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弯的刺刀:红色尖刀连的传家宝
2017-06-11陈凯吴科儒
陈凯 吴科儒
在被国防部命名为“红色尖刀连”的陆军原第31集团军某旅二连,一把弯曲的刺刀醒目地陈列在连史馆里。
1946年深秋,在胶东掖县粉子山阻击战中,二连负责扼守粉子山的前哨阵地——象山。当时,象山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官兵们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捅;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打;枪托打碎了,就用石头扔,硬是坚守阵地3天4夜,打退了敌人多次猛烈攻势,最后全连只剩下7人。战后,那把“拼弯的刺刀”从幸存的勇士们手中传了下来,成为连队一茬茬官兵引以自豪的“传家宝”。
凝望这把“拼弯的刺刀”,仿佛又置身于那段血雨腥风的硝烟战场。在被火光和烟雾充斥的前沿阵地上,连长刘宗明突然被敌人的一发炮弹击中,身负重伤,无奈被抬下阵地。指导员李悟振臂高呼,接替连长指挥战斗!敌人的炮火疯狂地向象山倾泻,指导员左臂被弹片击中,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人在象山在!”弹药耗绝的最后时刻,官兵像发怒的狮子般端起刺刀,与敌人进行悲壮惨烈的搏斗……
追寻着连队的战斗足迹,这把“拼弯的刺刀”已经成为官兵们心中的精神“图腾”,源源不断地激发着他们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面对数十年无战火检验、官兵成分结构变化,“红色尖刀连”始终着力培塑官兵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于牺牲的意志品格,锻造能打胜仗的精神利剑和无形战力。每当连队主官更替时,他们都要举行“刺刀交接仪式”;每当新兵下连和新干部到位时,他们首先做的就是参观连史馆、聆听刺刀的故事;每当执行大项任务即将出征时,他们都要面对刺刀郑重宣誓……
2016年4月,战士白振东参加集团军实战必备技能比武考核,连队按照惯例为他举行唱战斗歌曲、赠战斗格言送行活动。时任指导员牛国瑞把一张印有“拼弯的刺刀”的报纸塞进他的背囊,并把一句战斗格言贴了上去:“刺刀不拼弯,绝不下火线!”几天后,捷报传来,白振东一路过关斩将、奋勇拼杀,勇夺步兵专业第一名。
辉煌历程70载,过去战斗的短兵相接、刀锋相见,如今早已被各类先进作战手段所取代。可在“红色尖刀连”,那首“拼刺刀”歌依旧唱得震耳欲聋,那套“刺杀操”依然铿锵有力,“刺刀见红”的尖刀精神已融入一代代“尖刀人”的钢筋铁骨。
为适应部队转型发展需要,“红色尖刀连”被赋予由传统单一型步兵向现代特战尖兵转型的任务。由于对新型绳索不适应,战士甘本超双手磨得鲜血淋漓;战士江晨志在操舟时,肩膀被冲锋舟尾翼螺旋桨划出道道伤口……训练初期,官兵们跃跃欲试,但却屡屡受挫。“转型就要敢闯敢试,倒下也要当块铺路石!”二连官兵誓言铿锵,集智攻关展开研练。他们加班加点“恶补”特种作战理论,虚心向兄弟单位特战尖兵咨询求教,发动官兵积极建言献策,围绕30余个训练难题提出80余条意见建议。跨越,转型,跃升。历经3个多月加钢淬火,步兵特战28个课目73个训练内容,官兵人人成績达到优良。二连参加集团軍特战化连比武考核,官兵凭借超前训练成果,一举夺得14个课目的6个第一。
70年尖刀传承,70年淬火锻造。如今,这把“拼弯的刺刀”仍静静地躺在“红色尖刀连”的连史馆里。在岁月的积淀中,它所讲述的那段悲壮故事经久不息,一代又一代“尖刀传人”正在它的见证中亮剑出鞘,透出耀眼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