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505与饶河(昌江)源头水保护区的位置关系及保护对策

2017-06-11刘力章王晓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6期
关键词:公路建设保护措施

刘力章 王晓林

摘要以S505公路建设项目为例,提出了对该源头水保护区的相关保护措施和对策:对弃土方案和沥青混凝土供应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不设取土场,取消了1处弃土场、2处拌合站及1处施工营地(均位于饶河源头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区),从而避免对该源头水保护区的环境影响;公路不在源头水保护区设取弃土场、施工营地、拌合站等,预制场设在拟改建公路红线范围内。

关键词公路建设;源头水保护区;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181.3;X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6-0082-02

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505 and Source Water Reserve of Rao River(Changjiang)and Its Protective Measure

LIU Lizhang1,WANG Xiaolin2

(1.Jiangx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anchang, Jiangxi 330029; 2.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Weifang, Shandong 261053)

AbstractTaking S505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relevant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is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 were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ing the soil solution and asphalt concrete supply scheme was optimized and no soil field, canceled 1 dump, 2 mixing station and 1 construction camps (ecological protection areas were located in the source of Rao River reserves), in order to avoid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the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 The road was not at the source of the water conservation area, setting a dumping site, construction camps, mixing stations, etc., the prefabricated site was located within the red line of the proposed highway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Highway construction;Source water reserve;Protective measure

因路線规划、技术标准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公路项目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居民集中区等各类生态环境敏感区比较常见[1-3]。对于上述各类敏感区,均需对建设项目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对策,以减轻对这类敏感区的环境影响。目前关于源头水保护区公路建设工程研究鲜见报道。笔者以省道S505公路建设为例,提出了公路项目建设对源头水保护区的保护对策,旨在为今后在源头水保护区开展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1省道S505公路建设项目概况

S505陈村至锦里段公路改建工程始于景德镇市浮梁县兴田乡陈村(与安徽祁门县芦溪乡尚田村道路交界处),途经虎山村、上程、兴田乡,终于锦里村,全长12.179 km。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 km/h ,路基宽10 m,路面为8.5 m宽沥青混凝土。

目前,省道S505公路现已破损严重,路基窄且多处穿村而过,坡陡弯急,造成行车不畅,人员和农产品往来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及特色旅游开发和资源互通。该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改善项目地区的交通出行条件,使景德镇市的路网结构趋于完善,也使景德镇市与安徽省的经济交流更为紧密便利。同时,项目的建成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旅游资源深入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饶河源头水保护区概况

2.1饶河源头水保护区的划定

根据《关于设立“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的通知》[4],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和鄱阳湖(以下简称“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设立保护区。五河源头主要是指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的源头区域。五河源头保护区的划定原则:以江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河源 Ⅱ 类水质保护区间为基本长度,以基本长度内涉及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为基本宽度确定保护区。在基本长度内没有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以分水岭为界确定保护区。按上述原则,饶河源头保护区包括昌江源头和乐安河源头2个区域,S505涉及昌江源头水保护区。饶河(昌江)源头水保护区包括浮梁县的西湖乡、经公桥镇、勒功乡、江村乡、峙滩乡、兴田乡等乡镇部分行政村,共计866.78 km2。

2.2相关保护要求

根据《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環境保护的若干意见》[5]的相关要求,禁止在“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内新建排放污染的企业,禁止在城镇生活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设立污水排放口,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开山采石采矿,禁止在林区砍伐天然阔叶林,禁止向“五河一湖”及东江排放超标污水。

根据《饶河源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6],将水源涵养功能作为饶河源生态功能区主导生态功能,将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饶河源头水保护区的辅助生态功能。根据该规划,饶河源生态功能区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恢复区和生态经济区3个区,具体范围及保护要求见表1。

2.3S505建设项目与源头水保护区位置关系

S505公路全线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兴田乡,兴田乡属饶河(昌江)源头保护区涉及的6个乡镇之一。S505公路工程沿线途经《饶河源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划定的生态保护区(K0+000至K7+200路段)和生态经济区(K7+200至K12+179路段),生态保护区一般为禁止开发区,生态经济区一般为优化开发区(图1)。

3环境保护对策

S505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涉及的水体为昌江支流,水质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类标准。该保护区水质的影响主要由工程施工废水排放及运营期车辆发生侧翻等交通事故产生的废水等造成。因此,需对该公路建设提出相关污染防治措施。

(1)工程线路完全位于饶河(昌江)源头水保护区内,工程建设目的为改善区域内交通状况,因此难以避绕该源头水保护区,只能对设计阶段的临时用地工程进行优化调整:

工程方案拟设1处施工营地(K0+360左侧),由于沿线附近有村庄分布,施工人员可以租住当地民房,利用当地已有的排水和处理系统,以减少生活废水排放。因此,在下一步设计阶段要求取消该处施工营地,直接租用当地居民房。

工程方案拟设1处弃土场(K0+350右侧),要求取消该弃土场,项目余土经线路优化调配使用后,用于兴田乡集镇平整场地。

工程方案拟设1处混凝土搅拌站(位于K8+500左侧)和1处沥青搅拌站(位于K3+300左侧),要求取消设置上述混凝土和沥青搅拌站,利用附近的浯溪口水利枢纽坝址施工处的搅拌站。

(2)施工废水零排放。

公路项目施工废水不对外环境排放,施工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混凝土搅拌和预制板用水及路面洒水等,不得直接排入水体。

(3)运营期。

S505工程跨越水体路段设置明显标志,限制车速,禁止超车和丢弃杂物;禁止运输未经覆盖的煤、石灰和水泥等散货的车辆上路行驶,防止物料散落污染沿线水体;禁止漏油、漏料的罐装车和超载卡车上路行驶;跨水桥梁护栏进行强化、加固设计。

4结语

源头水保护区往往对水质要求较高,為II类以上水质,一般划定源头水保护区范围较大,在源头水保护区不可避免会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公路、铁路等)建设,在项目无法避绕保护区时,为了使项目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需对工程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尤其是对水质影响较大的工程方案。通常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取消取、弃土场、拌合站和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屹,吴家勇,陆豫.跨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桥梁环境风险预测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4(3):90-96.

[2] 陆王烨.公路桥梁跨越饮用水源保护区环保工程实例探讨[J].科技导报,2013,31(30):23-27.

[3] 吴家勇,董云霞,秦丹.跨越敏感水体桥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4(5):102-105.

[4]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设立“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的通知:赣府厅字[2009]36号[A/OL].(2010-03-03)[2017-05-11].http://xxgk.jiangxi.gov.cn/bmgkxx/sbgt/gzdt/zwdt/201003/t20100303_201002.htm.

[5]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赣府字[2009]11号[A/OL].(2009-04-09)[2017-05-11].http://www.pkulaw.cn/fulltext_from.aspx?Gid=17083425.

[6] 景德鎮市环保局,景德镇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南昌大学.饶河源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Z].2009.

猜你喜欢

公路建设保护措施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商标侵权问题和保护措施研究
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探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要点
高山茶园如何做好防冻保护措施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