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研究

2017-06-11张宇张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职业核心能力理实一体化

张宇+张涛

摘 要:本文结合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标准,确定了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研讨项目教学的内容、支撑每个项目的任务。并将项目教学与整车拆装相结合。

关键词:底盘构造与检修 理实一体化教学 职业核心能力

伴随区域产业经济的优化重构,汽车维修与检测行业也在飞速发展。新形势下,行业对岗位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更高。底盘构造与检修是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就业岗位多为安装,调试和维修等。因此,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汽车检修从业人员实践能力的高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以实践教学的形式学习理论知识;或者在理论学习后随即对理论学习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训练;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和渗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1]为此,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教研室开展对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讨。

一、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

兼顾行业标准、市场供求及企业对岗位的能力要求,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等几个方面的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遵循“基础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点突出底盘构造识记和常见故障检测与排除两方面技能。共分为十四个项目:初识汽车底盘、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车桥车架、车轮轮胎、悬架、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整车拆装(四个项目)。

每个项目由具体任务支撑,并以“任务描述、任务准备、任务实施、应用训练、任务评价、拓展提升”的模式进行具体内容的设计。[2]

二、职业核心能力为主导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设计

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建議108学时,采用4学时连上的方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在多媒体教室、整车拆装中心、汽车故障检排中心、实训实践基地完成,实现多元立体化教学、实践资源的整合。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开发原则,遵循技能人才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职业核心能力、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通过教师讲授和示范、学生模仿、演练、合作相结合的方法,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3]分析、整合本课程的信息,确定本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阶段性过程考核方式,强化项目教学,深入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最终考核结果由平时成绩、理论考评、实操测试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60%;包括出勤、上课实操项目表现,其中项目作业完成情况和团队完成项目协作能力是考评重点,比重为平时成绩的50%。此外理论知识考核占20% ,期末实操考核占20% 。

由教学实施反馈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合为一体。一方面,学生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在操练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一方面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向阳,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化教学体会,职业技术,2009(11)

[2]岳君,叉车驾驶与维护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职业教育2016(11)

[3]邹心遥,方弄玉,刘雅婷,EDA 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

作者简介

张宇(1981.03—),女,辽宁鞍山人,满族,东北大学材料学院2008级材料研究生,研究方向:表面工程。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教学职业核心能力理实一体化
中职PLC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基于工作岗位培养学生问病卖药能力的探析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