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2017-06-11赵成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督导教学评价

摘 要:我国高职教育完成了大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高职教育发展将以内涵建设为主,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了各高职院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构建规范完善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改革。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督导 教学评价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大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教育部颁布了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国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高职教育发展以内涵建设为主,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了各高职院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1]

一、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具体目标

教学质量監控的具体目标是审视教学文件编制的效果,提供教学改革决策的依据,改善学校教学管理的规程,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情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阐明教学涉及环境的关系。目前很多院校采取的是教学督导的形式。

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践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一般是建立督导制度,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家长监控和评价制度,区域监控和评价制度。利用这些制度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情况等进行质量诊断和预警。[2]

同时,制定、给出《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精品专业认定评估指标体系》,《精品课程及其评价体系》,《精品教材及其评价体系》作为教学内涵建设评价参考指标。

三、教学评估和教学督导

1.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常用技术包括教学评价指标、标准与权重体系的构建技术和评价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技术。进行价值判断和评分的技术,评价信息的反馈技术。

2.教学督导

督导的目的是从个体了解集体,从课堂和基地了解学校,从教学了解学生,从细节了解理念,从计划了解政策。

教学督导对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督导:教学输入环节,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与绩效。教学经常性督导包括听课,到实验室、实习基地观察实验实习组织实施情况,旁听学生毕业答辩,与有关教师、学生交谈,主持座谈会或研讨会、查阅(抽查)。根据学校常规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工作情况,对于比较重大或较有普遍意义的间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立专题督导。

教学督导的常规活动与技术:常规工作与活动、听课评课(教师考评)、学生评教、教学检查(与教风学风建设)、评奖、随访、约谈、调研与总结、监督和指导示范点与教学质量(监测中心)的建设、辅导新教师专业成长、教学事故认、推进教学督导工作的发展。

3.从实践方面探讨学校践行教学督导的一些体会

(1)高职院校有着自由的氛围,但是由于学生素质、修养有限,不够自律,主动性不足,教师教学行为不够规范、能力态度都有问题,在高职院校适度、有效的督导是必要的。

(2)督导人员应职业化和专业化,提出选拔标准、进行资格培训。

(3)“督”和“导”二者是辩证关系,“督”是手段,“导”是目的。“督”要严格有根有据,刚性;“导”要得法,柔性。

(4)督导的内容应包括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学管理。

针对教学活动的督导主要是看教师教学过程的准备、实施和效果以及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只针对学生。督导方式可为说课和听课。

针对教学管理的督导主要是对教学管理活动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督导。教学管理活动包括教学制度的制定、课程安排(比如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实践教学的组织、教材选用、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检查安排情况。

(5)教学督导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其在教学管理或者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中,检查、评价、指导、反馈四个方面。

(6)教学督导的作用包括诊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协助教学管理和决策,促进教学信息交流。[3]

四、高职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学督导职责决定了对督导人员的素质要求:教学权威、专业权威、人格权威。

教学督导人员要在瞬间发现教学问题,并能够深刻发掘问题,如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快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

目前学校的情况是:没有深层的、系统的聘任标准,没有专门培训,缺少职业准入机制,督导人员良莠不齐、督导质量、权威性令人质疑。督导组成员主要由退休教师组成,精力不足,教学观念落后,没有精力和动力去研究督导业务,影响教学督导的质量和水平。与学校的规模相比,督导人员数量较少,督导工作量大,影响督导工作质量。督导成员中缺少在职教师和管理人员、企业人员、学生代表。

2.教学督导主要是督教、督学、督管缺失。

督导方式主要是听课、评课,指出问题、提出意见,对备课环节、教学效果的督导缺失。督教,也只是以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督教更多关注的是理论课堂教学,而对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的督导极为薄弱。

督导组一般隶属于教学管理部门(一般是学校教务处),而教学管理部门本身又是被督导的对象,督导成为自己监督自己,教学督导“即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导致督导受到干扰。

督导人员原来都是各系的教师,人情关系、利害关系复杂,常常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致使督导流于形式。

3.原因分析

(1)没有形成体系和机制

教学督导在我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借鉴国外的经验极其有限,目前高职教育界尚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督导体系和机制,教学督导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保证。

(2)认识误区

对教学督导的功能、内容,督导的主要职责、运行过程,督导的性质、侧重点等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导致督导工作随意性较大,督导的功效无法充分发挥。

(3)重视不够

学校对教学督导的重要性、必要性、作用认识不足。

4.对策

(1)转变观念,建立第三方督导机构

建立第三方督导机构,保证督导组织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指督导业务独立性,进而促成其组织级别、地位、隶属等方面的独立性,而不是独立于学校管理体系之外。教学督导组织要独立于教学部门,如教学系部;教学督导组织要独立于教学管理部门,如教务处等。

目的:避免其它组织干扰,保证督导过程的全面性、客观性,督导结论的客观性、公正性。

(2)督导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制定选拔标准、条件、要求。开展培训:入职培训、定期培训。督导工作规范;督导指标解读;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方法。

(3)构建科学的督导指标体系:易操作、可观察、可测量

督导指标明确规定督导的内容,评判的依据。督导指标应包含三个方面:教学督导指标、教学管理督导指标、学生学习督导指标。督导指标是督导工作微观层面的依据,影响督导的科学性、公平性。

(4)及时交流

督导组应不定期与教师交流。定期与教务处定期交流

(5)建立四级教学督导体系

①督导组②分管教学院长③教务处④学生

参考文献

[1]蒋保涛,肖素美,浅谈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中督导工作策略,2013,(3),148;

[2]郭瑾莉.高等院校督导评价中的逆向选择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J ].《科教文汇》,2012,(2): 33-34;

[3]郭学东.建立科学的高校内部教学督导体系[ N ].中国教育报,2007-0 8-1 0;

作者简介

赵成丽(1984.04—)女,汉族,讲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督导教学评价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效途径探索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高校如何发挥教学督导在考试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