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对话课堂教学案例浅析—对话教学视角下

2017-06-11范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解析案例

摘 要:“对话” 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对话教学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思维视野,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但是,在现实教学情境下,语文课堂在“对话教学”华丽的旗帜下进行着形式主义的教学操作,本文对一些语文对话教学案例进行了剖析,我们的对话教学研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对话教学 初中语文 案例 解析

一、研究背景

1. 对话教学概念介绍

语文学科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基本教学内容, 是一门探究言语形式是如何表达言语内容的学科,它不可避免地强调多方位对话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语言的形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还有与所教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对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又提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话” 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对话教学”的含义很多,本文比较提倡的内涵即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2] 是指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对话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味、境界及价值的教学形态。”[3]

2.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误区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是:始终围绕高考进行的一系列机械化的应试训练,学生对语文课堂提不起兴趣,这是所有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对一些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反思。“对话教学”进行着形式主义的教学操作,使得语文课堂热闹但深度不足,语文对话教学中存在着诸多误区。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案例误区。

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及解析

1. 案例一及解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片断,教师设想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话剧表演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和情怀。教师让学生在话剧中表演,扮演不同的角色。剧中的人物有:刘禹锡、白居易、店小二等。

解析:毫无疑问,教师的预设是非常好的,给学生创设一个古代诗词的场景,突破了原有对诗词的导入方式,导课方式比较有创意,一方面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带着兴趣与好奇心参与到对话中。然而,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却让学生陷入了沉默,教师不断插入古诗词的讲解,将教学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诗词的归纳和演绎上,破坏了原本设计好的目的:能让学生对诗词情感进行体验,一堂非常有意境的对话课堂变得非常无趣,学生的兴趣逐渐降低,课堂除了开头的导入环节,后面全过程都是紧紧围绕学习知识的讲解,根本谈不上意义的生成。

2. 案例二及解析

公开课《最后一次讲演》一文,师问 :“这篇文章是写谁的最后一次讲演 ?”学生A答 :“写闻一多的 。” 师问:“你怎么知道的 ?” 学生B答 :“题目下面标示了 。” 师问:“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学生C答 :“应该是真的吧。” 师问 :“你怎么知道的 ?” 学生D答:“历史上有闻一多这个人。”师问:“闻一多是做什么的?” 有的说死了,有的说好像是爱国人士。师问:“闻一多先生是怎么死的?” 有学生答是被国民党杀死的。

解析: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设计的问题与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目标相关性不大,设计的问题缺乏探索性,过于浅显。教师预设的问题缺乏梯度和深度,教师仅仅是将一些常识或者文本的内容转换成问题提出,使对话教学成为一种“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学生的思维却未能有效激活,实际上未能达成教学目标。在这样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在忙于“演示对话”,缺乏真实有效地对话,学生根本谈不上学会对话。

3. 案例三及解析

《美猴王》第二课时片断。老师让学生用一些简单词语把石猴的特点描写出来了,老师让一位学生起来回答,另外的同学都举手要发言,于是,老师请另一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还没开始讲,其他一些同学已经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并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甚至把手举得高高的,故意咳嗽以引起老师注意,老师只好点名。

解析:学生急于想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没有注意到其他同学的活动,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故意把手举高、咳嗽,缺乏倾听意识。初中生刚进入中学阶段,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教学内容容易有极强的新鲜感,但目的性和持久性不强,表现得有些心浮气躁、不愿意倾听别人的看法。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此课堂中,教师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要求,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才能让学生在倾听中互相启发,活跃思维,进而扩展他们的视野。

三、启示

对话式学习是一种充分尊重人性、发展人性的学习方式,它所涉及的学习内容是全面的, 其目的是让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随着对话教学理念的广泛传播和应用,课堂实践中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表现展现出活力,师生的课堂己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受传统教学影响,学生养成了听取、接受的习惯,真正的对话教学难以实现。剖析课堂对话教学实施中的障碍并提倡解决障碍的应对策略,是对话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也将是我们今后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參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2]郑金州.对话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35.

[3]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77-80.

[4]季伟.是什么阻碍了教育 的对话 [ J] .江西教育 , 2005.

作者简介

范霞(1974-),女,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槐店镇回民中学语文教师,职称:中小学一级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解析案例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睡梦解析仪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电竞初解析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