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是一扇不可错过的呵护窗
2017-06-12贾宪章
贾宪章
一次收学费时,詹老师发现一名学生悄悄拿走了她放在一旁的3元钱,但她没有声张。上课时,她说自己粗心多找了3元钱,希望可以把钱还给她。一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到了晚上,她翻来覆去不能入睡,3元钱不算多,但不及时教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第二天,她悄悄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钱多找给你了,是吗?”这位学生看看老师温和而又带着几分严峻的面容,低着头红着脸说:“是的。”这个学生后来上了中学,又读了中专,一直到参加工作后,每逢过年、过节总会看望一下詹老师……
原来,“过失”是一扇不可错过的呵护窗。詹老师没有因为“拿走3元钱”这样的小过错而姑息这名学生,而是将其看作是一扇不可错过的“呵护窗”,精心设计“尊重细节”、冷静施展“纠错动作”——课上先声明“自己粗心,多找了3元钱”,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提前给学生改错搭好了“台阶”;绝口不提“钱是被拿走的”或“钱是偷走的”,避免伤害其自尊心,提前给学生纠错留好了“路径”;“钱是多找给你了……”个别谈话,完成纠错过程,主动给学生改错注入“勇气”。从“低着头红着脸”可以看出犯错者内心极其悔悟,更可以看出他对老师良苦用心的感激。
不错过“过错”这扇呵护窗,“唤醒好方式”才会及时呈现。一是小错更要耐心。面对即时可以改正的小错误,要特别有耐心,不慌不忙地处置各种不当之举、不足之处,耐心发现隐藏其中的闪光点,耐心挖掘潜在其中的动力,不应瞎着急,恨不得立即用上所有手段,转眼之间就可以让他们变得懂事、规矩,那样只会徒生尴尬与遗憾;二是大错更要机智。面对一时难以改正的大过大错必须格外理智,在看似宽容其一如既往、宽容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耐心等待唤醒的最佳时机,耐心寻找最佳的唤醒方法,千万不可不顾时间差异和个体区别,任由评价标准“一如既往”、纠错补差的过程“一视同仁”、规范的内容和方式“一厢情愿”。
不错过“过错”这扇呵护窗,“施教好时机”才会即时生成。一是不忽略“己过”。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每天都有新鲜内容,每个教育实践过程随时都会出现新的难题,参与教育实践的每个人自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可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成长中的学生,都不应该忽视甚至无视这扇“窗口”的出现,应该主动擦亮它,既要自觉从中看清问题根源、看清纠错途径,即时按照正确轨迹去实施弥补,更要主动反思,让其随时激励自己、警戒自己,而不是姑息自己、放松自己;二是不回避“他非”。身处教育过程的每个人,对于身边师生的过错除了充分理解之外,不应无视其“窗口”内的各种风景而不顾,更不应任由其丰富的教育价值悄然流失,而应格外珍视并巧加利用,及时施加呵护和提醒,让“窗内风景”及时转变成培养良好品格的契机和素材,可以有效训练、激励、强化他们的抗挫能力,让他们具备及时清除过失所带来的负面因素的能力。
不错过“过错”这扇呵护窗,“激励好手段”才会及时优化。一是可以丰富方式。面对孩子的过错或以过错为手段实施激励时,育人者应该尊重每个孩子,不仅要活用、巧用已经掌握的育人模式和育人方法,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更要不断整合和创新,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需求差异、爱好差异的要求;二是可以精细过程。精心设计由易到难的纠错过程,准确把握由浅入深的呵护细节,机智应对其多疑、质疑、释疑的不同反应,不失时机地施以适当的约束和有形的熏陶,引导其在自卑的状态中建立自信,引导其在自弃的氛围中开阔眼界。
“过失”是一扇不可错过的呵护窗。教育实践中的“過失窗口”稍纵即逝,每一名教师、家长、学生只有格外珍视,用心寻找其中的“呵护景致”,施教捷径、惊喜收获才会不断出现在各种教育环节里,才会让各种“过错”都可以悄然化身成彼此心目中的“温暖之窗”“启发之窗”“和谐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