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教学“高效”课堂
2017-06-11林晓
林晓
【摘要】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嵌入交融,使学生学习的范围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课堂延伸到Internet,从学校拓展到社会,突破了学科的时空和地域限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融合可以使得数学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元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厚,实现“低碳”教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优化
一、你,让学生的学习更积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数学教师,更应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信息技术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的课件,以使学生进入课堂,使他们乐学。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Flash设置“圆柱的烦恼——怎样减肥”这样一个故事来制造悬念。學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提了起来。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从而萌发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你,使我的教学模式更优化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题导入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对原有知识“温故而知新”,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火花,为课程的教学做好准备。所以,课题导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一定要在课前悉心设计。目前,课题导入的方法琳琅满目,常见的有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实验导入法等。比如教师在讲解“切线性质”这一概念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心大圆,在该圆上去掉任意大小的同心圆时,向学生提问:“圆环的面积你知道是多少吗?”然后教师再拿出事先做好的细棍放到屏幕里的圆环上,该细棒刚好就是外圆的弦,又是内圆的切线,再将细棍一分两段,以其中一段为半径做圆,教师问:“圆环的面积与这个圆的面积相等你们信吗?通过学习切线的性质,我们就可以证明这一结论。”此时学生就会被这个问题所吸引,并进行思考、学习,认真地听教师解疑。
(二)内容讲解,如鱼得水
内容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主心骨,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的关键环节。数学是一门严密的、逻辑关系复杂的科目,它的内容十分抽象,理论非常繁多,应用范围相当之广。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根据数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讲解方法,让抽象的数学关系变得形象、直观,这时就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教师在讲解数学内容时,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实例通过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活跃教学课堂。比如,教师在讲解“三视图”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学生有充分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以及观察左视图加深宽度理解后,对正三棱柱结构的特征进行思考。学生观察越细致,其感知就越灵敏。辅以信息技术的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问题分析,耐人寻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感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教师在做教案时,要充分明确教学任务,设计问题,以便在课堂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问题在设置上可以是纯数学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现象,但一定要紧扣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比如在讲解“实数”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说明π是可以通过数轴表示出来的。教师可以结合Flash动画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同理,无理数也可以在数轴上找出相应的点,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学生即可得出“在数轴上也可以找出无理数相应的点”这一结论。
(四)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课堂练习是在一部分知识讲解完后必须要做的工作,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来辅助练习。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文稿PPT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下面进行演算。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向学生讲解正确的解题步骤,如果有的学生有其他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请这些学生在黑板上向其他学生展示新思路,使学生的数学练习形式多元化,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练习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可以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做更多的练习,学习过程也变得有趣生动。
三、你,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一)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能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不仅能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易理解,还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许多学生很排斥教师用板书的方式讲解习题,因为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重点问题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教师无法进行及时引申。而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能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考点,定位后再由教师进行重点板书。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学生选择正确答案后可以跳出来“你真棒!”这样的鼓励语,若是回答错误系统可以设置类似于“别灰心,继续加油哦!”的话语。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想
为什么说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呢?因为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有个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它不仅要求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查,还对学生的思想感情、人生观有一定的教学要求。比如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一定会出现分组练习、小组讨论等情况,这其中不免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分享和沟通等,学生只有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完成讨论工作,得出结论。再比如教师在讲解某部分数学概念时,可以搜索相关知识背景,让学生对数学家的背景有所掌握,学生通过学习会更加仰慕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以此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的思路必须清晰严谨,而且数学知识点庞杂,非常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教师在讲解数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时,可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使用Powerpoint2003软件进行课件制作,让学生在直观的图片中理解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制作一个五角星或者一只蚂蚁,让学生在这些生动的图片中找到其特点,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再根据图片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概念,使得学生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四、结语
数学课堂因信息技术更高效,信息技术为整个教学过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对实现初中数学课程的优化,并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价值与效果进行探索,为提高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给予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文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5(05):16-19.
[3]张桂芳,李艺.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探究:从内容到课程[J].电化教育研究, 2005(08):78-80.
[4]薛生平.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研),2011(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