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留守儿童节假日后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2017-06-12胡水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

胡水清

〔关键词〕留守儿童;节假日;心理疏导与教育

2016年十一黄金周一结束,随着返城客流踏上远走他乡的列车,稍微恢复了一点热闹的乡村再度迅速沉寂下来。又或随着进城探亲的孩子们纷纷踏上返乡的列车,这些背负着父母殷切期待的孩子们再次孤守家园。国庆节后返校,我班发生的几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节假日后返校的留守儿童亟需心理疏导!

案例1:哭泣的小芳

小芳是我班的一个女学生,个性活泼开朗且勤奋好学,因为经常到办公室询问学习问题,深得各科教师的喜爱。国庆节后返校当晚,我按照习惯在晚自修开始之前到班巡查,发现小芳正埋头伏在课桌上。我以为她身体不舒服,就用手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小芳泪流满面地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又两眼赤红地伏在桌子上继续抽噎。我以为这又是班上哪个调皮捣蛋鬼做的好事,遂把目光投向小芳的同桌小莲。小莲连忙摇头说没人捣蛋!小芳一回到学校就是这样子,谁问她都不说,只是默默地哭,好像很伤心。我心里一动,忽然想起放假前小芳说过要去广州探望家人,便温言把她叫到办公室询问。

果不其然,经过一番耐心的引导之后,小芳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小芳的家人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回家了。这次国庆假期姑妈带小芳到广州与家人团聚,家人十分高兴,对她百般宠爱。可惜假期有限,家人虽然万般不舍,但是一贯严厉的父亲以学业为重和锻炼小芳的独立能力为由,严令她独自返乡上学。小芳独自一人乘车回家,一路想着远在他乡的亲人,不禁悲从中来痛哭了一场。返校时看见许多家长陪送孩子返校,小芳想起自己的家人不禁触景伤情,忍不住又痛哭起来。

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十三四岁,正应该在父母家人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的小姑娘,却早早就承受了与亲人长相分离的相思之苦,哭得如此得伤心欲绝,我心里百感交集:节假日的团聚与分离,对于长年孤独守候的稚嫩留守儿童来说,确实是一种痛苦的人生磨砺。

本来假期能够与家人团聚,对于许多留守儿童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情。但是,短暂的假期之后,家庭成员再次匆匆各奔东西。这令刚刚体会到亲情抚慰的留守儿童再次遭受亲情分割,情感心理再次进入失落动荡期。而且,当这些孩子返校之后,他们的情绪情感状态还是很不稳定的,倘若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就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加强对这类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第一,在学生返校之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情绪反应的关注力度,及时发现情绪异常的留守儿童学生,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例如发现像小芳这样明显的异常情况,就可以立即采取一对一的谈话疏导方式,以温情的言语和真心的关怀及时抚慰他们空落的情感心理世界,缓解他们内心的孤独失落与烦躁苦闷。

第二,许多留守儿童学生性格孤僻内向,返校之后找不到或者不愿意找别人倾诉,常常把心事憋在心中,再加上在其自卑与自尊心的双重作用下,他们的情绪心理行为表现并不如小芳这样激烈明显。像这类情绪心理异常而却又带有一定隐蔽性的学生,最容易被忽视。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想办法去帮助他们,天长日久,他们内心积蓄已久的情绪心理问题一旦爆发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还是能够发现这些学生一些异常行为的端倪。例如,缺交作业,上课走神发呆,课间独自闷坐,情绪低落,特别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等。

对于这类学生,如果我们无法采取一对一的辅导,那么就需要及时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例如,可以通过专题辅导讲座、班级心理活动游戏等方式进行情绪宣泄与调节,以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自我调整情绪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调控力、耐挫折力和适应力。

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努力营造融洽活泼的班级氛围和师生关系。这样也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快速走出情感心理的失落动荡期。

案例2:一条项链引发的冲突

正当我好不容易终于安慰好小芳,让她的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班长却突然跑来报告说小英回校时佩戴一条银色项链,在学校的例行检查中被老师发现,但她却不愿意取下项链。因为态度恶劣,她被检查老师带到政教处去了!

我闻言心里一惊,急忙向政教处赶去。刚一进门口就听到小英声嘶力竭的怒吼:“这是我姐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凭什么要我取下来?”政教领导很耐心地向她解释,中学生是不允许佩戴首饰的,希望她遵守校规把项链取下来。但是小英就是听不进去,情绪非常激动。我和领导沟通了一下,决定把小英带回办公室单独处理,领导考虑到小英的情绪状态便同意了。

回到办公室,我首先让小英坐下冷静一会,接着给她倒了一杯水,然后轻声说道:“小英,你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一向品学兼优,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这次是怎么回事呢?”小英眼睛一红,垂下脑袋哭泣道:“老师,對不起!这条项链是前几天我姐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她说女孩子读书好没用,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打扮自己!我爸妈也说了我戴着这条项链不但很美,而且如果我想他们了还可以随时摸摸它。所以,我就——”

看着因为伤心惭愧而号啕大哭的小英,我一时竟然无言以对。作为一名初中生,小英违反校规佩戴项链固然不对,但是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又怎么可以忽视这条项链所承载的沉重情感以及一个小姑娘的爱美之心?

我马上意识到这件事情必须慎重处理,绝不能简单粗暴地把它定性为一起违反校规的行为。等到小英逐渐停止哭泣,激动的情绪也平静了许多后,我温和地对她说道:“小英,老师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这条项链对你很重要,但是你这样戴着真不合适!女孩子爱美也不算错,但是在学校里你是一名中学生,中学生是不允许佩戴首饰的。你平时可不可以把它放在包里收着,想家人时再拿出来看看?”小英想了想却有点不愿意:“老师,我这条项链很昂贵的,万一被偷了怎么办?”我笑着说道:“这样子呀!你信不信老师?要不我暂时帮你保管着,把它锁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你想看的时候就来找我,好不好?”小英想了一会点头道:“好!”

最终,小英不但自觉取下了项链,而且还给政教领导写了一份检讨。

送走小英,我坐在办公桌前深思起来。对于很多长期外出务工的家长来说,与孩子在节假日里短暂相聚,这不但是一次快乐幸福的亲子活动,而且也应该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家庭教育的机会。可惜,现实中却有许多家长可能是出于对孩子的愧疚(或者补偿)心理,又或者是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只是一味地对孩子宠溺放纵。更有甚者还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观念也灌输给了孩子。小英的姐姐就是这样,她那些不当的言论对小英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小英父母的默许与鼓励,无疑也加重了这种不良的影响,原本绝好的一次家庭教育机会却变成了这样。而这些孩子一旦带着这些不良思想观念返校,更多的恐怕会陷入互相攀比的虚荣心态之中。当下,在学生当中炫耀名牌衣物,攀比高档手机等不良之风为什么屡禁不绝?究其原因,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影响的原因之外,也与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在学生返校之后,除了要加强校规校纪的整顿与校风学风的建设之外,还应及时开展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和消除学生攀比心理的心理辅导。必要时,还应联系家长协助教育,以纠正弥补假期中缺失的家庭教育。

案例3:聚众打架的小谢

小谢,男,14岁,是我班最叛逆的学生之一。他父母离异多年,自小跟随父亲生活,但是他父亲终日忙于生计,除了定期给他提供生活费之外,一向对他不闻不问。小谢性格外向好动,但是自尊心脆弱且敏感。由于周末和节假日期间缺乏管教,小谢经常和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来往,相互称兄道弟。国庆返校后的第二天中午,小谢便纠集几个人把高年级的小蔡打伤了。

原来就在国庆放假的当天中午,小谢的好友小宝打饭插队,被值日的小蔡制止了。小宝不服气,事后向小谢诉说了此事。小谢认为对兄弟一定要讲义气,而且顺便还可以在高年级同学面前“威风”一下,于是就去找小蔡争论,两人在校内发生了激烈口角。国庆放假期间,小谢越想越觉得不服气,再加上受到那些不良社会青年的怂恿与教唆,便多次恐吓威胁小蔡。小蔡返校后决定向学校报告此事,小谢听闻后决定“先下手为强”,纠集一些所谓的兄弟围殴了小蔡。

此事性质恶劣,学校对小谢作出了十分严厉的处罚。当学校要求小谢父亲来校协助教育时,其父却在电话中漠然地表示:“小孩子打架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他还透露小谢经常在周末夜不归宿,性格乖张叛逆至极,已经无法管教。

但是,当我和小谢私下深入谈心时,小谢却道出了经常夜不归家的原因:起初的时候,他并不喜欢出去玩,但是每次周末回家的时候,他父亲基本都不回来,让他孤零零地守着一间空荡荡的大屋,没有人关心他的温饱冷暖,更没有人过问他的学习好坏,他感到非常孤独寂寞。多次打架闹事之后,父亲依然对他不管不顾,从此小谢觉得没有人会在乎自己,便开始厌学,到处寻求刺激,学会了抽烟喝酒,学会了打架飙车,逐渐发展成与不良社会青年来往等不良行为。至此,我终于明白: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长期缺乏关爱和正确引导,正是导致小谢走向极端的主要原因。

然而,如果再进一步思索,我们就会发现,对于小谢来说,家庭关怀的缺失与父辈教育引导的缺位固然可惜,那么作为学校,作为教师,我们有没有足够了解班上的每一个留守儿童的情况?我们有没有足够关心每一个像小谢这样的后进生?我们有没有及时有效地对这些孩子们进行身心疏导与教育?如果小谢能够在学校中得到师长的关怀和同学的友爱,他会不会变成这样?

其实,以上案例中的三个学生,虽然都是留守儿童,但是分别来自于三个不同教养方式的家庭。小芳来自于一个严厉,甚至有点严苛的家庭,父亲对她的学习成绩要求非常高,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小英来自一个经济宽裕却又相对市侩的家庭,而来自家庭的某些思想价值观念一旦与学校的教育相背离,必然会给她造成不小的困扰。小谢则来自于一个长期缺乏关爱,完全放任自流的家庭,没有亲情的温暖,也没有长辈的期望和指引,更没有人生的规划与理想追求,甚至连最基本的家庭教养都没有。我们试想一下,当这些孩子在经历了一个孤独寂寞的周末或假期之后,带着一身的疲惫和不健康的心理情绪,甚至是一脑子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思想观念返回学校的时候,我们能视而不见,放任不管吗?

如果我们放任不管,不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的話,他们不良的情绪心理行为将无法及时疏导与纠正。长此以往,内向自闭者恐怕会变得更加孤僻自闭,无心向学或学习困难者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可能会出现早恋、逃课或辍学的行为。近年来,就出现了同班或同村的留守儿童相互抱团“取暖”,滋事斗殴或相约辍学打工的现象,更有甚者不肯服从教师的教导,引发师生冲突。

总之,目前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而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管理阵地,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个责任。在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除了开设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之外,还应及时加强对留守儿童节假日返校后的心理疏导与教育。因为这样做,既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又有利于学校的班级管理和防流控辍,更能促进农村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和国家社会长治久安。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市潭头中学,茂名,525233)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问题及优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