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活动中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作用

2017-06-11沈文渊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区域活动自主性

沈文渊

【摘 要】区域活动是目前幼儿园教学中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遵循幼儿本性,以活动、玩、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积极、自主的研究世界,培养幼儿的自主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为幼儿营造一个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区域环境,创设相适应的区域活动,在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同时促进幼儿独立个人的形成。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发展;自主性;作用

引 言

区域活动是以幼儿为中心开展的,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全面的投入和参与到活动中。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使幼儿在一个相对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发散思维,培养能力。另一方面,区域活动是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的,在活动选择上更多的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参与率和积极性,是在幼儿能接受和理解的范畴内,实现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自主性的发挥,使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综合发展。对此,下文就针对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发展提出几点看法。

一、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意义

区域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开展的,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科学、合理的区域活动,让幼儿自主探索和发展,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和鼓励幼儿自主的解决问题,去动手操作,去探索问题的过程,既是对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对幼儿独立意识的培养,使幼儿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要求和目的上。而且区域活动是一个集体的活动,在发挥幼儿自主性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交际能力和创造性。在自主活动中,幼儿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和表达欲望,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模式,会在一个自然而然的环境下,形成一个小的集体,有自己的伙伴,会相互交流、交往,在久而久之,教师也会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幼儿自身潜能被挖掘,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区域活动是遵循幼儿天性下创设的,更多的是一种“玩”、“游戏”的心态,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意義。在综合考虑幼儿的发展前提下,适当的增加区域活动的难度,既是对幼儿实际能力掌握和了解,同样也是对幼儿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意志力的一种锻炼,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引导幼儿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幼儿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幼儿的信心和动力,促使幼儿独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有效的发挥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作用

幼儿时期,幼儿思维能力、自主能力都处于一个起步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科学、规范、标准、专业的指导,对于幼儿成长、成才方面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区域活动作为幼儿自主性发展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手段,以幼儿为中心开展,强调对幼儿自身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呢?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区域活动是以集体为单位展开的,目标的设计既要具有针对性,也要符合实际情况,达到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活动设计中,充分的考虑幼儿的个体化差异,尊重幼儿个性化的发展,使不同的目标,达到相同的教育效率。如:根据幼儿爱好、兴趣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根据幼儿能力选择表现方式等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

(二)构建有效的活动环境。幼儿时期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求知欲强,但同样也缺乏耐心,兴趣变换快。我们在创设活动中,如果总是重复相同的内容和活动,往往会降低幼儿的参与意识,幼儿主观意识弱,活动也到不到预期的效果。对此,除了要在活动内容上创新以外,还可以在物质环境方面加以转变,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季节变化,不断的创设新奇的环境,由境引入活动,保持幼儿对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氛围中,发散思维,融入情感,去自主感受、操作、观察、探索,以培养幼儿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结合教材内容提供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尽管幼儿时期是幼儿思维能力和表现力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眼界不断开拓,知识量也日渐丰富,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跟上教师的思维,教师的想法也很难传递给幼儿,增加了幼儿学习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利用丰富、有趣的材料,以材料的客观性、直白性,让幼儿对知识点产生一个直接的认知,摆脱幼儿对知识难学、难懂的认知,提升幼儿的求知欲,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主观性的发挥。

(三)幼儿的活动。活动作为幼儿能力培养的载体,在区域活动创设中,要以幼儿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性,促进区域活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和鼓舞,要相信幼儿,在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幼儿自主发展、探索,尽可能的少设置边边框框,避免对幼儿思维的限制,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更多的自主权,更为放松。二是,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区域活动是尊重幼儿的意识开展的,幼儿有更多的自我选择空间和自由空间,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尽管一再强调教师要与幼儿做朋友,从幼儿角度出发,构建和谐、平等的关系,但相比于幼儿之间,教师这个身份仍具有“严肃性”、“威严性”,幼儿之间更具有共同的语言,更能“玩的来”,交流更为流畅,所表达的意思更能理解,在交往合作中,更能形成一种默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能力,主动的学习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和矛盾。

(四)教师的指导。幼儿时期,幼儿比较敏感、善变,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扬,在区域活动中,要认识到幼儿的这种心态,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身引导、辅助作用,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做好带头工作,对于表现优异的幼儿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表现不足的幼儿也不能盲目批评,要有耐心,让幼儿感受到被关爱、被关心,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焦婷.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究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2]颜柳彬.适时介入区域活动[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区域活动自主性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