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7-06-11黄雪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新课程英语教学

黄雪琴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传统的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不断地渗入到课堂,它以创造性为主要特征,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浅谈有关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方面的运用。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学生

“探究”,顾名思义,是“探索”和“研究”的意思。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式学习是比较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他们探究的只是对他们来说的未知领域。所以,深刻理解掌握探究式学习的特点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具体步骤是探究式学习的有效途径,把握探究式学习的意义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所在。[1]

一、探究式学习的意义

1. 探究式学习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的优势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调动和主动求索精神的培养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探究式学习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呼唤。在教学中,要做到不浪费学生本来就很有限的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拓展和探究。[2]

2. 探究式学习呼唤学生从“学教材”上升到“通过教材来学”的新境界

教材是学生学习赖以循序渐进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的设计是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而设计的,因而教材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却不是唯一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只能学教材,就有可能将学生变成一个个书呆子。而探究式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学好教材,同时还激励学生“通过教材来学”,从而超越教材的局限,增加自身的积累。[3]

3. 探究式學习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自主性

探究式学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索展开的,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有很强的实践性;强调学生亲身参与,要求学生不仅要用大脑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双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探究式学习是基于学生兴趣展开的主动学习活动,选择哪个题目进行探究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目标来实施,学习就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积极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产生“我要学”的心理愿望,使学习成为一个自主的过程。[4]

二、运用探究式学习的具体步骤

1. 教师引导,明确探究的任务

要探究必须有一个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学生的思维、直觉和想象力就会遵循一定的方向展开,体现“做中学,用中学”的原则。教师帮助学生确定目标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认知程度、接受新知识能力以及个体思维能力来设置。

如讲授“My favorite star”时,我抓住同学们崇拜明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布置了“我心目中的明星”的任务,让他们办一期小报或制作明星卡。学生的热情很高,积极参与,认真地准备资料。在实施过程我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英语小报的特点,提供示范报,让学生确定自己所办报的内容和版面,收集信息,筛选资料,撰写短文,编写小报。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获取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而且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用英语的能力。

2. 让学生置身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诱发探究动机

情境学习论认为,学习是发生于特定情境之中的知识的建构过程。在适当情境中,学生会受情境感染,动口、动手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有利于形成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从而启发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A同学到B同学家串门的一段对话时,可先将教室的前面着意布置一番,然后让A同学到门外敲敲门说:“May I come in?”B打开门说:“Oh,it's you. Come in,please.”将A让进屋后说:“Sit down,please.”“ 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tea?”A说:“coffee,please.” B转身给A倒了一杯咖啡,递给他说:“Here you are.”A有礼貌地点头说:“Thank you.”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引进课堂,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了语言交际的好机会。

3. 参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探究式学习的关键在于“主动”,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增强知识的吸引力。 探究式学习正是以“问题”为核心的,其突出的特征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

4. 注重探究的实效性,培养合作能力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中,教师留时间给学生,学生可以把目光迁移到课外分工合作中,通过上图书馆、阅览室查找相关的图片或上网下载,再回到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共享他人的探究资源。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同时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在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

5. 适时评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失良机地点拨学生的思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后,教师要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小组之间的互动作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评价可以采用复述课文、完形填空或利用情境对话、角色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师的点拨、归纳、评价能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使学生沿着不同的思维方向,探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也能使学生明了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期待在下一次学习参与中取得成功。

结语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同时,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运用探究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探究学习的几点思考 [期刊论文]《才智》,2013年 江建民

[2]刍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论文]《科学导报》,2014年 甘霞

[3]浅谈探究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期刊论文]《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年 李维莎

[4]新课程下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浅析 [期刊论文]《读与写(上,下旬)》,2015年 郑利娜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新课程英语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LaTeX模板的研究与实践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相关性研究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