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语言“无理而妙”之境界

2017-06-11周志芳刘志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境界

周志芳+刘志刚

摘 要:“无理而妙”概念引入中学诗歌教学,对于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都有重要意义。无理而妙的内涵所在,表现方式,如何进入这种境界是笔者再次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诗歌语言 无理而妙 境界

如何在“无理而妙”理论指导下创新诗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一、“无理而妙”之来龙去脉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这首词表达作者“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盟誓。词中一口气说出自然界绝不可能出现的六种情景,事理看似荒谬,情感实乃真切,让人讀后不仅不认为怪诞无理,反而觉得情深意切。这就是诗歌“无理而妙”之境界。

由此可见,“无理而妙”作为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自古为诗(词)人所采用。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就已发现这一现象,作出了“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的论断。清代词论家贺裳总结前人创作经验,指出:“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唐李益诗曰:‘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语。子野《一丛花》末句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此皆无理而妙。”“无理而妙”命题由此而出。

“无理而妙”就是古典诗歌创作所采用的独特表现手法及其产生来的美感效果的完美统一。

二、“无理而妙”之表现方式

从表现方式角度考察诗歌的“无理而妙”,我们可以从用语、句法、表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用语上的“无理而妙”

用语上的“无理而妙”,指用不合常意词语或者反常规的词语搭配来描写事物,表达出引人入胜的审美效果。

如,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杨柳如何“堆”烟?乍看令人费解。细细品来,正是一个“堆”字,以杨柳茂密似烟雾堆积,暗喻闺阁女子化不开、理还乱的愁绪,“无形”见于“有形”,跃然纸上。同理,雨能“横”,确是狂风中雨急而斜飘情形的精当描写,暗示了怨妇的痛苦处境,表现了“无计留春住”的无奈情感。

2. 句法上的“无理而妙”

诗人故意打破词语惯常的排列顺序,使诗句显得不合“句法”,这样在造成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效果,更加突出描写事物和意象,引人思考。如杜甫《秋兴》之一: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

其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句中,诗人有意把“稻”和“鹦鹉”错置,从字面确实不好理解,但让人读后却觉形象感和表现力更强,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

3. 表意上的“无理而妙”

诗歌中表现事理、情感、思想,看似违背常理却收到了“妙趣横生”效果,这就是表意上的“无理而妙”。

比如,李白《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意,不遣柳条青。

读者不免会问:“春风”乃自然之物,怎么“知别意”?怎能不让柳条发青?作者偏要“春风知别意,不遣柳条青”,岂有此理?其实不然。诗人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使其不让柳条发青,如此就不能拿来送客了,含蓄地抒发了对客人恋恋不舍之情。意境之妙,令人叫绝。

三、“无理而妙”之表现手法

诗歌“无理而妙”境界,通常是诗人运用反语、比喻、拟人、夸张、想像、通感等手法所致。

1. 反语

反语,就是通常所说的“正话反说”。如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真个“花可爱”、“喜杀人”,作者偏偏要说“花无赖”、“恼杀人”讨人厌的字词,喜感何在?然而,读完此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幅春色满城、生机勃勃的画面,这远比直白描写更有感染力。

2. 比喻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诗句中,“浮云”“柳絮”与琴声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作者巧妙借用三者的相通之处,传递琴声袅袅,悠悠余韵的美妙情景,赋无形以有形,给人更加真切的感受。再如“忧端如山来,项洞不可掇”(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名句,作者舍其“形似”而取其“神似”,引臂取类,出语惊人,正是比喻产生的艺术效果。

3. 拟人

诗人遵循“情感逻辑”,不惜违背“生活逻辑”,总要把“无情物”变成“有情人”,塑造符合人物情感逻辑的审美意象,即为“拟人”手法的运用。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破家亡,以至花溅泪、鸟惊心,虽不合常理,却极其深刻地写出了诗人无比悲伤的心情,读来真能叫人潸然泪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冯延巳《鹊踏枝》),与杜诗有同工异曲之妙

4. 夸张

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反常”的“无理”描写,能够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语句。波涛之大,居然能撼动岳阳城,如按常理来说,真乃无理。然而,读者闭眼想像,汪洋壮阔、气势磅礴洞庭湖秋色,宛如一幅泼墨写意画,顿时浮现在脑海中,岂非“情至之语”?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可谓动手林志颖手法的高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中的夸张描写,得到代代世人的赞赏,成为千古绝唱,正是其“无理而妙”的艺术感染力所致。

5. 想像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像活动”。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更有极致的发挥。如陆游的《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诗人幻想自己化作千亿人,使每株梅树前都放一老翁,想像之奇特,实属罕见。如此近乎狂痴的奇想,表达诗人对梅花的酷爱之情,酣畅淋漓,动人心弦,谁不佩服诗人非同凡响的创作功力?

6. 通感

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可作为“通感”的经典例句。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却说:此一“闹”字,“境界全出”。诚然,诗人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出神入化地表现了作者春风得意的心情,不懂“通感”之法,难解诗人匠心。

总之,诗词中“无理而妙”表现手法多种多样,绝非寥寥数语可以穷尽。我们发现其中常见的几种情况并从中寻找其规律,循此可以打开诗歌艺术殿堂之门,进入诗歌鉴赏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浅谈诗词鉴赏中如何深入了解文本》 顾陈丽 2010、11

[2]《谈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几种启动 》 卢津榕 2017、2

[3]《谈注重课外阅读的引导》 张汝民 2011年2月

猜你喜欢

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品“境界”
爱的境界
好课的境界
慎独的境界
养生的最高境界
境界
境界不高
“慎独”的境界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