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维的陶艺课程教学分析

2017-06-11郦少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学

郦少梅

摘 要:陶艺课程是学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特色课程,其在陶冶学生情操,强化学生素质能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如何从创新思维视野出发,实现陶艺课程教学的改革,并把创新作为一种新教育思想融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已成为了陶艺课程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文章就创新思维的陶艺课程教学这一课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创新思维 陶艺课程 教学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概述

创新思维,我们可以将其通俗地理解为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思维定势的思维活动,其是在主体创新意识的驱使下,对知识、信息进行重新加工的思维组合。实质上,创新思维也是有别于常规思维方式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能够使主体本身产生独特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截止当前为止,学术界对创新思维的某些方面还没达到完全独一的认识。因此,我们在理解创新思维的内涵时尤其需要注意如下几点:①它是一种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是基于常规思维的一种突破,并不是脱离其他常规思维的一种特殊思维;②它是多种思维有机整合的新产物,并不是思维叠加的结果;③它有着自身独有的活动规律,同时也遵循其他思维的活动规律。[1]

二、创新思维的陶艺课程教学措施

1.采用模块教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模块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活动,其以具体的项目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参与其中,最后能有效达到发展学生实践性能力的目的。就陶艺课程特点来说,实施模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为此,学校应打破章节的限制,把几门相近的课程融合一体,将培养目标相关的内容集合到一个模块中,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培养目标明确化。当然,教师还要对模块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判断是否存在需要改善的部分,对欠缺的进行补充,以整个学生所反馈的信息,为下次课堂教学提供参考。[2]

2.陶艺教师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的人认为陶艺课程的学习,教师是主体,学生的学习都应按照教师安排进行。其实不然,在陶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的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学习陶艺的好坏跟学生自身的素质与努力密切相关,但教师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好在陶艺教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使学生有一个较高标准的、健康的开始。学生不仅要熟练的掌握与了解陶艺制作的技术与原理,掌握制作陶艺的基本规律,了解陶艺的整体的发展脉络,还应当对陶艺技术进行分阶段且全面的分析研究学习。同时,还应当对美学有一定的涉猎,对其他相关的学科或者是专业有基本的掌握,这样才可以使今后的陶艺学习更加游刃有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不同,为学生布置不同类型不同学习程度的作业。并且在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之后,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以及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得学生能更全面的掌握知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使学生能拓展知识面,更能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除此之外,陶艺教师还应当让学生观看著名大师的陶藝,使他们对陶艺这一门艺术拥有自豪感与浓厚的兴趣,并且也可以通过对大师名作的观看,找出差距,寻找灵感,为自己以后陶艺风格的选择打下基础。学生操作期间,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从陶艺制作之初以及以后的各个过程,使其对自己所学的陶艺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也能激发学生对陶艺的热爱与学习的热情。

3.增强教室与学生的教学互动

陶艺课程的学习,一般都是教师将学习的方式与方法,或者是将陶艺制作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教师会根据学习的课堂情况以及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练习。一般都是教师来讲,通知学生进行练习,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导。而这种单方向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陶艺教学,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他们要求解放自己,更好地表现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在新形势下,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式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这种单一教学方式要完全摒弃不符合目前教学的现状,但应当在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并解放他们的天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陶艺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教师听取学生的意见与课程,学生会更加理解课程内容,教师也会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且也能从中找到学生的不足,在以后的课程中进行补充。学生可以向教师任意提问,针对于学生在平时陶艺课程中的相关问题,教师进行耐心解答,不仅可以使课程的学习更加有效,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与答疑,不着急公布答案,同学生一起进行思考与探索,进行观点的交换与讨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陶艺的热情,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还增强了知识点的记忆,并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增强专业素养。

结语

中国的陶瓷艺术博大精深,与农耕文明和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就曾经见证这个东方文明古国陶瓷的辉煌过去,那时的中国俨然为世界陶瓷的中心,并向世界各地延展。当今的世界陶艺已呈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其重要标志是众多艺术家和文人直接参于陶艺创作和理论研究,陶艺风格趋向多向探索,强调作品的原创性,更强烈地突出了陶艺家的主体意识,并对人文精神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因此,我们在陶艺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在创作要求上完全放开学生,拓展他们的思维,从多个角度衡量他们的作品,因为每一件陶艺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3]

参考文献

[1]邱玲,娄宇.陶艺课程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设计艺术研究,2011(2).

[2]邱玲.基于创新思维的陶艺课程教学探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

[3]商亚敏.艺术设计专业陶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2(5).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