专业的必修课而存在,后来直接发展成为专门的学科。管理会计是结合了管理学与会计基础发展而来的,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管理,根据会计运算得出的一系列数据,对企业的历史发展情况做出分析,对当前的发展进行控制,进而对未来的发展走向做出判断。在以往一段时间内,管理会计存在的意义更大的在于帮助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未来发展的预测,规划企业的发展。在智能划分上,管理会计被划分到公司的管理层,这就与公司的财务会计相区分,从事着更为发展的工作[1]。
二、管理会计模式下成本管控应用
(一)本量利分析的成本管控法
企业的成本、数量、利润三者间的关系,是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传统会计统计中,这三者始终是以一种会计计算的一部分而出现的,即使具有充分的数据,但却不能对企业发展的决策产生丝毫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体制下,将成本进行更进一步的将企业成本按性态进行分类,将其细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混合成本三个部分。我们所说的固定成本,其实是指在相应的业务量范围中的成本,而且不会被业务量影响到,在固定的时间里,成本是相对稳定的。举个例子,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以及相关员工的固定工资发放,都算是固定的成本。所谓的变动资本,可以说在制定的产量范围中,伴随着产量变化而产生正比例的变化的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的成本,材料的成本以及加工方面的成本等等,都属于变动成本范围内的。相应的混合成本,说的是介于两者中间的成本种类,虽然在实际情况中,也是随着实际产量的变化也变化,但是并不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而是因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变动的具体情况则要具体分析。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混合成本有可以具体划分为半变动资本、阶梯式成本、延期变动成本等几个方面。
在进行详细的成本划分之后,将成本进一步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结合利润、收入等,就可以构建出一个由成本、销量和利润结合而成的计算模型,在管理会计进行管理下,能够运用这个公式进行运算。在企业成本管控的具体应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是边际贡献方程式和本量利分析。下面就对常用的两个公式进行列举。
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差额,用公式表示出来就是如下:边际贡献等于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等于单价—变动成本。边際贡献率,就是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里占到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进一步的又可以得出: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运用这一系列方程式,可以进行盈亏点的计算,进而计算出企业发展盈亏危险的临界点,计算出安全范围和敏感边际分析,进而将企业的发展运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为操作不当为企业带来入不敷出、收支不均等问题,也能通过这些公式,直观的显示出成本、数量、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有益的互动。减轻成本会计的工作压力。
(二)内部业绩评价中的成本管控方法
内部业绩评价成本管控主要适用于分权管理体制的公司。在分权管理体制公司,建立健全有效的业绩考核和评价机制,需要为公司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下达到每个科室,成为内部单位自我评价的内部依据。在具体执行中,每个部门都有自身的发展要求、业绩目标,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等,这些都是当前内容分权管理体制公司所要关注到的问题。根据这些内部单位的权限大小和职责范围大小等,又可具体的将其划分为利润中心、成本中心、收入中心、和投资建设中心。在此仅讨论与成本中心相关的话题。
对内部成本中心的定义是,如果一个具有独立职权的中心,不考虑其自身发展所产生的消耗,关注的是考核相关的成本投入,所以叫做成本中心。这种成本中心还可以进行详细的划分,可以分成具体的费用中心和标准成本中心两种。在成本中心对成本进行管控的方式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审核:第一,明确实际的人标准成本以及具体直接材料成本。第二,明确用于制造的标准成本费用。第三,明确单位数量产品的实际标准成本。在分析相应的关键因素之后,需要明确实际成本和相应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偏差,而后探究其中的偏差原因,最终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以达到明显的效果。
三、结论
不同企业根据其大小具有不同的内部业绩评价模式以及成本管控形式,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的是如何合理运用这些成本,将企业的发展进行核算,进而实现对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们要关注到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对企业的发展发挥推动力,并且全面引入管理会计人才,加强企业的内部建设。
参考文献:
[1]崔阳.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4,22(12):120-124.
(作者单位:平顶山泰克斯特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