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文言文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7-06-12董从荣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结合新课改理念,把文章的重点词语、句式和文章的体裁、思想内容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进行教学,从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 课堂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105-02

学好文言文,能更好地继承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然而在现今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耗时低效、高投低产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过分注重文章字、词、句的串讲和分析。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原则,不分主次地笼统教授,不按学习的认知规律有所注重,以至于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学得索然无味,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贯彻和执行,无法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二是教师抛却文言文语言及文字本身,毫无节制地任意拓展,偏重于分析课文的内容、思想意义及写法特点,把文言文课完全上成了分析课,没有落实文言文教学重点。

有人用“死于章句,廢于清议”概括这两种极端,是有一定道理的。鄙人认为,如能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寻找到这两个端点间的平衡,或许将有助于我们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构建“探究活动型课堂”,让学生乐于学习文言文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文章的重点词语、句式和文章的体裁、思想内容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以一条教学主线牵动学生对全文重点词语、句式和思想内容进行理解,并积极挖掘、创设有利于理解文言文字、词、句和思想内容的情境,以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构建“探究活动型课堂”,使文章“言”与“文”融为一体,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一)营造氛围,还原情境

氛围的营造、情境的还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快速进入课文的情境。如何挖掘、创设情境?我觉得以下的两种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

1.将音乐、图片、电影、诗歌、故事恰当引入课堂,营造氛围

比如在执教《鸿门宴》时,我用多媒体展示《垓下歌》和《大风歌》两首诗,让学生诵读之后思考,为什么势单力薄的刘邦和实力强大的项羽争夺天下,却能逆袭成功?之后,展示与课文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带动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词语、句式及思想内容并思考:刘邦的成功给了你什么人生启示?项羽的失败又给了你什么人生教训?最后,展示杜牧、苏轼、李清照评价项羽的诗歌,让学生分析、判断。经过一番实践,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刻认识,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2.通过朗读与感悟,还原课文情境

如在教授《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 我指导学生对赵太后语言进行揣摩性朗读,还原人物的当时讲话的用意和语气。比如“老妇必唾其面”一句,我设置如下几种读法:“老妇/必唾其面”“老妇必唾/其面”“老妇必/唾其面”“老妇/(长停顿)必唾其面”等,然后让学生分析。经过讨论,学生们发现:第一种是强调决心,表明自己态度的坚决;第二种读法是突出手段的粗鄙,以使大臣们畏惧;第三种是表现摆“老资格”,以势压人;第四种中间表示说话的停顿,形象地刻画了赵太后一时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气愤,说出了与其身份及不相符合的语言,这样,一个真实、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她爱国家,但她更是一名母亲,丈夫的不幸离世、国家的危难,就令她有了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和苦衷,现在要她奉献出与挚爱的丈夫留下来的唯一骨肉,叫她情何以堪!通过比较朗读,学生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心灵世界。这样的教学设计,激活了学生思维,激活了文字中的人情世态,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表演,形神兼备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性的设计表演活动,让学生演活人物,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沟通了文言文的“文”和“言”,从而让学生乐学,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性。

执教《氓》时,我先要求学生根据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接着展开联想与想象,运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动作和表情,对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恋爱、结婚、婚后生活进行创造性表演。当时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学生用书本代替布帛演示“氓”向女子求婚的情节,以教室讲台的台阶表示“乘彼垝垣”中的“垝垣”来描摹女主人公与男子约会的经过,又用教室的课桌椅模拟女主人公在家日夜操劳的生活情境及对男子的愤怒控诉!学生们在观看“演”和亲自“演”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从而理解了文章的重点词语,了解了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同样,《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孔雀东南飞》《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羽之死》等课文,我也让学生在利用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感悟分角色进行表演,走进人物的内心,体验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各种表现,从而感知、接近、认识、评价人物的行为。不出所料,学生对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句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和领悟。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学得生动、有趣,他们能不爱上文言文学习吗?

(三)研究背景,走近作者

《孟子·万章上》中说:“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欣赏古文,不能光根据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句,而应该研究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为人,进行整体感知,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到深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进而把握作品的主旨,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写作意图。

在教授《鸿门宴》《报任安书》《项羽之死》《离骚》等文章时,我分别设计了多个讨论主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司马迁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挫折”“司马迁,你的选择最美”“项羽,我想对您说”“屈原与司马迁的对话”等,引导学生主动研究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处世为人,从而让学生走近作者,思索他们在面对挫折、生死存亡之时为何做出不同的选择,并展开了一场场有关生死价值的讨论,让学生领悟作者及作品中人物面对挫折、生死时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格魅力。通过讨论,学生对文本的字词、思想内容和主旨有了更深刻地领会。

(四)体裁释意,领悟情感

文体是确定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依据,“体裁释意,领悟情感”是指学习时根据文体特征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意境,从而把握文章主旨。

《赤壁赋》是一篇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理趣的优美散文,全文因景生情、借物喻理,形散而神不散。执教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乐—悲—喜”的情感变化这条主线梳理文章脉络。文章共有五节,第一节触美景而生乐情,作者从“江水风月”的自然美景中,得到了遗世独立之乐,暂时从精神上摆脱了现实的苦闷;第二节写作者因听到了“悲风中的萧声”引发了身处逆境的悲凉之情,回归现实的烦恼,由乐转悲;第三、四、五节主客辩论、借古喻今,接着以“水”和“月”作比喻,辩论了人生意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人生价值观得到了升华,肉体和精神由悲上升为比“遗世独立之乐”更高层次的喜悦。这样,根据文体特征理清文章脉络、解意悟情,使得杂乱的文本得以迅速地廓清,省时高效,还可以启发学生触类旁通,让他们积极去探究其他文体的作品。

(五)浓缩文意,融意通神

概括文意可以促进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从而快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领悟文章情感,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鸿门宴》一课时,我用四副对联总结文意,上联分别为:①刘邦谦卑躲过杀戮;②刘邦审时度势智勇兼具;③张良献计刘邦谦卑化险为夷;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惜节外生枝。接着,点拨学生掌握对联写作中“仄起平收”的原则,引导他们选取文中对应章节的有关内容来对出这四副对联的下联。通过开动脑筋对对联,学生对文本内容主旨、文中人物形象都有了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教学《兰亭集序》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词语:乐、痛、悲,接着根据这一感情变化主线指导学生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主旨:乐——优美的环境、集会的畅快;痛——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悲——古人、自己、后人,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就这样,利用概括文意的方法,带动了重点字、词、句的学习,也更好地理清了文章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授方法,让学生善于学习文言文

文言文字词句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该灵活采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精讲精练、授之以法,并引导学生将理论灵活运用于阅读实践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指导学生学会对文言字、词的古今义,句式的古今用法进行比较分析

例如词语,《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越国”、“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东道主”、“行李之往来”的“行李”这三个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不同,本课中的“越国”是两个词,“越过别的国家”的意思;“东道主”和“行李”都是偏正名词,分别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的意思。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对文言字词的词性、含义就有了深刻认识。

例如句式,如果是被动句,现代汉语一般是“……被……”的句式,而文言文经常用“……于……”“……为……”“……见……”“为……所……”的句式来表达。通过总结归纳、古今义分析,学生就能准确地掌握文言句式的古今区别,提升理解鉴赏文言文作品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学会对文言文实词进行推断

文言文常用的推断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方法记录下来,并在上文言文时翻阅出来,与课文一一对照学习:1.字形推断法:利用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推断词义。2.通假字推断法: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词义。3.句式推断法:根据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句子中上下文相对应的词的意思相近或相同的特点,来推断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和意义。4.语法分析推斷法:依据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和语法功能推断词义。5.语境分析法: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结合上下文可以判定实词的含义。

(三)指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

学习文言文,只要掌握了规律,学起来往往是得心应手。每学完一课,我都要求学生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等进行总结归纳。如词语主要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这四种文言文现象入手,特殊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碰到这类字、词、句,我要求学生从课文的第一节开始,就依次对每节词语的四种文言文现象、特殊句式进行归纳整理,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我又指导学生总结出它们的规律性,使学生在一次次积累中融会贯通、形成技能,从而提高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

总之,高中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营造氛围、整体感知、创设情境、授之以法、为学生提供学习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高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作者简介】董从荣(1970— ),女,汉族,广西钟山县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贺州市钟山县钟山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责编 蓝能波)

猜你喜欢

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探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