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

2017-06-11郑月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中学生创新能力素质

郑月红

摘 要: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并且有效开发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拓展能力、想象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地理教学的培养促进学生自我突破意识形成,是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 中学生创新素质 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教育形式不断日新月异,人们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只有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意识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节奏。地理教师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地理教学内容中似理似文,所涉及的教学范围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内容,包括了综合性、时代性等特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探索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超越,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一、地理教学中质疑教学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丰富的求知欲望能够增长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1]。创新思维是通过不断的质疑和好奇引发的,只有产生疑问才会形成思考,只有通过思考才会使人产生联想、灵感等创新思维的特质。地理教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包罗万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驾驶通过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在地理教学中寻找全新的知识内容,能够有促进学生的探索能力、开发能力的培养,在遇到问题后进行详细的自我思考、分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共同发展[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勇敢的质疑,并且通过自我思考努力解疑。

例如: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规律的过程中会不断思考,如果地球逆向旋转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逆向旋转会不会造成地球一天的时间变化?时间节气会不会有影响?温度气候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等等相关问题,通过学生奇思妙想的疑问,学生会对地理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促进学生的通过自己的疑问进行不断探寻和分析,在得到结果后可以积极阐述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发展。

二、发散思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发散思维是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思维的逐步发散,才能有效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时候要根据学生不同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并且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考虑到一道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一个问题的不同思考方式等情况,教师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不同的可能、寻找更多的乐趣,增加自己的独特教学[3]。

例如:在教师讲解世界地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联系,比如,将南极的冰川迁移到撒哈拉沙漠是不是能改变那里的炎热酷暑?如果地球没有臭氧层,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人们是否会跟着旋转?月球上是否有人类?是否适合人类生活?等等多种多样的问题,学生会通过这些有趣的问题进行全新的思考,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新的方向。

三、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虽然人们的思维发展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但是形象思维方式却是人类最原始的思维方式,它能够有效协助创新思维的发展[4]。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积极促进地理教学内容的抽象知识具象化,有效丰富了学生的感觉、听觉、视觉等方面的形象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叙述、想象等方法进行教学训练。

例如:在地理学读图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地图上的地理位置分布进行详细阐述,讲解当地分风土人情、民族习俗、气候、自然风光等等,并且通过漫画、图表等形式进行教学分析,使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象化,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敏感度,从而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四、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能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全新的学习感受,并且能够让学生对于地理学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有效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天文台进行参观,让学生能够了解浩瀚的宇宙,明白人们的渺小;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气候,如何预报天气;也需要经常举办专业的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使学生的学习参与性能够有效提高,在通过不同类型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并且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坚韧的性格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人的创新意识是他个人的内在品质所影响,通过情绪、坚韧性、独立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对创新能力和意识都起到限制和影响的作用。拥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会表现的自信、独立、能吃苦、不怕困难、拥有较强的责任感、想象丰富、求知欲旺盛、并且积极探索全新的知识领域,拥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积极努力的突破,发现全新机遇的时候也会毫不迟疑的把握机会,并且拥有很强的责任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鼓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养成良好的自信心,并且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地理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科学地理观、环境保护观念、资源节约等健康观念的形成,为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发展需求的全新人才努力奋斗。

结语

创新是素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不断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善我国社会人才发展方向,通过地理教学的逐步深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吃苦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不断提供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努力。

参考文献

[1]蔡斌.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9):11-11.

[2]李萍.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5):251-251.

[3]郑祥滨.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8):271-271.

[4]李万凯.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9):280-280.

猜你喜欢

中学生创新能力素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