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问题施良策发展教育谋大计

2017-06-11韩鼎

新一代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制约因素

韩鼎

(天祝县祁连乡教育辅导站 甘肃 武威 733200)

摘 要:近年来,甘肃农村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等方面发生着惊人的变化。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甘肃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发展;制约;影响;因素;对策

近年来,甘肃农村教育不论从办学思想、办学规模、办学方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等方面都发生着惊人的变化。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甘肃农村教育的發展。

一、问题与分析

当前甘肃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总的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教师的专业结构上看,体育、音乐、美术、外语等课程教师尤其短缺,不能开齐开全新课程方案规定要求的必修课程,造成学生学习中学科的知识性短缺。从教师资源分布上看,近年来由于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年轻有为的教师留不住。随之就出现了自雇“代教”现象。而由于工资待遇较低,往往是一些高中毕业或非师范毕业生从事“代教”工作,这些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教育教学能力有限,很难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二是山区教师流失严重。随着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近年来,农村教师尤其是学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乡镇的向县城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流动,造成被引进单位相应学科建设的停顿和瘫痪,使学校正常的教学无法进行。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拮据,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另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加剧了山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失,拉大了城乡教育质量的鸿沟,不利于教育的公平竞争和均衡发展。三是对于多数农村学校来说,教育教研一直是学校发展的软肋。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已意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教学实践问题,提高自身的素质,但由于理论水平不高,而且农村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很难深入分析和研究问题。四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缺乏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师。有的学校虽然已经装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室、综合电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但真正能够掌握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教师不多。五是基础教育评价问题。教育评价应是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而目前农村中小学在教育评价上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忽视教育评价的过程性。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要通过提升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岗位培训、业务技能培训、校本课程培训、学历达标培训等措施,实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有效整合,才能充分体现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尤其对目前紧缺的中小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小学英语、计算机操作等学科教师要进行培养和培训。要不断改革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和用人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围绕新课程实施,转变教研方式,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将成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一线教师,想要让科研成为自己的生存常态,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建立教研一体化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名师意识四种基本的研究意识。建立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制度,定期开展城乡教学观摩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使广大农村教师在交流中不断成长。另外,变革课堂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并通过课堂教学集体会诊,传授教学技能技巧,带动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让农村教师共享名优教师集体的智慧,用城镇名优教师团队的力量打造农村教师队伍。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

面对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的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偏僻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专业能力、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等方面差别较大,所以在培训中应尽量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培训策略。培训内容要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采取灵活机动原则,化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使培训者真正受益。

(四)完善激励机制,为农村教师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当前川区、山区县镇与乡村在办学规模、格局、教师层次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在农村教师流向城镇学校加剧的态势下,教育行政部门既要适度放宽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及时调配优秀毕业生,输送新鲜血液,提高“造血功能”,增添发展后劲,又要加大名优教师支教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动员和鼓励名优教师去农村学校支教,引领农村新教师快速成长,改变农村教师结构失衡的困境。

(五)不断总结经验,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包括教学及其效果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三部分。评价的模式应多元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评价,为教与学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评价的重点应侧重于师生的态度和能力,多进行过程评价,看师生是否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是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培养和研究中,自身的潜能是否有效发挥,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否增强。这些举措的目的是要突破以往偏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表现性评价的局限,建立起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制约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