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线描的内涵

2017-06-11肖杰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线描造型

肖杰

【摘 要】中国工人物画中线条被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和情感,其美感和表现方式也各尽不同。它在写生和创作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画面的基础,作品的成败,甚至体现着作者的个人素养。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性绘画语言,要继承发扬这样一种线性语言。

【关键词】线描;造型;十八描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绘画里无法磨灭的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精神并且独具特色的一种绘画方式。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绘画技法由勾线和设色俩种方式组成。也有不进行设色的白描方式,如画圣吴道子的《松子天王图》别具一格。或者比较重视设色的唐代张萱的《捣练图》等。以及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繁荣。但无论何种方式,线条都成为了中国绘画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必然要打下的扎实基础。

一、“以线造形”线条的骨法用笔

工笔画中的线条,被画家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和情感,一根线条可以体现出的张力与美感有时是超乎想象的。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以线造型是最主要和基本的特征之一,线条的好坏,也就是所谓线条的长短、粗细、快慢、疏密、直曲、这些要点的注意,直接决定了一幅作品的质量,而优秀的线条组织能力,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写生和临摹来达成的。线形来自形体 、物质结构及运动变化,线形的组合负有形、质、动、意的表现意义。故要以线画质,以线画体,衣下有体。因此,一般表现为高处线疏,底处线密,少线处透体,多线处遮体;而衣褶、束扎处线密,舒展处线疏,折叠处前疏后密,弯折处内密外疏等特点。中国画所描绘的线与装饰画的线以及油画的线有所不同,装饰画的线要求平整,用来分割色块,油画的线表现阴影与体积,中国画的线则用于造型,它有抑扬顿挫,有苍老、挺拔、圆润、劲秀的变化。。古人对用线力度的表现有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折差骨”、“屋漏痕”、“锥划沙”、“高山坠石”等。

二、线描的意义所在

线描的意义其一是塑造形体,体现空间,区别质感,构成画面,即所谓的“外师造化”;二是以生动变化的用笔概括刻画形象,开拓意境,垂青品味,使画面生动意趣,即所谓的“中心得源”,以显示线描神韵,线的表现性。线描的技法多同于书法,线描的审美品格多援用于书法。古人称:中国画的基本技巧在于书法,包括艺术观念和审美标准。书法技巧笔锋的正、侧、逆、顺,行笔的轻、重、急、徐,以及“情性”、“形质”的表现功能,先秒概莫能外。线描的技巧来源于用笔,中国独有的锥形兽毫毛笔的运用与发挥是中国画的形式特征的工具与技术基础。也因为毛笔的性能,引发出多姿多彩的线描趣味和艺术境界。

三、线的种类

中国国古代画家对中国人物画线的种类总结了十八种描法,“十八描”各具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画家对人独特的观察方法。

(1)折芦描:起笔顿头明显,转折有力,方中有圆,行笔变化大,此描较为写意。

(2)枣核描:如枣和一般的线,收笔尖为突出特点。

(3)马蝗描:柔而不弱的线,起笔顿头明显而又刚柔相间。

(4)钉头鼠尾描:以顿头钉字形起笔,性比方而多有转折,收笔尖似鼠尾,像画兰叶一般。清任伯年多用此方法。

(5)曹衣描:即“曹衣出水描”,出自北朝佛教画家曹仲达之手,具有西域风格。用笔圆而流畅,衣纹有下垂感,佛像长衣多用这种线,线形似出水一般缓缓画出。

(6)琴弦描:线的行笔中有颤笔停顿变化,以较细直线为主。

(7)竹叶描:似竹叶子一般,起笔小,收笔细,中间宽,一般用中锋画为宜。

(8)混描:先以淡墨皴衣褶再用浓墨加之,浓淡相间,具有写意性。

(9)柳叶描:线如柳叶形状一般,起笔顿头小,行笔略宽些,收笔细,如同柳叶一般细长而有力量。

(10)战笔水纹描:用笔流而不滑,停而不滞,线很有变化,多用战笔表现,具有水纹之感。

(11)枯柴描:这种描法似山水画的皴法,线形刚中有柔,整而不乱,多有转折变化,以侧锋用笔,水分少,用笔粗。

(12)蚯蚓描:以圆笔为主,大小均匀转折柔劲,具有弹性。

(13)减笔描:主要指宋代梁凯的大写意的手法,用笔粗而宽,笔墨简练概括,一笔只见墨色具有变化,呈一气呵成的气势。

(14)行云流水描:出自唐代周昉所画的仕女画中的衣纹描法,温柔飘逸,行笔均匀含蓄。

(15)橄榄描:如橄榄形状的描法,起笔顿头较大,行笔细,转折多有变化,力度轻重有致。

(16)铁线描:用笔方而硬,像铁丝折弯一般,元代永乐宫壁画就是用铁线描所勾勒。用线中锋,线条均匀。

(17)高古游丝描: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所创,线细而长,圆转流畅,结构紧凑,气韵贯通,就像“春蚕吐丝”一般。

(18)撅头丁描:形如铁线一般坚挺而柔韧,初唐画家阎立本以勾勒此线最为著名。

“十八描”之说,实质是古人以他们的认识和实践,用他们的逻辑方式对用笔画线的丰富变化的归纳和概括,后学者应取其实质,灵活用之。就线描的形式而言远非十八种可以概括。

四、结论

线描是绘画的开始,写生和创作的第一步。线描是作者艺术才华、素养和品格的初步凝聚和体现,绘画作品线条的优劣表现着作者素养的强弱和水平的高低,作品线描的成功与否即以决定了作品的成败。线描是人物画的基本功,因此初学者往往要经过线描的理解和訓练这一必不可少的过程,创作中也无不经过线描上的锤炼和发挥。线描艺术,是民族绘画的特有的语言因素,在历史上已经显现出独有的高峰,为我们后学者开拓了无限创造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线描绝不是走到尽头,而需要后来者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新的历史观念下心灵的轨迹—新的线描。

参考文献:

[1]林树中著.中国美术通史. 南京:南京艺术学院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中国史教研室编著. 中国美术简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线描造型
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
增设美术课堂线描小练习的实践与思考
李婷婷油画及国画作品选登
线描画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线描的细分与设计艺术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